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退圈访谈78期:慢慢长大的这两年半【卫兰妈妈】

2023-05-26 12:26:20162:15 8425
声音简介

4月2日时,卫兰妈妈,也就是科科妈妈在直播时分享了她陪伴孩子两年半的经验,她直率的性格和接地气的经验,也让很多家长加了私信请教她,确实她也不堪其扰,没时间一一回复,就索性约她来做一期专访,把这段经历完整的回顾一遍。
卫兰妈妈是在孩子一岁八个月时,因为邻居孩子说话晚,带孩子去医院做自闭症筛查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迟迟未开口,对于人各种躲闪,才担心这个问题,当时一个医生朋友推荐了一个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后,医生说孩子的胼胝体发育的不好,甚至是有器质性的问题,说孩子未来的发展堪忧,妈妈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之前一直忙于生意,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卫兰妈妈和爸爸,放下了手上的一切,开始对于孩子的家庭陪伴,其实很久很久孩子的都没啥太大的进步和变化,孩子的语言的出现是他们陪伴了一年半才慢慢发展出来的。

最初孩子完全不关注人,终日看红绿灯,安全出口告示牌,经常认错妈妈,出了门就乱跑,在早教完全不参与。但是妈妈做好了长期陪伴的心理准备,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成长的慢,学习吸收的慢,妈妈还是让自己能够给孩子该有的生活和环境。

就像卫兰妈妈说的,走近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她带着孩子做饭,逛超市,各种感受,各种旁白,在很长时间的慢慢积累之下,孩子的逐渐开始关注人,开始有了些音。
后来三岁多孩子进入幼儿园,刚开始乱跑不在教室呆,老师投诉,最后甚至是退园,后来妈妈又重新找了一家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的接纳和理解,也帮助孩子慢慢回归了集体生活。
现在孩子四岁多,也已经慢慢跟上了幼儿园的节奏,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卫兰妈妈也算早就离开这个负面焦虑的圈子。
其实在卫兰妈妈身上我看到的更多是人间的烟火气,她一直说我们别干反人性的事,她的很多表述也很接地气,比如大不了把孩子当个婴儿从头来养,甚至是就当个可爱的小猫来养,理解他爱他,带着他生活,小狗都能听的懂名字,孩子怎么可能不理解呢,他只是需要时间。
卫兰妈妈对于如何看待家庭中的关系,婆媳关系,如何照顾好自己,如何安排生活也有着很多细节的建议。

具体的她的分享,一起听听音频了她的好不容易走过的这两年半的这段回忆吧。

祝你能够如卫兰妈妈一样,找到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感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446901766

不要反人类,不要反人性。卫兰妈妈说得真好。 给孩子该有的童年生活,活在当下,每天元气满满地陪伴孩子

auskooo

大部分家长都是很优秀的,为了孩子都在努力改变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祝天下所有的这种孩子都会康复。加油

无忌11

感觉跟我家孩子症状一样

听友308204874

诺爸你好,我家孩子已经五周三了,已经上幼儿园,但是没什么语言,只会简单的字词,不是被逼的没办法。根本不开口,很着急,然后刻板行为很严重,喜欢不停的弹自己的食指,应该怎么改善,一天天长大,没怎么进步,天天焦虑,就靠听音频支撑,但是看到孩子不进步很着急

听友338470569

特别想问如何改善孩子上课乱跑,爱动手的习惯

香香嘛嘛嘛 回复 @听友338470569

抱着他,跟着一起做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家长退圈访谈实录

自闭症这个标签,有如魔咒一般,压的我们喘不过来气。仿佛孩子被贴上了这个标签之后,便失去了发展的可能。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其实孩子成长的潜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by:诺爸说ASD

诺爸的自闭症退圈指南

hi,诺爸在入圈五年后,再来聊聊如何跨越“自闭症”这个阴影,如何才能回归孩子该有的正常生活轨迹。这些年看到许多的家长走出来,也看到更多的家庭陷入困局,希望我从一...

by:诺爸说ASD

自闭症干预I小肥阳自闭症干预经历

大家好,我是小肥阳。报以感恩的心,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为无助迷茫的你,提供一点方向、思考和建议。铁树花开,未来可期。我知道大家很辛苦,坚持一下,熬过了黎明前的黑...

by:吾乃小肥阳

自闭症干预|家长必学自闭症知识

本专辑是著名自闭症专家石建莉博士在美国录制的一套面向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知识视频。内容涵盖中美差异、世界自闭症干预体系发展、如何选模式、如何选机构、如何教语言、如何...

by:石建莉博士谈自闭症

自闭症患者自白

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内心你了解过吗?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他那种渴望被了解的期盼,那种等待别人能给自己一点温暖的内心

by:玖酿汤团

声音主播

335103.1万

简介:我是诺爸,18年孩子“自闭症”入圈,但已凭深度家庭陪伴摘帽 期间通过《诺爸40天康复日记》《退圈家长访谈实录》等节目 接触了大量圈内家长,见证了数千家长的家庭陪伴退圈路 从新视野解读这类孩子,他们都有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标签就否定孩子发展的潜力。就算是,也一定可以走出来。 整个世界对于孩子的误解都很大,他们其实很敏感,聪明,倔强,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理解和陪伴,激发起他们对于人的信任和探索的欲望和勇气。 但是理解孩子和真正的做好陪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也祝你在走进孩子内心的路上,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