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惊世大非川(五)

2022-05-01 07:30:0020:23 1.8万
所属专辑:通俗西藏史
声音简介

通俗西藏史(七十九)——惊世大非川(五)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一期开头老布说要做个总结,来结束这个小系列,结果很尴尬,没讲完。

好吧,这期咱们做个小总结,把这个系列讲完!

关于大非川地理位置的问题,上期咱们讲了青海湖之西和青海湖之东两个说法。

这两个说法,从目前学界的认识上看,属于相对比较边缘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大非川,应该在青海湖以南。

《唐十道图》里写的,“大非川在青海南,乌海、星宿海、柏海并在其西,互相灌注”的说法,基本上是学界认可的共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非川在青海湖南边,乌海(冬给措纳湖)、星宿海、柏海(扎陵湖)都在大非川的西面,而且三个湖泊离得不远,水流可以相互灌注。

从现在的地理环境上看,冬给措纳湖、星宿海和扎陵湖,离得确实不远,符合史料上的描述。

光知道在青海湖之南也不行呀,青海湖南面那么大地方,究竟在哪儿,这就有说道了。

在说各位学者意见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简单聊聊吐谷浑王国的地形特点。

这部分内容涉及很多的地理知识,大家最好对着地图听。



咱们之前说过,吐谷浑的疆域有点像个驴肉火烧,是个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条形。一般意义上认为,阿尼玛卿山以南的地方,就不再归吐谷浑管理了,这地方生活的要么是雪山党项,要么是白兰。

吐蕃在击败了白兰以后,能在乌海设立东岱,可见布尔汗布达山阿尼玛卿山以南的地区,不在吐谷浑的控制之下,至少不在晚期的吐谷浑王国控制之下。

明确了南部边界以后,咱们就可以来唠唠吐谷浑的地形了。

如果视角抬得足够高,你会发现吐谷浑的地形结构,是个“三山夹三盆”的大格局。

这三条山脉都是东西走向,分别是最北边的祁连山,这也是吐谷浑的北境。祁连山的南边是青海南山、再往南就是鄂拉山、布尔汗布达山阿尼玛卿山的组合了。

三个盆地从西东说,分别是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以及青海湖盆地

柴达木盆地,西边紧挨着新疆,中间只隔着阿尔金山,最东边就是咱们反复提到的,都兰、香日德区域。

这个区域在吐谷浑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可能达到陪都的级别。

另外两个盆地呈南北排列,北边的是由祁连山和青海南山分隔出的青海湖盆地。这里是吐谷浑晚期的王都所在地,伏俟城就在青海湖西边,离湖岸只有几公里的地方。

吐谷浑为了控制这一区域,沿青海湖北岸,建了一系列城市,也就是所谓的环湖五城。

由于这地方的重要意义,有些学者认为大非川,就在盆地西部的布哈河流域。但上期咱们已经分析过了,布哈河流域的面积比较狭窄,摆不开几十万大军在此决战。

翻过了紧贴着青海湖南岸的青海南山,就是又宽又平的共和盆地。

这个盆地的名字,来自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州治共和县。它位于盆地东北角,再往东北走几十公里,就是农耕与游牧地区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唐蕃的分界线——赤岭,也就是立着文成公主塑像的日月山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盆地的命名,还没有一定之规,有的资料上写的是茶卡——沙珠玉河盆地

这个命名方式其实也不错,因为它用了盆地里两个最重要的自然元素来命名,这就是盆地西部的茶卡盐湖和盆地东部的沙珠玉河

为了少说几个字,老布还是用共和盆地吧。

共和盆地最大的特点,就是面积大,而且又宽又平。

这块盆地的面积,往少了说也得有七八千平方公里,如果算上黄河东岸,贵南县那一块的话,妥妥超过一万平方公里了。

另外,盆地南北两侧的青海南山鄂拉山离得很远,近得地方也有三十多公里,远得地方有七十多公里。

再有一点就是,地势特别平,海拔变化很小,从西端的茶卡盐湖到东边的黄河沿岸,直线距离有一百六十公里,但海拔变化只有一百多米。

其实相信很多喜欢自驾游的朋友,都走过共和盆地,京藏高速就从茶卡盐湖北边几公里的地方经过。尤其这地方前几年,还被炒成了“中国的天空之镜”。至于旅游体验嘛,咋说呢,一言难尽呐。

不过,可能大多数人在过了茶卡盐湖之后,都奔着青海湖去了,对共和盆地的地貌,没什么直观印象。


好啦,说完了地貌特点,咱们可以正式来讲海南大非川的地点了。

关于海南大非川的地点,现在有这么几个说法:

1、任乃强、曾文琼两位先生,在《〔吐蕃传〕地名考释》这篇论文里认为,大非川在苦海草原,大非山就是鄂拉山;[1]

2、范文澜、谭其攘两位先生认为大非川在切吉旷原,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周伟洲、朱悦梅老师的支持;[2]

3、法国学者史泰安、日本学者佐藤长两位先生,在切吉草原的基础上,又细化了一下,提出大非川在惠云河,也就是沙珠玉河流域的说法;[3]

4、吴均先生则提出,大非川在切吉草原以南的大河坝地区,也就是今天兴海县的大河坝河流域。[4]

这一说法,得到了崔永红、秦裕江、谢全堂老师的支持。



由于下面这部分内容涉及比较多的地理知识,我在图上把这四个地点标注出来了,建议大家对着图听。

从地图上看,这四个地点从北向南的顺序依次是沙珠玉河、切吉旷原、大河坝草原、苦海草原。

其中,沙珠玉河位于共和县西偏南一点的三十公里处,切吉又在沙珠玉河西南三十公里处,大河坝草原在切吉南偏西五十公里处,苦海草原又在大河坝草原南偏西七十公里处,就是图上温泉村的西南方向。

另外,图上那条北联共和县,南联花石峡的蓝色细线,就是今天的玉共高速和国道214的路线。而这条现代交通线,大致上与唐蕃古道重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四个地点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都没有偏离唐蕃古代太远。

那么这几种说法哪一种比较可靠呢?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首先说沙珠玉河流域的说法。

这个说法,目前学者们异议比较多,主要理由是集中在关于古文里“川”的理解。

任乃强和吴均两位先生都撰文说,外国学者对古代汉语中“川”的理解有误。

古文中的“川”不能解释为河道,而是应该理解为原野、平地,也就是所谓的“平川广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敕勒歌》里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地方的敕勒川,说的肯定不是敕勒河。

从环境的角度上说,沙珠玉河流域倒是挺不错的,河道周边开垦了好大一片农田。

但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就是太平了,地势没什么起伏。

还记得两唐书里的记载吗,薛仁贵让郭待封在大非岭上做栅栏,留下两万人守卫辎重。

也就是说,大非岭的地形有利于唐军防守,而且薛仁贵在辎重被劫后,退军屯住于大非川。也就是说,大非川、大非岭应该离的不远,而且应该有利于唐军防御。

但沙珠玉河流域的地形太平旷,满足不了唐军的防御需求。

另外,沙珠玉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也有点过于偏北了。

这地方离共和县只有三十公里,离日月山也只有七十多公里。即便唐军被论钦陵重重围困,这么点距离,唐军未必会丧失突围的勇气。我们总说唐军在机动性上逊于吐蕃,但不代表唐军没有机动性。

以唐军在西域驻军的人马比例来说,一般是十比一,但这是常驻军队的配置,薛仁贵是征调出兵,而且还带着辎重,马匹配置的比例应该更高。也就是说,唐军拼个鱼死网破冲出重围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但唐军的选择是“约和而还”,这也就意味着,唐军放弃了抵抗。

从这一点上说,我个人感觉沙珠玉河似乎稍微近了一点。


其次,咱来说说切吉旷原的说法。

这个说法目前比较流行,在众多有影响力的著作中,都采用了这个说法,比如说朱悦梅老师写的《唐代吐蕃历史军事地理研究》。

这本书我个人非常喜欢,应该算关于吐蕃军事地理研究的扛鼎之作。

现在切吉乡的东部有两座古城的遗址,分别是切吉古城支东加拉古城。

青海学者李智信、崔永红等学者,对这两座古城进行过实地考察,认为这两座古城的年代,均有可能追溯到唐朝。

但这两座古城面积都不大,切吉城面积只有6万平米,支东加拉城大一点,也不过18万平米。

这点面积驻扎几万人,再加上大军的辎重,很显然有点局促了。

另外,两座古城也处在平旷之地,同样不符合唐军的防御需求。

而且,当时薛仁贵要求的是建立木栅栏防御,要是在城里防御,还建木栅栏干什么?!

所以,这两座古城应该不是郭待封守卫辎重之地。


如果郭待封要找一处利于防守的山岭之地扎营,那就只有继续向南走,在鄂拉山、河卡山(汉哭山)附近寻找。

关于史料记载上的汉哭山所在地,也是学者们反复争论的问题之一。

兰州大学的刘铁程教授,在对比了各种史料和当地藏语读音后认为,河卡镇附近的河卡山,就是汉哭山。[5]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切吉古城向南,直接穿越鄂拉山的河谷,地形非常险峻,大军带着辎重难以通行。反倒是东南方向,鄂拉山与河卡山结合处山势较缓,具备大军通行的条件。

如果郭待封在河卡山附近寻找防御地点,那其实就与大河坝草原的说法,很接近了。

因为翻过河卡山就是大河坝草原了。

另外,从道路里程上看,切吉旷原与乌海之间的距离,也有点太远了。

从切吉古城到冬给措纳湖有两百五十公里,薛仁贵带兵前出这么远的距离,唐军支援的半径能不能达到,也确实是个问题。



现在我们来说,大非川在兴海县大河坝草原的说法。

这种说法被吴均先生提出来之后,得到了不少青海学者的支持,其中崔永红[6]、谢全堂[7]、秦裕江[8]等学者,都曾经分别撰文论述。

支持这种说法的学者认为,兴海县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虽然海拔高度也不低,但基于小环境的优越,县城周边开出了大片的农田。

这种出色的自然环境,被学者归纳为“大河坝一带土质膏腴,水草丰美,河两岸杂木丛生,并有松柏。”

于是我们就在这片区域,发现了众多的古城遗址,目前我能在地图上确定位置的古城遗址就有七座之多,可见古代人也觉得这地方适合生活。

在大河坝南侧发现了一座夏塘古城的遗址,经过学者考证,此地可能是隋朝降服吐谷浑之后,设立的河源郡所在地。同时在大河坝草原上,还发现了长达五十多公里的隋代水渠遗迹。[9]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大河坝流域是可以生长树木的。

还记得咱们刚才说过,薛仁贵让郭待封固守辎重时,特别提到修建两个木栅栏。

要知道,切吉旷原上可是没有树木的,唐军也不可能带着木材,从西宁出发走到大非川去修栅栏。

而刚才说到,形容大河坝草原优越环境的文献里,在提到树木时,还特别强调了一句,“日月山至此,始见林木”

也就是说,从木头的角度上说,给大河坝草原投了一票。


再有一点就是,《册府元龟》在写几场大败的时候,说了这样一个理由。

战场所在地有很多泉眼,大的有丈余,小的有一两尺。吐蕃的马匹走到泉口的时候,自己就停住了,连脚都不会湿。等到和唐军做战时,故意将唐军引到此处,唐朝的马不熟悉地形,纷纷倾覆,导致失败。[10]

谢全堂老师认为,这个遍地泉眼的描写,指的就是大非川之战。

如果谢全堂老师的判断是正确的话,那大河坝草原上恰恰有数量众多的泉眼涌出,而这种地貌在切吉旷原上并不存在。[11]

崔永红老师在大河坝实地考察时,在鄂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交汇处,发现了一道将近一公里宽的河谷,大河坝河正式从这条河谷流过,现在的国道和高速公路也取此处通过。

在河道与公路的夹角出,崔老师发现了一座小山。

小山与地面有大约三百米的高差,山坡的角度有40°左右。山顶上比较平坦,面积大约有0.8平方公里,足够容纳容纳唐军的人马辎重。

由此,崔老师认为这个地理位置很重要的小山,可能就是郭待封修木栅栏据守的大非岭。[12]

除了这些证据之外,大河坝草原与乌海间的道路里程,为一百三十公里左右。这距离以辎重行军的速度来说,都够唐军走好几天的,更不用说还得翻山越岭了。

所以,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我比较倾向于大河坝草原的说法。


其实,关于大非川位置的推论,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说法,比如说柴集河流域之说。

但总而言之,切吉旷原与大河坝草原两个说法,目前比较主流。

不过就像咱们上期说过的,历史地理的判定是个极其艰难的工作。

学者们在考证地理位置时,可不是像老布讲的这么简单,他们要把各种历史地名之间的里程算出来,再和史料里的记载去对应。

咱们为了节目的讲述,已经简化了好多,要是真的按照考证讲,估计没几个人能听懂。大家要是对青海的地理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老布把相关论文发到讨论群里,你们自己对比着看看,推定一下大非川的位置。

好啦,这期就先讲到这里吧,下一期咱们来聊聊大非川之战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吐蕃传〕地名考释》_任乃强、曾文琼;

[2]、《中国通史》_范文澜;

《中国历史地图集》_谭其骧;

《吐谷浑史》_周伟洲;

《唐代吐蕃历史军事地理研究》_朱悦梅;

[3]、《唐代青海拉萨间道程》_佐藤长;

[4]、《日月山与大非川——佐藤长〔西藏历史地理研究〕商榷之一》_吴均;

[5]、《吐谷浑的“杭盖”—汉哭山的方位与释名研究》_刘铁程;

[6]、《唐代青海若干疑难历史地理问题考证》_崔永红;

[7][11]、《试论唐蕃大非川之战》_谢全堂;

[8]、《海南州境内唐蕃古道几个骚站和大非川在何地辨析》_秦裕江,张海生;

[9]、《隋唐时期青海地区行政和军事建置考》_崔永红;

[10]、《册府元龟》卷九六一《外臣部·土风三》_王钦若、杨亿、孙奭;

吐蕃国,本汉西羌之地,……有鹿服泉,诸山川亦遍出泉,其泉口大者丈余,小者一、二尺,水深尺余。其马历泉口行止之,勇不失脚。与汉战辄引入此地,汉马颠踱,因而败绩。

[12]、《薛仁贵令郭待封守辎重的大非...若干隋唐古城、古遗迹考察记》_崔永红,张生寅;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90方阵

出去旅游,如果带着历史和地理问题去实地踏勘,可能就更加有意思啦!

1394142eery

我曾经在河卡住过,老布的大非川有关切吉和大河坝地形描述相当准确,甚佩服! 切吉古城南边是切吉水库,是一处东西二山相对的平坦通道,向南通过就进入河卡滩,直行就进入河卡山的交通古道“曼丈沟”,穿过这条沟就到了大河坝,据说这条古道就是从青海湖进入藏区的主要道路。此路是从切吉进入大河坝最便捷的路,距离20公里左右吧。曼丈沟东侧几公里就是曼头山,在吐谷浑的战场中露过脸。

听友449337441

老布,今年有带队去西藏的计划吗

末代庸人

老布你是 历史专业的吧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惊世大预言

这不是一部科幻预言小说,但它比小说更奇幻。从末日审判到玛雅预言,人们相信在这些先人留下的传说中,一定隐藏了关于人类命运的惊天秘密。有人说这是神的密码...

by:瑞棵丁

惊世大海难

一场震惊中外的海难,一场环环相扣的阴谋,布满杀机的层层圈套让260条人命藏身大海。《惊世大海难》讲述个灾难背后不为人知的欲望和阴谋,独特视角、紧凑剧情,揭示人心...

by:奇闻大师兄

惊世商女

穿越了,有个体弱老娘,还是被负心汗五两银子断情想不开寻死的贫家女身上。对方是太守千金?还在三日后成亲?看来姐不去送送贺礼,还亏跟人白好一趟不是?...

by:都市剧场

惊世王妃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

by:许良声场

芥川龙之介全集 | 惊世之作150篇

芥川龙之介(RyunosukeAkutagawa,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号“柳川隆之介”“澄江堂主人”“寿陵余子”,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

by:正阳数码工作室

斗罗之皇龙惊世

当黄金龙遇到了弑神枪,当极致之力遇到了天道凶器,在最崇高的斗罗殿中,陆渊头戴冠冕,郑重宣告:这一世武魂殿注定一统大陆!

by:猪猪传媒

斗罗之皇龙惊世

当黄金龙遇到了弑神枪,当极致之力遇到了天道凶器,在最崇高的斗罗殿中,陆渊头戴冠冕,郑重宣告:这一世武魂殿注定一统大陆!

by:宋江看上了黛玉

惊世毒妃之轻狂大小姐

落魄的凌家小姐,懦弱,资质低下,丑,备受欺凌。最后被所谓的情敌推进冰冷的河水里。然而再次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一切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当丑颜褪去,那是绝世...

by:疏影无心

帝尊独宠惊世狂妻

日更两集【内容简介】前世的她,是何等的仙姿佚貌,绝世无双。凰珠融身,破天五段,堪称古武世家后辈第一人!不料在修炼之际被信任的师妹暗下杀手。原以为就此香消玉殒,却...

by:水龙吟有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