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脱险旅客家书(3)

2023-08-21 15:20:1301:43 59
声音简介
太平轮脱险旅客家书
中国人自古最懂纸短情长,这是刻在血液里的情真意切。尤其是在飞鸽马车的年代里,哪怕寥寥数语,满是家国人事,儿女情长。
今天我们则是要分享一封家书:“太平轮脱险旅客周侣云写给父母的信。”

周侣云当时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她是1949 年“太平轮”的幸存者。
1949 年 1 月,由上海驶往台湾基隆的中联轮船公司客轮太平轮,因超载、夜间航行未开航行灯,与建元轮相撞沉没,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
这一海难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太平轮事件的影响之大,在当时乃至今天都非常之大。
当时的乘客中有太多是名人,像是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辽宁省主席徐箴一家,蒋经国好友俞季虞,袁世凯之孙袁家艺,《时与潮》总编辑邓莲溪等等。
这些悲剧故事流传至现在,一些小说电影也会以此为故事背景。
如白先勇的《谪仙记》就把故事中的女主角描写成双亲在太平轮事件罹难。后来《谪仙记》由谢晋导演改编拍摄为电影《最后的贵族》。

当客货均严重超载的太平轮,最后一次驶离上海黄浦江十八里铺码头时,包括周侣云及与之同行的表哥叶以功在内,每一个侥幸挤上这次航程的人谁都不曾料到,除了随身携带或随船托运的行李外,他们此行其实也已搭载上了各自的一生。
仅仅几小时后,一次乱世中的船难,将改变所有与这艘船相关者的命途轨迹
这样一封简简单单的信,我们感受到了周侣云的伤痛和无奈。
在节目里,读信者周迅在读到:“我们两只船上那么多人,只有三十八人获救”这一句时,突然中途停顿,长达两分钟,在被观众掌声唤回的瞬间,眼泪倾泻而出,一边摆手一边对观众低语:别鼓掌,别鼓掌。
情难自抑的那一刻,她并不是周迅,她就是周侣云本身。

周迅在《见字如面》读周侣云的信
不过周侣云,在写下《太平轮脱险旅客的一封信》后不久,似乎便消失在了时代烟云和茫茫人海中,不知所踪。
只有往事在她那封早年写就的家书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长长尾声,其中不见灾难幸存者的些许庆幸与喜悦,满纸皆是她一个人对于整场海难细节的捕捉与回放。
也许终其一生,她都无从挣脱自己对于太平轮海难惊心动魄的湿冷记忆,就如她在这封信中的结尾处所言:
“现在我眼睛一闭上,就觉得身体漂浮在水里,渐渐往下沉,往下沉……”
书信的可贵,在于文字之真。它们作为时代横切面的佐证,虽然掺杂着些许个人情绪,可也忠实地记录了写信人对发生在身边大小事件原本的记忆和动人的感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