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多种学派看散乱

2022-07-12 10:46:4013:07 1269
声音简介

正定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我们懂了反面的就晓得正面了,正面不需要说了。所以散乱就是发起恶慧,就是以佛法认为他是恶啊,立场不同。 “有义散乱。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另外有一派认为,所谓散乱,这个心不能定,因为就是愚痴,所以你修行修道为什么不能得定啊?你多生累世的愚痴业太重,没有智慧,不是真的智慧,真智慧当下认识了,所谓禅宗讲,我们中国禅宗佛法 “当下即是”,定慧在其中了,你认不清楚定不住啊,因为是愚痴。所以散乱是痴的一部分范围所包括的。因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头说,散乱心也属于与贪嗔痴里面愚痴的这个根本心态的一部分,这个第二条。 另一派呢,“有义散乱。贪瞋痴摄。集论等说是三分故。说痴分者。遍染心故。谓贪瞋痴。令心流荡。胜余法故。说为散乱。”他说另有一派呢,所谓散乱这个心态,我们心何以不能得定,不能发慧,这个因为散乱,散乱是根本业识,意识的业力,等流的作用,不属于一股流,不属于愚痴一部分,所谓贪嗔痴三样具足,等流的业力,贪嗔痴所包含的,这属于佛学的《集论》里面,《集论》是一本经典,大藏经里都有。所以《集论》的这一派的菩萨大师们,认为散乱是贪嗔痴三种根本都有的业力。 “说痴分者”,不过呢,有些人,《集论》里头的这个菩萨们的经验,看法,修行经验,那你认为他散乱心属于贪嗔痴,愚痴的一部分,有一点理由的,不是没有理由,因为“遍染心故”,因为心容易散乱了,他容易被染污。 譬如说有人问我们“你嗜好什么?”“我这个人嗜好是多方面的,又爱看书,又爱画画,又爱喝酒,又爱抽烟,又爱看佛经,又爱上庙子,又爱打坐,又爱跳舞,样样都嗜好。”换一句话,你“遍染心故”,每一样这个染污都有。那当然他心里的染污是五颜六色的什么都有。等于有些人一边学打坐,一边舍不得戒掉打牌,因此啊打打、坐坐,坐坐、打打,“打”就是一边打牌,一边打坐,甚至把两腿盘起来,我要打坐、打牌。也有这种朋友,功夫很高,我说你很高,密宗、密宗,这是大密宗,也有这些人哦。我们过去有两个老朋友,他真是盘起腿来打牌,而且四个人都学佛修道的,但是打牌实在爱好,他们就这样盘腿打牌,又打又坐,这叫“打坐”。那这个是他的染心,染污的心理,嗜好是染污。所谓嗜好,就是心理的染污得很厉害,被它黏住了。所以,散乱心啊,讲属于愚痴部分,因为它“遍染心故”,一切染污的心理作用里头,都有散乱的作用。 换句话说你普通人,不散乱,只懂这一样,就是个笨人啊。譬如说一个人会音乐,可以一边拉提琴,同时两个脚还会跳舞啊,你瞧他还可以这样扭起来啊,那就是他的“遍染心”,又会吹,又会唱,又会跳,这三样都会。有些人本事更大了,眼睛还可以东看西看“六根并用”,凡夫的还是“遍染心”,有些聪明的人,凡夫境界,在同一个时间“遍染心”,如果你看表演的,有些电影明星我很佩服他,那很灵光,因为他“遍染心”。 “谓贪瞋痴。令心流荡。胜余法故。”那么至于说他这个散乱心啊,是三毒“贪嗔痴”的根本都有,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散乱,使这个心啊一股水一样摇摆流荡,等于我们人端一盆水呀,走走起路来摇摇摆摆,那个水又在流、又在荡,哦,多可怕,1716要倒出来了,这样就是流荡心。“令心流荡。胜余法故”,散乱比其他的心理更严重,它的力量(心理作用),超过了其他的心理作用,就是“胜余法故”。因此这个名称叫做“散乱”义故,分散、崩散的力量,乱流的动,这一派大师们解释这个散乱。 “有义”,另外一派,第四派这个菩萨大师们解释: “有义散乱。别有自体。说三分者。是彼等流。如无惭等。非即彼摄。随他相说。名世俗有。散乱别相。谓即躁扰。令俱生法皆流荡故。” 那么第四派菩萨大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所谓散乱啊,就是散乱,它这个心态,我们凡夫这个心态散乱,它自己可以单独的,在学理上的范围,在逻辑上,它可以有个“自体”,自己有个作用,并不一定跟贪嗔痴根本的三毒这个业力牵在一起,说“别有自体”。 有些人天生的思想就是散乱大,乱想,有些人天生很宁静,个性很静,他说这个“别有自体”。“说三分者”,说散乱心作为贪嗔痴这三部分,“是彼等流”,这是讲他这种逻辑理论的基础,分析的现象是基于我们心理思想妄念这个业识等流的作用,普遍的动。所以贪心里头也有散乱,嗔心也有散乱。我们一边发脾气,一边骂人,一边打架,一边有思想,“哎呦,这一拳打过去不晓得我要吃亏的吧?”也蛮有智慧的,一边打人,面子上很凶,心里头很害怕,你看他还是散乱很重的,嗔啊,贪嗔痴。所以,譬如他说“无惭愧”,一个人平常没有惭愧哟,惭愧是很难发起的哦。真正惭愧发起的人,那是能够自知之人,能够有自知之明的人,普通人不晓得自己的过错,不会有惭愧心。“如无惭等”,无惭的这个心理也是散乱心的一种现象。“非即彼摄”,它不属于这个范围。“随他相说。名世俗有”,譬如无惭、无愧,“无惭无愧”你也可以叫它是愚痴,也可以叫它是贪,贪到了愚痴。也可以说“我不理那一套,我为什么要自己难受啊?”哎,这就是嗔。他说“如无惭等,非即彼摄”,也不一定断定说属于这个范围。 “随他相说。名世俗有”,但是,我们现在讲的,讲他心理的现象,“随他”这个散乱这种现象,在他这个心理的状态的确有散乱的作用。有时候我们自己心太乱了,想宁静下来,睡也睡不着,会使你失眠,那么我们只好借用什么?安眠药啊、镇定剂啊,所以他这个心理现状散乱也很厉害的,“名世俗有”。散乱这个心理,在世间法里头的确有这样一股力量。譬如一个人脑子想事情,受了刺激,思想停不了就疯了,就精神病了,只好进精神病科去看,只好靠镇定剂慢慢使你生理脑神经宁静下来,影响到你心理的宁静了,帮你恢复正常。所以这个叫作“世俗有”。 散乱的特别的心态,“散乱别相”,它的特别的心态呢,“谓即躁扰”。这就是讲,所谓散乱,我们心特别躁,所谓“躁”,血压就高起来,心气向上面走,凝定不下来,甚至想多了,眼睛都闭不拢来了,瞪着眼睛不能睡了。烦躁,“躁”就是发炎了嘛,在生理上讲,脑神经啊、思想都会坏,血压上流,血压低沉的人比较容易凝定下来,当然过低了是另外的毛病。所以“躁”,这个一烦躁,心里头扰乱越厉害,这就是散乱,很严重的!所以精神病态啊,心理变态是散乱太厉害,就是大散乱,也可1717以说是“散乱病”,也可以叫做是“病散乱”。所以“散乱别相。谓即躁扰”,烦“躁”的,那最后自己都受不了,脑筋要爆炸了;“扰”,扰乱自己。 “令俱生法皆流荡故”,使我们先天性的那个宁静、那些理智(丧失了)。所以人到了散乱严重,到了精神状态了,使我们俱生,与生命同时来的那个宁静安详,好的良心、好的善心都没有了,那个时候就会杀人,乱搞了,令生命俱来的善法,统统使“流荡”久了,就变成这个大散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多种视角看朝战

聊一聊朝战的事,业余历史爱好者,说的不对请见谅!

by:小叔观影

多种视角看二战

二战大型专题,更新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以可查文献为数据支撑,全方位多维度说说二战中的军事政治经济人物奇闻趣事

by:小叔观影

泰州学派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思源数学派

与数学有关的人物,科普知识等.

by:思源讲数学

上医学派作品合集

祖语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预病,下医治已病。最好的医生是让我们不生病,那么这个医生是谁呢?当然最好是我们自己啦!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上医学的发扬与传承工作。秉承“最...

by:竹林雨露

上医学派作品专辑

祖语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预病,下医治已病。最好的医生是让我们不生病,那么这个医生是谁呢?当然最好是我们自己啦!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上医学的发扬与传承工作。秉承“...

by:胡歆歆_胡老师

一个舞台 多种人声

Pia自己的戏,让别人都没戏^_^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哈哈哈!

by:赤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