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五十七)

2022-05-05 22:10:1703:59 780
声音简介

人间词话

第五十七则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所谓美刺,"美"即歌颂,"刺"即讽刺,指的是诗歌的社会功能或者说是政治功能。 重视诗歌对于现实政治的介入功能,一直是传统诗歌创作和理论的重要原则。美刺是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精神,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

东汉郑玄的《诗谱序》对美刺的含义做了明晰的说明:“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可见美刺就是诗人所做的政治道德评判,其目的在于彰善戒恶。刺美之说是儒家诗学中具有民主性的精华。在文学的灿烂长河里,美刺之作也不乏佳作的,尤其是刺诗,那些针砭时弊,倾诉民生的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如四海无新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名篇佳句,同样被人们广为传颂。

投赠,写给具体的人的诗歌作品,相互投赠诗文,是古代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论语·阳货》:“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投赠之篇,即属于“可以群”,体现了诗歌在人与人间的交往功能。

在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中,他崇尚的是一种自然之美,突出文学创作要自然真诚,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那些功利性的创作、有目的的创作都很难被他认可。对那些歌功颂德的吹捧,或者站在道德的高度说一些人尽皆知的废话道理,他是极为排斥的。诗歌因心而发,而不是单纯因事而发。诗歌最动人之处在于心灵的感悟与哀痛。美刺投赠并非不可,但终究难以触及诗歌的内在之美。诗人最重要的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对花巧精致的追求是次要的。王国维重视文学满足感情需要,陶冶品性等功能,认为诗歌创作是作家心中情感自然流淌,滥用典故,刻意粉饰,往往是情感贫乏,或是阻碍心中情感的抒发。可以说,只有纯净的文字、纯真质朴的感情方能打动王国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花爱辉

静静的聆听

光波广播 回复 @花爱辉

感谢支持

光波广播 回复 @花爱辉

感谢支持!

光波广播 回复 @花爱辉

感谢支持!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人间词话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

by:一朵知夏

人间词话

【内容简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

by:晓月云扬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王国维

by:自读故自乐

人间词话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代表作,是中国近代颇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

by:竹石文化_电子书

人间词话

盛传一百年的不朽巨著,流传一个世纪的诗词经典。

by:盛夏浅笑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

by:善意流传

人间词话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

by:宫羽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