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海钩沉 令人晕头转向的负数

2022-07-12 19:05:4207:30 45
所属专辑:每天听点书
声音简介

你好!欢迎来到温州市夏明燕名师工作室项目化研修栏目:《每天听点儿书》。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蔡宏圣所著的《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第一章第一节《史海钩沉:令人晕头转向的负数》。负数一般定义为小于零的数,英文是negative number。其中前一词negative表示否定或相反的意思。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负数的使用首先源于生活中欠债、不足等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战国时期,李悝(kuī)在《诗经》中说“衣五人中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即还差450钱。这里的“不足”,就是负数的意思。此外,卖、出、弱、付等文字都曾用来表示负数。约成书于西汉中期的《九章算术》及刘徽的注释,比较系统地给出了正、负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则。负数的引入,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此外,很多国家也很早对负数有了感性认识。客观地说,算法中使用负数和在逻辑上真正理解负数是两个层面的事情。负数的数学意义,首先是西方数学家们构建起来的。东方数学的发展满足于解决问题,所以对负数的认知只限于它的四则运算,直至近代也没有更多的突破。西方对负数的探讨虽然起步较晚,但理性思辨的传统,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聚焦于方程负数解的讨论上,并最终完成了对负数的数学抽象,不过其过程历尽艰辛,耐人回味。13世纪初,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解释负数为欠款15世纪,法国数学家许凯在 1484 年对解方程中多次出现的负数解用赊欠等词语解释了它们的意义。16世纪,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表示加、减,并注意到负数不单是一种减数,还是小于零的数,比零小也就是小于一无所有,因而负数是荒谬的数。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的《大术》在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详细讨论了方程的负数解,并指出三次方程有三个根,四次方程有四个根。他还指出,如果方程没有正数解,也就没有负数解。他把负数解称为虛构的解,即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意义,正根才是实在的解。韦达则全然摒弃负数。笛卡儿也只是部分地接受了负数,他把方程的负根称为假根,因为它们代表比没有还要少的数。帕斯卡则认为从0中减去是不可能的。帕斯卡的好友、神学家兼数学家阿尔诺对于-11=1-1提出了质疑,他说,由于-11要小,那么较小数与较大数的比怎么可能等于较大数与较小数的比呢?由此,他驳斥负数的存在。总之,在16—17世纪,绝大多数数学家都不承认负数也是数,即使承认了,也并不认为它们是方程的根。因为所解的方程中一再出现负根,因此在 1650 年以后负数的运用便十分自由,但又由于人们对其概念及逻辑基础不甚清楚,数学家们仍继续粗制滥造一些证明以求心安,或者干脆反对对其应用,这种状况即便在 18—19世纪也是如此。就这样,方程的负根像个幽灵一般,弄得欧洲数学家们晕头转向,思维处于混沌之中,对其的争论前后约达 500年。当然,西方也有一些能够接受新事物的数学家,他们十分理智地对待负数。如意大利数家斐波那契在《算盘书》中提出,“除非认识负数”才可克服认识上的矛盾1572年,意大利数学家邦贝利在一书中正式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义。 英国数学家哈里特也偶然地把负数单独写在方程的一边,并用“-”表示它们。另一位有远见的法国-荷兰数学家吉拉尔在 1629年出版的《代数新发现》中用有限线段解释方程的根。他旗帜鲜明地承认负数,并且提出用减号来表示负数。1637年,法国学家笛儿出版《几何学》,代数方法的思想进入几何,产生了解析几何学。虽然笛卡尔本人不打算接受负数,但他的继承者们却将负数引入坐标几何,将平面点与负数、零正数组成的实数对应起来,使负数获得了几何意义,加速了人们对负数的接受。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负数的应用和思考没有更多的进展。直到近代,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初等数学、天文历法及其他科技知识。1819年,李成书《开放说》,这是在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引入负根的概念。1893 年,苏州博习书院的美国传教士潘慎文与绍兴人谢洪赉lài合译出版《代形合参一书,作者以来表示 x”,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现代符号 ” 来表示负数。至此,人类历经2000 多年的思辦,终于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确立负数的地位。今天的读书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收听《每天听点儿书》,我们下期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史海钩沉

不论丰功伟绩,还是龌龊勾当,滚滚车轮下,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史话,任你评说!

by:李水山

史海钩沉,人物春秋

史海钩沉栏目主要收录近现代史党史中的逸闻轶事,名人故事。主持人逯士博老师,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党史学会会员。代表作《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献回眸》丛书。本专辑...

by:逯子说

史海钩沉之南明,乱世难为

详细介绍明末清初二十年中华大地的巨大变迁,饥荒,瘟疫,战争,国破家亡之际,个体及群体在乱世之中的精彩瞬间。

by:铁幕铁笔铁哥

中外历史文化比较钩沉(第一卷)

以往的历史书籍是中国史专讲中国历史,世界史专讲世界历史,往往是分开的、割裂的,缺少横向比较。使熟知中国历史的人,不能及时了解同期世界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历史文明的...

by:中国旅游出版社

重口笔记|古代笔记小说钩沉

作品简介:撕开笔记表层猎奇、诙谐、鬼神、闲谈的面纱,探索其中传达的深奥道理或散失内容。作者简介:余少镭,广东汕头市人。曾任《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部编辑、记者,...

by:可攀之炎

《秦史》第一卷/第一章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集权的帝国。这是它的缔造者——秦始皇嬴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画下的最为浓重的一笔。

by:妙巴

甲子钩沉|长篇纪实&乡谈村事&历史掌故&游记见闻

《甲子钩沉》作者:秋夫演播:叶子老师(紫色飘窗)内容提要:本文写了主人公六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全国跨入小康社会。期间...

by:紫色飘窗

我爱中国|第一章·历史辉煌

从人类纪元到18世纪,中国一直是经济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高峰时其经济规模占当时世界总量的50%左右,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强国。绝大多数史...

by:慕容鸣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