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2022-06-01 08:44:2100:34 63
声音简介
子夜吴歌·冬歌
唐代: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译文:
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衣服了。
妾将裁制好的衣物寄向远方,几时才能到达边关临洮?
赏析:
此诗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事件被安排在一个有意味的时刻,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味。
开头两句“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作者有所取舍,只写拈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便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情节的生动性。
中间两句“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天气的严寒,使“敢将十指夸针巧”的女子不那么得心应手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她从自己的冷必然会想到临洮,那边的更冷。所以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看来大功告成,她应该大大松口气了。
最后两句“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可是,又情急起来,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含多少深情呵。
全诗从侧面落笔,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成功表达了诗歌主题。结构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得突兀,结得意远,情节生动感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

by:小巧小玲

子夜吴歌·冬歌 唐 李白

子夜吴歌·冬歌唐代:李白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译文及注释译文明晨驿使就要出发,思妇们连夜为远征的丈夫赶制棉衣。...

by:小巧小玲

子夜吴歌·秋歌 唐 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砧声...

by:小巧小玲

子夜吴歌·夏歌 唐 李白

子夜吴歌·夏歌唐代: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译文及注释译文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西施五...

by:小巧小玲

子夜吴歌(其三)

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子夜吴歌·春歌 唐 李白

子夜吴歌·春歌唐代:李白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译文及注释译文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白皙的纤...

by:小巧小玲

子夜吴歌(全两册)|古风|言情|古言|爱情|唯美|AI电子书

【内容简介】燎原的不止是战火,还有你。她本来是地位崇高、尊贵无比的公主,一夜之间国破家亡。苟且偷生,只为手刃仇敌。他本来是前途无限、万人艳羡的名门之将,却成为匈...

by:爱阅美文电子书

子夜吴歌 | 古言多人剧 | 江山权谋、美人复仇

江山权谋、美人复仇。每天7:00更新三集,订阅后可以看到每日更新哦!爆不爆更你说了算!!!简介:燎原的不止是战火,还有你。她本来是地位崇高、尊贵无比的公主,...

by:道爷淳儿

子夜

《子夜》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于1931一193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原名《夕阳》是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瞿秋白曾撰文评论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

by:我是漂亮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