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中吕】喜春来.春宴》

2022-05-11 07:00:5622:19 56
所属专辑:元曲大全赏析
声音简介
【中吕1】喜春来2春宴
元·元好问
春盘宜剪三生菜3,春燕斜七宝钗4,春风春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梅残玉5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6,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7,宜唱喜春来。
梅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8小楼台。红袖9绕,低唱喜春来。
携将玉友10寻花寨11,看梅妆12等杏腮13,休随刘阮到天14。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注释
1中吕:宫调名,为元曲常用宫调之一。2喜春来:曲牌名,又名阳春曲,属北曲中吕宫。3“春盘”句:立春那天,人们常用生菜、春饼等装盘,邀集亲友春游,庆贺春的到来。生菜,即莴苣叶,生熟皆可食。立春那天,人们常用生菜、春饼等物装盘,叫作春盘,邀集亲友野游,以庆贺春天来临。4七宝钗: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妇女用的首饰。“七”为虚数。5玉靥(yè):似玉的脸颊,此处指梅花瓣。靥,本指人面颊上的酒窝,这里代指面颊。6柳破金梢眼未开:破,指嫩芽刚出。金梢,嫩黄色的树梢。眼未开,喻指柳叶尚未长出,早春时节,柳条初生的叶子好像人睡眼初张,称为“柳眼”。7桃杏拆:桃花和杏花刚刚绽蕾欲放。拆,裂开,似“坼”字之误。8樽俎:樽:古代的酒器。俎,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肉的器物,这里代指饮酒赏春。9红袖:指宴会中的歌女。10玉友:酒名,这里泛指美酒。11花寨:指有美景的地方。12梅妆:即梅花妆。据唐代韩鄂《岁华纪丽》记载,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人日(农历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拭不去,皇后留之,遂有梅花妆。这里指梅花落办。13杏腮:杏花像美人的香腮一样红润。14刘阮到天台:刘是刘晨,阮是阮肇。相传永平年间,刘、阮二人同入天台山釆药,路遇两个女子,邀他二人到家中作客,留住半年之久。后因思乡,还归故里,到家后始知子孙已历七世。事见南朝刘义庆《幽明录》和《艺文类聚》。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北,景色秀丽。
赏析
这组散曲共四首,全部写的是春景,表现春天到来时作者喜悦的心情。全曲清新婉约,丽而不绮,纤而不佻,别具风致。
第一首曲子描写了民间的立春习俗和迎春的欢悦。此曲句句有“春”,着意渲染迎春气氛,节令特征鲜明。春盘、春燕、春风、春酝、春宴、春歌,一派祥和的春气象,令人心醉。四首散曲中,以第一首的体式最为特别,散曲采用了巧体中的嵌字体形式。嵌字体可每句都嵌同一个字;或分嵌限定的某些字,如贯云石《清江引·立春》每句之首分别冠以“金、木、水、火、土”五字,每句又都用一个“春”字;又有的则是嵌数目。嵌字体以构思奇特取胜,其中也能表达一些特别的思想感情,在加强语气、增加形式美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此曲描写了民间的立春习俗和迎春的欢悦。人文与自然交融,动与静交替,意趣盎然。运用嵌字体连连咏叹春之到来,表现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第二首曲子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曲中用梅残香犹在,柳眼未开,东风和暖,桃杏绽蕾欲放等句渲染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春景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如堕春风,神迷春花,沉浸于春声春色中。其内容不在“宴”,而在“春”。春之所以美,就在于“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梁萧绎《春日》)。万物生辉就在这“动”与“变”的韵律中竞相展现。曲中所写也正是透过春日春风中的梅、柳、桃、杏的变化,以一种兴奋与喜悦的心情,唱出了早春的神韵,并预示着一个柳绿花红、春态婀娜的景象就在眼前。
第三首曲子描绘了春宴现场的情景。梅花托着白雪,柳枝随风飘拂。小楼台在玉梅、白雪的映照下,在柳枝的围护下,盛酒和盛肉的樽俎,摆满了宴席,主人与宾朋一面欢宴,一面观看歌舞,好不热闹。“柳倚东风望眼开”是说柳枝倚靠这东风,随风摇摆,像少女睁开的眼睛一样,一张一合。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写出了柳枝的妖娆。
第四首曲子描述宴会后赏花的逸兴。春宴过后,携扶友人带着美酒步出楼台观花,看过褪妆的红梅,又观刚刚开放的杏花,面对此情此景,作者诗情满怀,联系自己的身世,发出了感慨:“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在这里作者表示,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但又要高出刘、阮一筹,决不隐逸避世,而是要担当起编撰金史的历史重任。这一句点题,说明了全曲的主旨。元好问自金亡后,一直不仕,在故乡构筑野史亭,专心致志,纂修金史,修成《壬辰杂编》《中州集》,保存了金代的作品和史料。作者在饮宴赏春时,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实在难能可贵。
这四首曲作通过拟人写梅花凋谢。古代文人多用残、破以形容年轻女子初尝情事或合欢甜蜜后的一种情状,看似婉约含蓄,实则直露通俗。这组散曲正是元曲“直”“俗”特点在早期的一种体现,因此说,这组曲子开了元曲风格之先河。

关联一
《清江引·立春》是元代贯云石创作的一首小令。此小令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首尾两句是从风俗角度描绘立春之际的古老而又新鲜的迎春仪式。中间三句从树梢、水池、地气诸方面渲染出生机初绽的春意。整首小令用词极有分寸,用字用词皆准确地点出立春时机万物苏醒,生机萌发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双调 】清江引①·立春
元·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②,木生春叶③。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④。土牛儿载将春到也⑤。
注释
①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②金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春燕:旧俗,立春日妇女皆剪彩纸为燕,并金钗戴于头上,盛装出游。③木杪(miǎo):树梢。④火候:本指烹煮食物的火功。这里指气候温度。⑤土牛儿:即春牛。古代每逢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仪式,由人扮神,鞭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以劝农耕,谓“打春”,象征春耕开始。据孟元志《东京梦华录》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八禁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府前,到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白话译文
妇女头上的金钗摇动春燕斜戴着,树梢生出了嫩叶。水塘因春天来了开始泛起了波浪,气温因春天来了也开始回升。春天开垦土地用来耕作的牛儿也开始耕作了,春天到来了。
关联二
春日
梁·萧绎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结,春结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似昔春时。
关联三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树,遂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姿质妙绝,见刘、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其地草木气候常如春时。二人停半年还乡,子孙已历七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而作的,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词的上阕写大雁之间的故事。词的下阕借助对自然景...

by:老裴背古文

萱萱好问题小日历

郝景芳童行学院的好问题日历

by:萱萱是小主播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

生活和工作中总是会出现让我们措手不及的事情,或让我们的事业陷入困境,或让我们的身心受到伤害。不管你的人生或工作正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提问家、创新专家沃伦·贝格尔...

by:湛庐阅读

《古灵精怪好问题》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夏月给小朋友讲故事。

by:夏月故事会

如何在课堂上提问:好问题胜过好答案|AI电子书

【内容简介】作者围绕“如何在课堂上提问”这一话题,从理论基础、教学策略、课堂活动、示例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与阐释,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为打造趣味课...

by:中青文电子书

如何用提问解决问题|好问题比完美的答案更有意义

正确的问题,帮你对核心本质聚焦;正确地提问,让你的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在今天,想要找到一个答案很容易,你可以随时上网搜索。但好问题比完美的答案更有意义,也更有价值...

by:湛庐阅读

春风不喜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少年就是少年,他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是少年。你我都曾年少,都曾勇敢热血。...

by:华语音乐

我的喜韵音坊_AI_《吕氏春秋》白话译文

《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汉书·艺文志》等将其...

by:白兰度的微笑

吕氏春秋

内容简介:《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纂,其目的是为了集粹各家精华,成一家之言,最终为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寻找理论根据。

by:善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