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第34讲第4节 功德圆满 脱胎换骨

2022-05-12 09:11:5306:41 738
声音简介

《我说参同契》第三十四讲第四节  功德圆满 脱胎换骨


炼为表卫,白里真居”,这个时候叫做“一粒金丹吞入腹”,还不敢说“始知我命不由天”,还不一定,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败道,如果垮掉的话,会一垮到底。所以佛家讲要“福德资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分,有没有这个善根。福德功德圆满的话,障碍就少,不然处处障碍。所以真正修道,佛家道家都一样,到了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来功德、善根、福报之重要。有善根、福报的话,是一路顺利成就。譬如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连五个基本弟子都离开了。 他雪山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谁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树下成道,是有福报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则的话就是困难重重。

到这一段,“炼为表卫,白里真居”,这时肉体也脱胎换骨了,连骨头都换了。根据医学的道理,一个人每过七年一身血肉都换过了。十二年以后,连骨头也换了。十二年是一纪,修道的工程也是一样。所以道家讲“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面壁”,一共十三年,一路都是顺风没有障碍的话,则脱胎换骨。“白里真居”,这个“”是炼成纯阳之体,成为真人。佛教本师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仍要十二三年才在菩提树下成道,这个时间是差不多的。这都是呆定的过程时间,所以讲修道的路途是很艰难的。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这有两重意义。先讲第一重,它是代表身体心脏部分方寸之地,中国人形容良心,文学上常讲方寸之地。我们小时候过年,经常给乡下人写春联,“但留方寸地,传与子孙耕”,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社会教育, 教人做好人做好事,心不要坏了。古人有句诗,“当路莫栽荆棘树”,“当路”是在人生的大路上,少栽一些讨厌的刺人的树;“他年免挂子孙衣”,做人一辈子要心地宽厚,做人不好,后代的子孙受报受罪啊!中国文化讲三世因果,父母、自己、子孙;佛家的文化则讲个人,前生、现在、来生。两个文化合起来,就是十字架,都是讲因果报应。“混而相拘”,古人讲这个心念思想,在心里头阴阳混合,善恶都在这个里头。

至于第二重的意义,我先说一个状况:当年“抗战”在大后方重庆,太虚法师的汉藏教理院就办在重庆的北碚,在那里有个中国古老的铜盘展览,铜造的两层,里头一灌上水,手这么一摸,发出那个音乐之好听呀!还有很多古怪的东西,都是根据道家自然物理所造的。当年德国、美国各国的科学家都来摸过了,想做出来这个东西,就做不出来。那么我们古代怎么做出来的?古代的科学都是靠阴阳八卦来的,“方圆径寸”是根据这个做的。“混而相拘”,所以那个不是铜,是五金混合做的。其中不同金属各放多少就不知道了,那真妙不可言。今天,我们全世界讲化学、物理的祖师,中国道家炼丹、炼水银的应属第一位。

得了这个有形的器皿,对于修道的人外形有什么好处 呢?有好处,过去我遇到有些道家,手里或者拿个玉的如意,或者拿个峨眉山上的风藤,一定做个“方圆径寸”的连环圈。我问他用的是汉代的还是唐代的尺码?笑一笑不讲,不肯传,就算磕头磕死了也不传。他这个还是小玩意儿,挂在胸口,后来别人告诉我,这个一戴上,打坐入定快得很。有一个修道的老先生,借给我试过一下,我挂在身上,就坐在他房间,好像是有些不同。不过我晓得,做一个金字塔的帽子戴在头上也有一样的效果。问题是那么小的一个东西,同自然物理、同天地的关系是如何配合的,才能把宇宙的力量吸收来?“方圆径寸,混而相拘”,这第二层道理我不懂,所以只能告诉诸位不懂,你们去找吧。这也是中国文化科学方面最好的一环,虽然我也找了几十年,好像他们比我懂得的还少,只好不谈。

现在只讲内在的心,我们过去形容这个心,同心脏有关联之处。“方圆径寸”就是心窝子这里,但不是心脏所在。我们的心脏,每一个人都是偏的,没有一个人是正的。所以人都是歪心思,因为心脏都是歪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我说参同契》

根据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网站资料整理。

by:东西精华协会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老师著作,此编辑系列是读诵,并非南老师原声。《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

by:源66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

by:南怀瑾大学堂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

by:人好哥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瑾大师本人所经...

by:寻道有声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参同契>>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真人,约出生于公元100年,距今...

by:浩润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向南先生致敬《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

by: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