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四)

2022-05-16 01:24:3828:46 1383
声音简介

栘中厩监: yízhōngjiùjiān 管理栘中厩的官。 汉宫有栘园,园中马厩叫栘中厩稍迁至栘中厩监。——《汉书·李广苏建传》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涅槃精神

君君臣臣 君不君则臣不臣,你不仁 我不义,李陵降胡没有错

刘锦棂

那不等于承认司马迁谢史夹带私货吗?

坂上之尘

苏武才是真正的英雄

上海書蟲

听后感:1)《论语》中,子贡问:什么样的人配称作「士」?孔子答:一是能「行己有耻」,二是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使命」一词,由此而来)。在古代,能够担任使者,尤其是代表一国的使者,都必须是非常可靠的人。使者手中所持的那根「节」,代表国及国君的颜面。而苏武做到了「人、节合一」。 2)至于李陵这个人物,则情况比较复杂,不宜简单地把李陵的形象,当作苏武的对立面。我个人觉得,李陵拒绝回归,更符合他的逻辑。 3)我甚至觉得,司马迁自己,就是「执笔的李陵」:李陵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这在今天都是不被容忍的;而司马迁,则是背叛了《春秋》所代表的「档案即史,史即档案」的中国史学传统,把「史」与「档案」割裂了。

狐猬山 回复 @上海書蟲

第三条,司马迁,是啊~历史第一位历史小说作家感触颇深(虽然还没有通读一遍《史记》)。

上海書蟲 回复 @上海書蟲

刚刚产生了一点新的随想,请允许我再啰嗦几句: 1)可否这么认为:「非虚构类文本」,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件;而「虚构类创作」,则是为了探索,面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 2)当我们为了种种目的,在「非虚构类文本」中,掺入「虚构内容」时,那么,我们的「虚构类创作」,其生存环境,就会受到挤压。 3)由此遐想,中国的「虚构类创作」活动,总体不如欧美、日本发达,会不会也是由于,我们的「虚构类创作的想象力」,被错配到「非虚构文本」中去了呢?

上海書蟲 回复 @上海書蟲

感谢主播回复! 1)吕思勉先生在他的史著中,多次贬低司马迁在「说书」(讲故事)。象「圯下老人」这样的段子,文学性确实很强,但作为史著,恐怕不大合適。2)傅斯年先生主张,「史学就是史料学」。这话有点决绝,但也强调了史学的「求真」宗旨。3)西方史家修昔底德,也反对希罗多德,把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写进历史的做法。 4)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个人推测,他恐怕是不希望自己的著作,会象后来的《旧唐书》、《旧五代史》一样,被时间堙没,而特意加了些「浇头」吧。当人们都在传诵《史记》当中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时,这部著作就不会失传。5)司马迁追求「通古今之变」;但阅读《史记》,似乎起不到这种作用。

猜你喜欢
四奥

小学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理念,训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方能做到融会贯通,...

by:不倒翁翁

四柱预测学四柱预测性

人生航线人的吉凶祸福,起起伏伏,如何把握,学易找准机会,一飞冲天,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术数是助力,前瞻性,掌握柱八字,就是掌握人生之牌如何打,八字是一条线,时间维...

by:国学陪伴者尹伟伟

四上

四上

by:iqv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