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处晦

2022-09-13 19:47:1705:38 358
所属专辑:韬晦术
声音简介

第二章 处晦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无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褔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译文】

      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信,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

      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他人,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福不会无缘无故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去观察思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六如先生_nw

很好,如果能把【止学】也这样播一下就更完美了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第二章正道

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中华民族的道德史中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个人要成大事,就必须讲求方正,即要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

by:妙巴

第二章-四个朋友

2015全新创作专辑独一无二的创作台团传唱校园的青春传奇毕业神曲风筝四大人气王林正郑宇伶刘佳铭兰馨四个朋友第二章CHAPTERTWO金曲双料歌王...

by:流行风ING

第二章:男人的特性

能让男人的脆弱面有归属的女人,就可以彻底驾驭这个男人,而且,这个男人将会在社会中强大得可怕。—陈昌文

by:妙巴

第二章:三十而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y:妙巴

《素书》第六章/第二节 处世智慧

古今中外的许多贤人都对历史的借鉴作用有一致的看法。黄石公认为,历史能够让人们“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前人...

by:妙巴

《素书》第三章/第二节 处世智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得一知己,把你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他,他也把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你。”正如纪伯伦曾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

by:妙巴

《素书》第一章/第二节 处世智慧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铿锵磅礴的句子,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其中,隐含的深意,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它...

by:妙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