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3卷】漫画材料:毕业前最后一节课

2024-04-11 20:42:1205:46 2877
声音简介
【真题回顾】

2019年 全国III卷
适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略;漫画批注: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满分作文】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而能起到这种真正的撼动力量的,唯情感莫属了。情感由人产生,并且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而这一流动会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付出,都在春风化雨中成为另一种感动。是春华秋实的回馈,带来的是满足;是把感动记在心间,跃然于纸上;是爱的传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论是哪一种,这种情感都是当今浮躁而又功利的社会中无比珍贵的东西。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教育中的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可能,我们也会见到社会中感恩之情的缺失。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尊师重教的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进入到这一领域来发光发热,为国家之根本——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任重而道远,而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人心,又引发了许多感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友友_a0

以漫画给的材料,这自拟标题,可以这么写题吗?比如:《我说,“你们别再准备了,我再看看你们。》可以这么写吗?主要是写父母的。

郭旭胜 回复 @友友_a0

自己写作纪念,或者是网文、推文可以这样拟,如果是考场作文的话不妥,需慎重。

友友_a0 回复 @友友_a0

嗯,了解啦。

猜你喜欢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历年真卷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三级,历年真题听力试卷,本音频文件仅供个人学习使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等请联系本人及时删除,谢谢

by:一万小时_九铜

吃遍全国

可乐带你去领略各地美食。

by:dj可可乐乐

羊皮卷全集,安利你一下全国

交流咨询请加Vwanzi18132745503【韵涵老师】《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包括撰写出风靡世界...

by:数字化安利韵涵教练

畅游全国

旅游景点介绍,导游词。

by:忻筱羽

全国故事

这本书有很多的故事,小朋友们尽情听吧是不是也特别喜欢小仙女呢?我实心的播音主持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希望我的偶像梵梵姐姐也可以来收听

by:青梅入墙

声音主播

877155750

简介:郭旭胜,字亡鸿,号云中漫士,祖籍南京,生于云南文山,现居昆明。云南省诗词学会会员、翠微吟社社员,曾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机关;独立学者、教师,通音律、擅朗诵、能诗、好书,研习并讲授语文、中国文化、普通话、诗歌、写作、书法、朗诵等课程。作品曾发表于《中华诗词》《散文诗》《学生新报》等报刊杂志,也曾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网易新闻、云南网、春城晚报等媒体转载引用。先后获各级各类奖项50余次,其中全国性奖项7次、省市级奖项4次、校院级奖项38次,文学类奖项13次、实践类奖项15次、朗诵类奖项8次、演讲类奖项5次、声乐类奖项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