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第29讲第1节 养生与修道

2022-04-15 08:31:2707:44 797
声音简介

我说参同契 第二十九讲第一节  养生与修道

炼己立基章第六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参同契》上篇的前五章,都是讲“御政”,是解说认识正道的大原则,已经大致向诸位报告了。现在开始这章篇名是《炼己立基章第六》,就是道家平常所标榜的“百日筑基”的基础,也就是修道炼丹做工夫的基础。“御政”以后,连续这三章都是讲“养性”。道家分类法,是把性和命分开,等于儒家的《礼记》,把性和情分为两部分,实际上是一体的。“御政、养性、伏食”是合一的。

养生与修道

这一段文字非常明白,所谓养性炼己,拿佛家来讲是所谓“明心见性”,求生命的根本。像唐宋以后的参禅,参“生从哪里来,死向哪里去”等等。道家不来这一套,认为我们的性命、生死都是合一的,要先从现实着手,就是从现在这个身心转化开始。理论上非常简单,所以修道打坐,开始一句话——“内以养己”,重要在这个“养”字。中国文化有一个名称叫“养生之道”,这个“道”叫养生,也叫摄生。“摄”就是归纳,收摄,同西方文化的卫生不同。道家认为,现有的这个生命就是永恒,并不要另外求一个永恒的生命,只要把现有的生命保养住就可以了。

所有的工夫、做法、修持,就是一个“养”字,“养” 字之难就在这里。本文告诉我们“内以养己”,“养己”的境界有四个字——“安静虚无”。这个谁都会,一看文字都懂! 真讲“安静虚无”的实际工夫就难了,就是《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求安求静的步骤,一直到达明道为止。所以严格地讲静和安,它有工夫上的层次,修养到达最高的境界——虚无,就是佛学所讲的空。讲到“养己”,现有的生命是本来生命的投影,从现有的生命上,找回本来的生命,就是“安静虚无”。

“原本隐明”,就是刚才讲的“摄生之道”,在佛学的方法叫做“都摄六根”,就是把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等隔离开,返求诸己,内省自己,这个就是“原本”,也就是不向外放射。譬如我们学打坐,眼睛闭起来,耳朵不向外听,在佛学叫“观音法门”,返观自性等等;拿《参同契》来说就是“原本隐明”,不向外放射,回到自己本来的那个安静的状态。

“内照形躯”就难了,这是道家修养工夫的境界,在我们原始的文化里头,“内照形躯”是“内视之道”;在佛学就是“观照”、“返观”,表达不同而已。“内视”并不一定是指身体以内,而是无内外中间之“内”。不过我们没有到达这个境界以前,姑且拿这个身体来做一个标准,先把外用的精神收回,转向“内照形躯”,就是这个身体。这就产生了后世道家的守丹田、转河车、修气脉、打通任督二脉等等的方法,原理就来自“内照形躯”。据我个人所了解的,各家的修法,最厉害也最有效果的是佛家的“白骨观”和“不净观”,实际上这就是“内照形躯”。当然普通观不起来,如果观起来也同道家一样,眼睛一闭静下来,身体内部气脉的位置,气血的流行,五脏六腑的情况,一目了然,都看得非常清楚。道家《黄庭经》就讲到这部分,但是,“内照形躯” 不是用这个肉眼看,而是属于自性的功能。

以上这四句话,就是“炼己”工夫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从明朝以后,道家讲“百日筑基”,其实有些人不到一百天 就可以建立这个基础,甚至六七天就可以达到。但有人修道一辈子都做不到,只会闭着眼睛打坐,像禅宗祖师骂人黑漆桶一团,闭着眼睛黑黑的,什么都不知道,茫茫然一片无明。不管佛家道家,或者显教密宗,随便哪一种修炼的方法做到了,“炼己”的四句话也一定做到了。尤其最重要的是“内照形躯”,假定一个人修养的工夫够,能够安静下来,一闭眼,内部的情形能看得见的话,就可以祛病延年。至少用自己的精神意志治疗自己的身体,就非常容易了。虽不能说长生不死,但是慢一点衰老,多活一段时间,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我说参同契》

根据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网站资料整理。

by:东西精华协会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老师著作,此编辑系列是读诵,并非南老师原声。《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

by:源66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

by:南怀瑾大学堂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

by:人好哥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参同契>>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真人,约出生于公元100年,距今...

by:浩润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瑾大师本人所经...

by:寻道有声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向南先生致敬《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

by: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