12月18日:《猫和鸟》保罗·克利丨你以为猫在想的,猫真的在想吗?

2022-04-06 00:19:1905:20 161
声音简介


猫和鸟,保罗·克利

Cat and Bird,by Paul Klee,1928 

现存MoMA


在我们的印象中,保罗·克利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来自他那些简洁的线条和充满想象力的色彩。


比如他在1928年创作的这一幅《猫和鸟》。



一只大脸猫,带着神秘的光辉,几乎填满了整个画面。


大大的眼睛,杏仁状的蓝绿色瞳孔,额头上顶着的小鸟像个迷你鸸鹋。没准猫咪的脑瓜里正在上演一场捕鸟小剧场,想得太用力,都浮出脑门了。


哦,这是一只煞有介事,有点严肃,又有点梦幻的猫。


算是超现实还是表现主义?说不好。似乎都有一些影子,但又都不能概括。


也对,本来保罗·克利就是个太丰富太神奇太没法被归类的人。


而且你不觉得吗,这猫其实跟克利长得还挺像?



我们都知道,克利从20多岁时,就和康定斯基成了好朋友。


但与康定斯基那一看就一身海派洒脱劲儿不一样,克利总是带着一点神经质和紧绷感,是那种无论决定做什么,都绝对会非常认真的长相。


克利和康定斯基在包豪斯,一眼就能认出谁是谁吧


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尽管他不断辗转在表现主义、立体主义、青骑士之间,不断吸收他们的养分,但他还是要执着地寻找专属于自己的艺术力量。


说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年轻时的克利曾苦于对色彩的无法驾驭。


他接受过专业的绘图训练,也喜欢画讽刺插图,对线条的掌控非常娴熟。在版画作品中,他展现出了自己怪诞又精彩的内心。


树上的处女,克利,1903


其实,从这时他的作品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更热衷的是揭示出那个看不到的世界。只在黑与白之间驰骋,对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914年,克利和朋友们到北非突尼斯进行了一次旅行。在北非的阳光下,异国情调中那些饱满强烈变幻莫测的光与色,令他感受到了真正的色彩的力量。


突尼斯附近的圣日耳曼,克利,1914


和他同去的“青骑士”画家奥古斯特·马克,激动地称这次旅行是“色彩发现之旅”。


而克利,则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色彩控制了我,如此深刻又如此温柔……这就是幸福的感受:我和颜色融为一体,此刻,我成为了一个画家。”


克利终于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挥洒的领地。


这次突尼斯之旅,是克利艺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个里程碑。


到了创作《猫和鸟》的1928年,保罗·克利已经在包豪斯任教了8年。


先是魏玛,再到德绍,格罗皮乌斯一手建立的这个艺术与工艺的乌托邦,简直与克利的理性和诗意太吻合了。


这段时间,他从生活到工作,都非常顺利。学生们崇拜他,好朋友康定斯基和他一起工作,也分享同一栋教工宿舍。最重要的是,他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梳理出了自己的艺术理念:


“艺术不是为了再现可见的事物,而是将不可见的创造为可见。”


他探寻的,是整个宇宙的精神和本质。所以,看克利的画,总能感到一种图腾感。


鱼的魔法,克利,1925


鲜明的色彩,简单的线条,乍一看像是小孩子的涂鸦,但其中的和谐与平衡,却真的无法改动一处。


这并不奇怪,因为绘画对于克利来说,和音乐一样是与宇宙万物连结的途径。色彩、形状和颜色,都是对思想世界进行可视化的手段。


回到我们开篇所看到的《猫和鸟》。



在猫的鼻子上,克利画出了一颗小小的心。那么,在它认认真真的面容下,它对鸟的感情,到底是要吃掉的欲望,还是想要友好共处的愿望呢?


或许,是克利借助一只猫咪来带出万物之间矛盾的本质?


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忍不住思索不已。


毕竟,没有什么能比一只猫更神秘,更令人无法捉摸的了。



END



今天是“每日一画”陪伴你的第 262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她和她的猫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我爱着这个世界,想来她也和我一样。以收养的猫为主线展开的四个系列故事。一个在城市独立生活的...

by: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子书

猫和老鼠

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吧!Tom&Jerry是不是很有意思呢?现在由我来把它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啦^^

by:祎祎的天马行空

猫和老鼠

猫和老鼠的故事

by:旺旺姐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