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熊猫“第六指”化石,有新发现!

2022-07-03 08:38:0002:24 43
所属专辑:长江日报
声音简介

中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大熊猫的“第六指”化石发现,大熊猫偏爱吃竹子的历史至少已有600万年。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与其他哺乳动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猫还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个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桡侧籽骨”。它就像一根多出来的“拇指”,让大熊猫的手掌得以形成对握、抓住竹子。

通过对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大熊猫祖先——“始熊猫”化石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600万至700万年前的始熊猫已具有“第六指”,而一直到现代,大熊猫的“第六指”并没有进一步增大。

云南昭通水塘坝大熊猫祖先的生态复原图。(Mauricio Antón绘,昭通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大熊猫是熊科中的特殊成员,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它们用牙齿撕裂竹竿时,紧紧抓住竹竿是“第六指”最主要的功能。

大熊猫抓握和咀嚼竹子。(Sharon Fisher摄,王晓鸣供图)

研究成果显示:大熊猫的“第六指”不像人类拇指能独立运动,它通过固定关节,与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复合体,再与其他掌骨联动。虽然是被动抓握,但已足够为大熊猫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大熊猫并没有演化出一个更长的桡侧籽骨,而是始终保留着小而扁的简陋结构,就像专门为抓握竹子设计,以防止竹子从手中滑落。”吉学平说。

大熊猫(B, D, E)、原始熊类(A)和人类(C)手部的对比(王晓鸣 供图)

专家表示,增大的桡侧籽骨是大熊猫对吃竹子的适应性进化。而“第六指”之所以没有进一步伸长,是为兼顾抓握竹竿和承担体重的功能,避免过大的桡侧籽骨对行走造成干扰。“因此‘第六指’进化得不长不短,正合适。”吉学平说。

大熊猫(A, C)和云南昭通大熊猫化石(B, D)“第六指”的解剖结构。(王晓鸣 供图)

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共同完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六研究)

第六研究现象学的认识启蒙之要素。共分三篇:第一篇客体化的意向与充实。认识作为充实的综合以及综合的各个阶段;第二篇感性与知性;第三篇对引导性问题的澄清。

by:王廷志_4o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外北三环熊猫大道1375号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8:00乘车信息乘1、45、63、69、70、...

by:恋景旅行APP

第六根手指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一少数,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们生命中的欢乐与辛酸,灵魂深处的黑暗和光明。【题记】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

by:许良声场

熊猫大侠

抖音视频呐~非原创o�谢谢支持ww会更新滴~( ̄▽ ̄~)~

by:_酒酿春_

大熊猫——一本正经的大熊猫百科书

《大熊猫》是送给全世界喜欢中国国宝朋友们的一本大熊猫百科全书,用发散性的思维和国际化的水准生动诠释了关于大熊猫的有趣知识百余个。书中从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

by:上尚印象读书会

熊猫大侠外传

《熊猫大侠外传》介绍了熊猫大侠在卧底是的故事每周更新3-5集从7月20日继续更新适合5-13岁儿童收听主播讲的可能不太好希望大家提提建议各位想听什么故事可以在评...

by:路飞贼开朗

大熊猫中医

关于本节目【大熊猫中医】是大熊猫原创制作的一档健康类播客节目,节目会在每周一、周五的晚20点,在各大音频平台更新。受限于目前国内的医疗条件,大部分患者都有一个共...

by:听友98030607

第六大联赛

赛事品读足坛八卦独特角度犀利观点从中圈弧到球门线从谈判桌到发布会场上的惊险刺激幕后的跌宕起伏中国足球的一切这里都有第六大联赛侃球,我们认真的

by:肆客体育

熊猫滚滚大营救

作者简介:黄春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七届高研班学员。出版长篇小说《猫王》《雪山的女儿》等三十多部。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

by:小学生之友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