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细讲《大学》37

2022-05-06 14:08:5521:09 4547
声音简介

故好(hào)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xiǎn)矣。

鲜,少的意思。比如《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天下鲜(xiǎn)矣,天下很少有这样的情况。

好而知其恶,喜好一个东西,与此同时,知道他不好的一面

恶而知其美,厌恶一个东西,与此同时,知道他美的一面

这一段放在齐其家这里,首先他讲的是家庭。比如,爱一个人,你要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也要知道他的优点。

《论语》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要因为别人讲某一句话,你就重用它,或者一句话没有讲好,就不喜欢他。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不要因为一个人人微言轻,就看轻他说的话;也不要因为一个人位高权重,就认为他讲的话就一定是有道理的。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任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它都有阴阳两面。

比如:好而知其恶,好是阳的一面,同时要知道他阴的一面;

恶而知其美,恶是阴的一面,同时要知道他阳的一面。

情绪、身心、工作的状态都是如此。

好景不长,但坏景也不长。因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但是真正修行人的不是这样的,好景坏景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

《齐物论》圣人是“游乎尘垢之外”的,完全是超脱的

《道德经》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后来演变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危机,危险中有机会藏在里面

转字诀,生活中遇到问题之后想办法把它转变过来。这些的需要练,王阳明讲的“历事练心

天下鲜(xiǎn)矣

这种情况很少的,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道理以后要做少数派。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这里是打一个比方,人莫知其子之恶: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的。写文章的人一定觉得自己的文章最好。

赞叹是保持距离的方法。

儒家是阳的一面,道家是阴的一面,要阴阳互补

《庄子·人间世》人间世里面是非常险恶的,有很多事情不是只靠儒家正大的一面,要有策略的,要有迂回曲折的一面的,要有权巧方便的一面的。所以我们如果只读儒家,就非常的死板、迂腐。但是反过来,如果只读道家也不可。因为里面多是奇技奇谋这些,没有平正二字不可以。所以这两家一定要互相配合起来看,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顺序,先读儒家,得了平正二字以后,再读道家。

莫知其苗之硕。

苗,禾苗;硕,硕果累累。

老是觉得自己家的禾苗长得不够好,老是觉得自己亏的很多,老是觉得自己挣的不够多,老是觉得别人搞得好,因为贪婪,其实自己家的已经长得足够好了。

用这两句谚语来佐证前面得出来的结论。

人莫知其子之恶,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孩子的恶,这就是好而不知其恶。

这又是接着上文来的,因为上文讲到“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贱恶、畏敬、哀矜、敖惰”就偏在一边,所以在齐家的时候就不能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

通过打比方、引谚语的方法说明道理,最后得出结论: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接下来到治国,但是治国先要齐家,国是由各个家组成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八风不动一屁江东

何老师不讲轶闻也爱听讲了更爱听

兼明

何山老师要得罪人了,哈哈😃

鼎心_

只要老师坚持讲下去,我一定每期必听,并反复琢磨,尽其学以致用。最近还从网上买了四书,以便预习。谢谢老师!

何山学长 回复 @鼎心_

感谢!共同学习

光与影神秘传说 回复 @鼎心_

现在还在学吗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钟博士细讲《大学》——沈德斌演播

钟博士学贯中西,博古通今,金融学博士背景精研国学者,十分难得

by:沈德斌

何山石 | A股复盘前瞻观点

分享前瞻A股信息,解读每日经济新闻,关注股市最新变化,分享交易技巧及干货。感谢关注!私募基金经理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出自私募冠军团队的基金经理,擅长价值挖掘和次...

by:何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