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云何为嫉01嫉妒与妒忌

2022-06-09 10:49:1616:04 1409
声音简介

云何为嫉?云何为悭?现在下面一个是嫉,我们普通叫做妒忌,“云何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实际上我们中国文字,真正忌是上面这个忌,你这个忌啊,我们普通讲这个人爱妒忌,是下面两个字,妒是女字旁一个门户的户,忌是已字下面一个心,这是忌。 现在我们先说这个原文啊,他怎么样叫忌,妒忌的心理?妒忌的心理,普通我们叫做吃醋,就是中国人的吃醋啊,那么一般总以为吃醋的属于女性方面的的,不然,世界上人,一切众生皆有妒忌,不但是人,你要去研究动物乃至研究植物,他都有妒忌。是所谓众生根性。当然女性的妒忌呀,是表演的明白一点,快一点,男性的妒忌呀,男生的吃醋比女性还厉害。这个吃醋,狭义的呢,好像男女之间了,广义的是,妒忌人家的学问好,甚至于活的年龄大一点,年轻人看到了,格老子,老不死的,那也是妒忌,也是妒忌,很多的妒忌。 你譬如说,有些人你说写字吧,你看书法家,昨天还跟一个朋友讲,中国人一句老话,文人千古相轻,没有一个人看得起别人的文章写的好的,写的好还是我自己,每个人都是这样,都不服气,不服气的心理就是妒忌,当然女性我也常讲的,女性妒忌,在街上走,在对面来个女的,一件衣服穿的很漂亮,打扮的很时髦,从旁边过她一路盯着,(师作表情),那就是妒忌,她跟你都不认识,人家穿一件好衣服,同你有什么关系呢?她要妒忌。如果人长得比她漂亮,更妒忌。然后说,你看他做什么,嘴一扁,这个女生很自然,男人绝不会表现出来。可是你说,某人好像学问很好啊,或者是他的,他很发财啊,恩,不错,不过嘛,这一不过就完了,不过两个字都是妒忌心理。动物也一样,你到动物园看,你假使拿个花生,去喂这一堆猴子,那一堆猴子在那边转来转去,他在妒忌。所以忌的心理很可怕的。看到别人的进步,自己很不高兴。所以这里讲的是总的。 什么叫做忌呢?“殉自名利”你注意这个字啊,“殉”,人一生只有为两件事,为名为利,求名求利,不求名的就是求利,这个我们也常讲的故事,以前这个乾隆游江南的时候,站在金山寺上问一个和尚,他说你这个和尚出家多久了?这个和尚不晓得他是皇帝,他穿了便衣,他说我住在这三十年,他说这个长江有这么多船,每天进出有多少条船啊?这个和尚说只有两只船,每天只有两只,乾隆很奇怪,那怎么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一点没有错。来来往往只有两只船,所以人生都是,不为名就为利。哪怕你修道的,也是如此哦,你看文人千古相轻,我是加了两句话,江湖千古相嫉,所谓跑江湖算命的、卜卦、看风水、乃至看相的呀,他不行,我好。尤其是,对不起这个学医的,总是说他把你看错了,我这个方子开的好,总是如此,这个都是嫉妒心理。所以江湖千古相嫉,可宗教是千古相仇,宗教家是冤家,可以动刀子,乃至同样学佛的,他是学净土,我是学禅宗的,他的功夫不行啊,变成仇恨,他这种心理都基于众生心理就是一个嫉,第一个“殉”字,这条命就卖进去了,一辈子为这个名利两字卖命,“殉自名利”。 “不耐他荣”看到别人的成就、光荣,自己不耐烦、不高兴。所以发生妒忌的心理,“妒忌为性”,性质是妒忌。同样这三个字,上面这个嫉,我们如果在讲中国文字啊,你很难查了,譬如说女字旁,为什么这个放在女子边呢?女生的心理表现的很1644明显,并不是说只有女性有妒忌的心理,男性没有,都是一样,众生平等,女性表现,真正的忌字是下面这个心理的比较,想自己光荣,希望人家比我低,希望人家比我差,那么人家比你差,你能够慈悲不是蛮好吗?你又不肯慈悲,并不是同情心出来的。这就是妒忌心理。这个妒忌的心理啊,几乎是非常难除去的。尤其是我们看,在社会上政治上,甚至你说一个办公室同事之间,几乎互相妒忌,哪个人今天考绩好一点,他就气死了,这个就是忌。那么修道人也一样,你的道比他高一点啊,他也忌,这个修道最好了嘛?他也会发生忌。这个妒忌的心理是根本的大随烦恼。他的性质啊就是妒忌。 “能障不嫉。忧戚为业”他造的业呢,障碍了我们不妒忌的那个心理,结果呢,所造的业,自己多苦恼、忧愁,忧是在心中啊打结,心中是战争的,戚就是心中缩紧,连那个心脏啊都缩紧了,这个现状叫做戚。所以我们中文常用的,“与吾心有戚戚焉”。那个戚有时候不用这个竖心旁这个慽,那么意义是同样,是心理紧张不肯放松。这就是妒忌心理,反是“忧戚为业”他的业就造这个恶业。 这种心理的状态,“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他说这种心理,听到或者看到,别人的好处,别人的光荣,自己呢,心理不高兴,心都缩紧了,当然有这种心理发生,发生成行为,那就很可怕了,所以怨毒的心理就出来了,现在他不管这个行为的发展,只是讲这一种心理的心态的一个动机,他的范围,所以妒忌的心理是因为看见、听见别人的,就是对我,有时候跟你不相干的事,他会拉到自己身上来,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了。觉得这个样子的深怀忧戚,真正的内心中毒了,胸怀中间有忧闷、有紧张,乃至把心都缩紧了,心脏都紧张起来。 “不安隐故”使自己不得平安。不是稳,隐,因为佛学很少用那个稳字的,安隐,隐就是自己沉默、宁静下去的现象。不平安、不宁静,而妒忌的这种心理呢,我们看起来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根本烦恼嗔心来的。“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嫉相用故”。这种心理根本也因嗔心来的,是我们现在研究了唯识才懂得。这个嗔心是一个根本的一个总纲,心态一个总纲,他所发展的现象,怨、恨、恼、嫉这些都是由嗔心来的,甚至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这个里头讲,中间这一段,除了覆把他拿掉了以外,四个心理都是嗔心来的,这也是嗔恚心的一分的作用。离了嗔恚这个根本的烦恼之外,所谓妒忌的心理不是单独的形成的,也就是我们普通讲,就是这个人的个性,脾气,容易有嗔恚,所以嫉,离了嗔恚以外,没有嫉的相、没有嫉的用。古人说的,中国文化啊,这不是佛学了,我们战国的老祖宗们有这个名言,“仕无贤愚,入朝则忌”仕就是普通的读书人,无贤愚,也不是说他道德好,学问好,愚就是很笨,入朝则忌,到了做官,进入朝廷,就上去了,上了台,下面总归有人反对,一定妒忌你,并不问你人好不好。“女无美丑”,这个女孩子不管是漂亮不漂亮,“入宫则妒”只要到了皇帝身边亲近了他,得宠了,其他的宫女,其他的女人就要吃醋了,那是必然,并不是管你比我漂亮,她人比他漂亮也吃她的醋,因为她得宠啊,所以“仕无贤愚,入朝则忌”这个忌,忌讳的忌,遭人妒忌。所以一个做公务员做官啊,你说你做的很好有成绩,你也许做的很好啊,被人遭忌的越多。因此做事的一个1645修养,我们中国常常老祖宗们叫我们,任劳任怨,这四个字,还是普通听起来很容易,但是你看看,仔细拿这个标准,很少有这种人。 第一,一般人不能任劳,你多叫他做一点事他不干,待遇要高,工作要少,因为人天生不肯任劳,如果有人肯任劳的呢,已经了不起了,有一个比任劳更难,任怨,你做好了给人家埋怨,但是你要准备给人家埋怨,那是个大丈夫的行为,你越做的好,遭遇的怨嫉越多,所以非菩萨心肠不能入世,一定要菩萨心肠的人才能入世。任劳还容易呀,任怨很难。任怨是很冤的,心里头喊冤的,可是我也常常告诉年轻的同学们,我说你们要前途要懂得一个事,能够跟到一个主官,替这个主官能够背黑锅的,你一定有前途了;不能替人家背黑锅啊,你不要谈前途了。 这所谓背黑锅者就是任怨的道理,受冤枉就归到我身上,功劳归到你身上,这是多大一个修养!那么论原因,人为什么不能任怨呢?嫉妒,妒忌的心理,所以这个心理研究起来,发挥起来很多了,我们现在讲唯识啊,没有办法发挥。照现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每一个字的心态,在中国外国古今中外,都有收拢很多的资料个案来,你就可以每一个样东西成立一部专著了。 所以下面,差不多嗔心的这四个,我们记住啊,忿恨恼嫉,由嗔业,根本嗔恨心,嗔恨心我们以普通心理讲,这个人天生脾气大,杀心重,就是嗔恨大,那么他随烦恼的心态,这四种很容易发生。可是这四种,我们要知道,还是归纳性的,还不是详细的分析哦,详细分析起来行为就可多了,见之于行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落纸为誓

感恩师兄!这一节受益很大🙏🌷

寻道有声 回复 @落纸为誓

都是根本嗔的变相!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嫉羡与感恩

梅兰妮.克莱因文集第三卷梅兰妮.克莱因著名精神分析家,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在其意义深远而富于开创性的工作中,她打开了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历...

by:听友26898917

嫉羡与感恩

客体关系必读

by:冰梅2495

嫉羡与感恩

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

by:净灵心理李宏

嫉羡和感恩

作者:梅兰妮.克莱因译者:姚峰李新雨在精神分析史上,梅兰妮·克莱因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有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本书收录了从1946年以...

by:厚朴_lyz

嫉羡和感恩

梅兰妮•克莱因后期著作选【奥】MelanieKlein著姚峰李新雨译赵晨...

by:郝予读书

嫉羡与感恩|AI电子书

【内容简介】本书几乎囊括了克莱因毕生重要的文献,也成为其著述的高峰。在本书中,克莱因引入了新的观念:嫉妒在儿童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也是死之本能的初表现;嫉羡...

by:华文天下_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