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五》

2022-06-20 13:13:0200:59 47
声音简介
秋兴八首·其五
唐代: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译文:
蓬莱宫正门遥望的就是终南山,大殿很高,殿上接露水的盘子放在直上霄汉的金铜铸就的大柱子上。
这宫殿金碧辉煌比得过昆仑山瑶池,气象祥瑞比得过紫气中的函谷关。
彩云中宫娥撑开了雉尾的宫扇,旭日照在金丝龙鳞上使皇帝看起来更加容光焕发。
忽然间惊醒,我已在这沧江上病卧了快一年,曾几何时我不也在那气派的大殿上参与过朝政么。
赏析:
  这是一首以回忆为主的诗。说实在的我自认这首诗主要写了宫廷的气派,和秋天的联系只在诗人最后的一句里,即“一卧沧江惊岁晚”里,天气已是岁晚,即秋天时节,“我”的境况为病卧沧江,越是凄切,就越发想起了当初的意气风发。前面几乎夸张的描写其实都是为了突出诗人现在悲剧性的处境而已。
  前面的“蓬莱”,“霄汉”,“瑶池”,“东来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这些都将帝王神化了,可是最后一句一下回到平凡的生活中,曾经殿上议政的诗人,已是久病不起漂泊在江湖中了,神化一下就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变得让人失望起来。可以说诗人在这里越是将朝廷描绘得如何辉煌如何风光,越会让人们看到朝廷虚有其表的一面。诗人用自己的失意对国家的风雨飘摇进行了揭露,也对国家迷茫的前途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诗人使用对比这种修辞方法时,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是将对比作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即一下子切题又将观点一挥而就。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只注意写宫廷和只注意写诗人自己的境遇都是不对的,少了谁诗人的主题都不会被完整地理解。
  有人说过把诗写的充满浪漫首推李白的夸张。其实这首《秋兴八首》里也有浪漫和夸张。这里杜甫的夸张用得比李白少些飘逸,但却比李白多了几分质朴。想把夸张用得朴素,文字上似乎不可能,但是在条理或者说逻辑顺序上用点心也是可以做到的。这首诗告诉我写文章不要随意捡来写华丽的词汇堆在那里就算了,而是要言之有物,言之可信,言而有理。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锁点朝班。
  这两句是回忆从前曾在宫中与众大臣一起朝见皇帝,如今沧海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了他的忧国之情。悲壮苍凉,意境深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秋兴八首 唐 杜甫

秋兴八首,唐,杜甫。魏嘉瓒先生传调。

by:四川省吟诵学会

刘苏讲 杜甫《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本次的音频是繁星读书会在郑州中原图书大厦的讲座录音...

by:郑州繁星读书会

秋兴八首 | 浙江调吟诵

秋兴八首组诗,浙江调吟诵。早期的学吟,翻出来,分享已矣。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咬字最为真,倒字乃浮云,传统调是基础,见字而歌终为本。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

by:扬子读书

杜甫传|童书&杜甫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于奇幻仙境中,陆轩,一介凡尘少年,偶得仙缘,却步入荆棘之路。同门嘲讽,欺压不断,唯凭坚不可摧之志,...

by:天喜de电子书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y:lie流伶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by:Ary远方

杜甫传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与李白合称“李杜...

by:境随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