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禄东赞父子为何没篡位?

2022-06-12 07:30:0018:52 1.6万
所属专辑:通俗西藏史
声音简介

通俗西藏史(九十一)——禄东赞父子为何没篡位夺权?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一期咱们给噶尔弄权时代做了个总结,按之前老布对唐蕃战争的分段,噶尔家族的覆灭就代表着第二个阶段的完结。

不过,政治毕竟和军事不完全同步,赤都松赞去世后的政治博弈,与前面这段联系的比较紧密。所以咱们再往后讲一段,讲到金城公主入藏,咱们再掉过头来讲西域之争。


在讲正式内容之前,咱先来聊个有意思的东西。

前两天咱们讲论钦陵之死,有个哥们在微信里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论钦陵在军队里这么高的威望,为啥没篡位呢?”

我估计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疑问,今天就先来聊聊这个事儿。

禄东赞父子连续弄权将近五十年,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司马家的样子了?

但禄东赞父子,并没有走上司马家的老路,他们坐视吐蕃赞普不断成长,最终走上了覆灭逃亡之路。

那么这是为啥呢?

老布觉得这个问题,要从王室和噶尔两个角度来分析。

咱们先来说王室:

吐蕃王室有一种东西,是其他任何人都没有的,这种威力堪比大伊万的核武器,名叫“天命”。

我现在感觉一个人说自己有天命,你会感觉这货精神不正常。但您别忘了,我们是在人人平等的思想环境下长大的。

古代人可不是,他们生活的环境,会让他们觉得,就是有些人生而高贵,必须是不一样的焰火。

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宣扬自己代天牧民的身份,中原的皇帝说自己上天之子,生下来就是天选之人。

西藏这边也一样,吐蕃王室宣称自己家的先祖是从天而降的神仙。之所以从琼浆玉液的天上,来到野兽横行的人间,就是因为怀着伟大的人文关怀,来吃苦受罪的,是来带着地面上的老百姓,学先进,走正道的。

既然人家都吃苦受罪的了,那被扛在肩膀上,这事儿不过分吧!

您还真别乐,古代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想的!

再说了,这件金字招牌打从聂赤赞普时期就开始说,到唐朝都挥舞了好几百年了,早就深入人心,成了真金不换的游戏规则。

另外,这事儿还有本教帮着一起说。

两个宣传口径的同步,构成了赞普执政的法理依据。


我知道有这么一种说法,本教是一种多神崇拜,天上的神仙不止赞普一家。所以,之后好使了的萨迦昆氏、帕竹朗氏,还有玛尔巴大师的弟子俄·曲多的家族史里,宣称自己是天神的后裔。[1]

这些内容都明明白白的,写在《萨迦世系史》、《朗氏家族史》、《俄派师徒文集》里。

但是您别忘了,这些家族史的书写年代,《朗氏家族史》写于元末、《俄派师徒文集》成书于明永乐时期、《萨迦世系史》都到明末了。

这么晚期的史料依据,是不是可以用来回溯早期的社会环境,我觉得是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可以肯定地说——都是结论,而不是原因。

那么这些写在纸上的结论,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原因呢?

我觉得不一定!

我一直都认为,西藏历史中有些东西可以回溯,有些东西不能回溯。

至于能回溯,还是不能回溯,要看这些结论,是不是符合过去的时代的逻辑。

就拿这两个家族宣称是“天神后裔”的例子来说,他们在吐蕃王朝时期,是不是有胆量当着吐蕃王室的面,提出自己的想法,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这有点像,中原的皇帝说自己是上天之子,你也跟皇帝说,俺们家也是上天之子。

那剩下的事儿,就是你俩比划比划吧,看到底谁是天子。

吐蕃的情况也一样,天神后裔是吐蕃王室执政的法理依据,这是任何人都不能碰的红线。

除非你把他们家的人都弄死,否则就是他们把你家的人都弄死,只有这两个选择。

所以呢,本教确实是多神崇拜,但本教的多神崇拜,不代表能推导出——在一个国家里,会有好几个天神后裔并存。

在没有其他更强力证据以前,吐蕃社会里只能有一个,也只会有一个天神后裔,这就是吐蕃王室的悉勃野家族。

至于《朗氏家族史》、《萨迦世系史》里的写法,那是因为当时这两个家族已经如日中天了,手里拿着杀人的刀子,说啥都有人信。

其实这种写法也不是没好处,它恰恰告诉了我们,即便到了元明时期,天神后裔依旧很好使。

而且,事实上的证据也能证明,天神后裔确实很好使。

吐蕃王朝崩裂之后,藏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政权,其中西宁的唃厮啰、阿里的古格王系、吉隆沟的芒域贡塘、山南的拉加里、波密的嘎朗。

这些割据小政权,都无一例外,用天神后裔来做执政的法理依据。

这些证据足以说明,天神后裔影响深远,历久弥新。


关于天神后裔的说法,符合逻辑的推测,应该是这样的。

当西藏还处于小邦国时代的状态下,再加上本教多神崇拜的教义,可以认为西藏地区有很多自称为天神后裔的家族。

比如说象雄王可以说自己是天神后裔、森波王也可以说自己是天神后裔、娘若王也一样可以说自己是天神后裔。

也就是说,吐蕃王室悉勃野家族,不过是西藏的众多天神后裔中的一个。

但随着吐蕃对外扩张的脚步,被征服地区的天神后裔都消失了,至少是为了活命都闭嘴了。

于是,西藏的天神后裔家族越来越少了。

等到吐蕃一统西藏,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王朝,西藏就剩一个天神后裔了。至少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不可能有人站出来,挑战悉勃野家族的天神后裔地位。

因为,这是在挑战吐蕃王室的执政合法性,属于不死不休的矛盾。

等到吐蕃王朝崩碎了以后,西藏重新回归割据时代,天神后裔的说法,又被很多人捡了起来,用来当做自己执政的法理依据。

我觉得,这个从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才符合天神后裔说法的逻辑。


说完了王室的金字招牌,我们再来说说,噶尔家族的角度。

噶尔家族确实曾经权势弥天,但他们有一个天生的弱点,他们的权势是被王室赋予的。

也就是说,他们和王室之间,其实是绑定的关系。

王室屹立不倒,噶尔家族才有了呼风唤雨的条件。

这种上下有别的君臣关系,是吐蕃政治结构的逻辑基础。而且这是个前置条件,不是噶尔家族能够轻易改变的东西。

这个状态就像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公司的所有人是吐蕃王室,噶尔氏、娘氏、韦氏都是跟着一起打天下的老员工,公司做大了以后,噶尔氏父子因为能力强,被聘为公司的总经理。

但总经理的权利再大,也改变不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吐蕃始终都是悉勃野家族的独资公司。

所以,噶尔家族和悉勃野家族是个深度绑定的关系。

除非有一天,噶尔家族控制了公司的全部资源,再联合一帮公司中层,跟董事长摊牌。

整个公司从融资,到采购、生产、销售,再到回款,全都被俺们哥几个控制了,要不给您一笔钱,您换个地方凉快凉快?!

这种情况在现代公司里叫“管理层收购”,简称MBO。

在古代这种情况,有个专有名词,叫“禅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原王朝的更迭算是很频繁了,三百年的治乱循环几乎是定律。

但在数量众多的朝代更迭里,禅让是大多数,谋朝篡位的情况少得多。虽然,绝大多数的禅让,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儿。

但那些玩了管理层收购的权臣们,都有意识地避免被人安上“篡”的名字,不管麻不麻烦,都要哭着喊着“禅”一下。

这其实就说明,中原和西藏是一样的,大家都对天命这玩意很重视。

再加上为了证明合法性,是个政权就玩命地讲,讲到最后发现,这事儿不太好弄了,想改朝换代有阻力了。

于是,禅让就成一种绕开规则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在儒家的理论里,是个效仿古代先贤的方式,特别高端大气上档次。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了,大家都在想办法走这条路,虽然这条路走着挺麻烦的。

一开始,大家还都算遵守游戏规则,对前代领袖还不错。

比如说,汉献帝禅让给曹丕、魏元帝禅让给司马炎,虽然说没权了,至少没被弄死。

但是到了后面就不行了,基本上禅完了,就被送去见佛祖了。

所以才会有,“愿生生世世,再不生于帝王之家”的哀叹。

而且为了能顺理成章地改朝换代,中原还研究出来了一套,天命五行相克的鬼东西。

比如说仨人凑在一块,其中有个人是皇帝。

这人就说了,俺家是火德,你瞅俺家的火苗,烧得嗷嗷高。

这叫运势旺!

这时就有人问那个要篡权的了,那您家是啥德呀?

那哥们听完以后乐了,我们家呀,我们家是消防队!

专门灭火的,服不服吧!


不过,好像西藏从来没引进过天命相克的这套东西,这也就意味着,噶尔家族的先天不足,很难找到理论基础来填补。

所以,他们就只有攒够了力量,高管理成收购,这一条路了。

但似乎,噶尔家族就是在炽烈的时候,都没做到控制整个公司的中的。

我们从敦煌文献里能感觉出来,不断有重量的大臣为王室所用。

这可能就是禄东赞父子,始终下不了手的原因。

说得诡谲一点,就是王气未衰!


那噶尔家族就不能硬干吗?

直接找个理由,带兵杀进拉萨,弄死王室全家,这不就得了?!

这事儿还真没这么简单。

首先,军队是国家的,不是噶耳家私人的。

真要带兵进拉萨,有多少人愿意干,也是个未知数。

从最后,赤都松赞血洗噶尔封地之后,宣布论钦陵反叛。

他手下的军队不战自溃,论钦陵自杀,赞婆、论弓仁投唐看起来。

吐蕃军队一直都是国家的军队,论钦陵即便是号称军神,也没能把军队带成私兵。

其次,杀皇帝是个很坏的先例。

你看历代的权臣,都在极力避免“篡”。

这到未必是对王室仁慈,而是避免坏了规矩。

因为,你杀了皇帝,自己上去做。

那别人一看,这么干也行呀!

那我杀你了,我不也能做皇帝了嘛?!

这就叫开了个很坏的先例。

师马昭的手下杀了曹髦,虽然后来想各种办法找补,说他品德不行,早就应该被废了,还夺了他的帝号。

但他死的时候,是曹魏的第四代皇都,这大家都看到了。

即便之后,司马家代替曹魏的时候,也弄了个禅让,但坏先例已经种下了。

大家都感觉,手里只要有硬货,杀个皇帝也没啥大不了的。

杀完了他,就轮到我做了。

两晋南北朝那么乱,和这件事也多少有点关系。


以当时吐蕃的情况来说,如果禄东赞父子真杀了赞普,估计吐蕃版的八王之乱就要上演了。

说真的,萨迦昆氏、帕竹朗氏都宣称自己家是天神后裔,但在吐蕃时期,这俩家族真没多少存在感。

比他们有实力的家族有的是,当时的韦氏、贝氏、没庐氏、纳囊氏,势力都不比噶尔家族差多少。

一旦噶尔家族开了这个先例,这些有钱、有地、又有人的家族,没准都冒出来,跟禄东赞父子玩耍了。

噶尔家族篡不了,跟这种状态也有点关系。


最后,咱们来总结一下吧。

吐蕃王室悉勃野家族,一直都拥有天命。

这个金子招牌,确实好使,成了保命金牌。

其次,噶尔家族控制不了国家的高层,所以也就做不到管理层收购。

再次,噶尔家族做到这个层次,心里很清楚,取而代之是条不归路。

要么一击必杀,要么一击被杀,没有其他的选择。

他们不会像安禄山一样,还没想好呢,就反了。

最后,噶尔家族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他们家弄权五十年,可赞普家执政了33代,这底蕴的差距实在是有大。

要是噶尔家族能掌权个五七八带的,这事儿没准真能成。

其实说起来时间短,整个吐蕃王朝都算短的。

在吐蕃王朝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断出现政策调整。

这其实就是之前没有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尝试。

要是吐蕃也和中原一样,前面有个大几百年的王朝,指不定天命相克这套东西,也研究出来了。

到那时候,噶尔家族要是真想篡权,多少能容易点。


当然啦,咱们说的这些都是基于阴暗心理,没准儿人家禄东赞父子,从来就没想过取而代之呢!

好啦,这个问题咱们就聊到这儿吧。

下一期,咱来聊聊吐蕃历史上的第一次废长立幼事件。


参考书目:

[1]、《俄氏世系谱中的吐蕃史料考辨》_才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471850956

我觉着是没想过篡位和当时的盟会有关系遵守条约

达扎鲁恭

老师你好,我觉得不应该用弄权来形容禄东赞父子在吐蕃的执政期。毕竟他们不是奸臣。用弄权来形容,感觉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同时,从藏族同胞角度来看,也确实不合适。

听友346801200

感谢老师精彩的讲解

听友346801200 回复 @听友346801200

扎西德勒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父子说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以书信的方式探讨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引起很多读者共鸣。受到这种代际沟通方式的启发,菁kids推出“父子说”栏目,请家...

by:Adioame

包氏父子

这是一本由张天翼在193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全文不过2万字,在整个当代文学谱系,甚至作者本人的著作中,都不算十分有名。但这本书却对播者...

by:清清嗓子

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是张天翼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门房老包拼命挣扎供其独子上学,终致希望破灭的悲喜剧,通过对他们父子灰暗生活和病态心理的描写,批判了这类人物的人生哲...

by:鹫夜

父子侠义传|黄九龄下关东

好书推荐《龙虎风云会续集|白眉大侠徐良》点击蓝色字体进入新品推荐《童林后传|吕四娘刺雍正》点击蓝色字体进入...

by:传统评书

父子密码

杜子建老师的一本“内部学习”资料。用宏观的视角来谈真正的育儿观念,相信会让诸多家庭受益。感恩杜老师,感谢各位伙伴的聆听!让我们一起与孩子们共...

by:如艺仙子

汪氏父子书

本专辑将与听众们分享汪曾祺及其子女们的作品,以更多地了解这位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

by:铁线蕨

杨氏父子

杨议,1962年5月25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的一个相声世家,中国相声、影视演员。1995年参加侯宝林全国相声大赛,并获得金像奖。2002年凭借《如此办学》第一届...

by:哈利萝卜

父子笠翁对韵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

by:文自天成

天下父子情

歌曲名字:《天下父子情》词曲:孙扬杰...

by:华语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