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敬亭置顶8年的微博里,藏着她的秘密

2023-07-03 20:10:3317:41 79
所属专辑:insgirl
声音简介

在拍《匆匆那年》和《谁的青春不迷茫》之前,姚婷婷也曾不被看好过。

她研究生毕业短片拍摄的是,从未尝试过的黑色电影《顶缸》。

故事的来源是姚婷婷看过的一个新闻,深圳富二代撞完人跑了,他爸爸买了个农村小伙顶罪。

她想拍好这个故事,零下三十度的天到处勘景,那时她需要一场大雪景,但雪下的不够,于是她去奶奶坟头祷告,神奇的是,当晚就下了场大雪。

天时有了,那场雪可以为这部戏增色不少。

可她却因为重度贫血病倒了,卧床一礼拜。因为要抢雪景,时间也只剩不到半个月。剧本没写完,演员没定,摄制组也没安排好......

妈妈坚决不让她拍了,说就算拿不到毕业证也不能再拍了。

她不甘心,对妈妈说,我下一趟楼,如果能走上来,就让我拍吧。

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三个台阶.....

当她走完了最后一个台阶,妈妈的眼眶早就红了,终于答应让她拍完这个片子。

编辑|岩蕊

《顶缸》拍完拿了很多奖,每拿一个奖,她都会跟妈妈说,可依然得不到妈妈的认可。

是啊,就算拿了奖,又怎么样,她好像还是养不活自己,因为拍顶缸的五万块,还是家里拿的。

可她还是没放弃,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导演,但她也深知:梦想和白日梦之间隔着的不是天赋和运气,而是努力和坚持。

十八岁的肩上,是夏日晚风与一场待发的白日梦。

时间线拉回到7年前,姚婷婷在辽宁省最好的高中,学习成绩优异。

清北复交可能是她原有的命运,但她却做起了导演的白日梦。

想成为导演,最重要的是跟高中拍DV的独特感受有关。

妈妈喜欢用DV机记录姚婷婷的成长,长大后她也有了记录的习惯,她常常把DV机带到学校记录日常。

高二时她是班长,有次班会前正好赶上一次大考。她想做个MV鼓励大家,就用平时拍的素材剪成了短片,配乐是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

班会上,拉上窗帘,打开投影,同学们跑步、开联欢会、上自习课的一幕幕重现在眼前。所有记忆与情绪交织在一起,好多同学都哭了,播完后几个女同学握着她的手说,我们班一定要团结,姚婷婷第一次感受到了影像的魅力。

影像的魅力不止于记录,也许还是一种表达个人想法的途径。

可能是吸引力法则“作祟”,高三时她在招生栏里看到了中传导演这一栏。从小被称为学霸的她担任班长,大小活动都由她负责,常常也会被拽去表演。所以考试要求里的小品,表演她样样行。她心想,诶这个好,一定能考上!

小时候看似无用的一些特长,却意外地成了她追梦路上的垫脚石。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挣扎在自己的梦想和周围人的期待之中。

在一个人人都想考清华北大的学校里,同学们会有点看不上艺考。

她像是一个异类,连爸妈也这么觉得。

想学导演的事从来没跟爸妈提过,所以也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他们觉得导演很累并且不靠谱。爸妈想让她考名校,毕业后当老师,踏实稳定又能养活自己。

但她不,电影才是姚婷婷最想做的事。

她从小就是很要强的女孩,想做的事一定会做成。

考上导演系后,离家的火车上,爸爸问她,你知道导演的工作有多辛苦吗?她笑着说没问题,等我捧俩小金人回来……

也许是无知者无畏,还不知道导演是要干嘛的她,就这样踏上了追梦的旅途。

那时她18岁,一切才刚刚开始。

原以为考上中传会离梦想更近一些,殊不知等待她的却是一次次的自我怀疑。

进入中传后,她才发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姚婷婷以前看过的电影很少,当同学们谈论安哲罗普洛斯,基耶洛夫斯基时,她不知道那些人是谁,只好低着头不说话,默默记下那些又长又难记的名字和各自的代表作,下来后疯狂看片。

大学四年,同学们在剧作,表演,摄影上纷纷显示出了自己的天赋。

但当时的她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导演班里的“笨小孩”。

大二时,她获得了一次拍短片的机会,制作费2000。她很开心能有拍东西的机会,于是找了演员和摄影,自己当起了制片,服装,道具,美术,剪辑……

一个人谈场地,维持秩序,拿着服装道具,找盒饭,忙的一团乱。这过程中却把当天的拍摄素材弄丢了,最后只好垫上那个月所有的生活费进行补拍。

辛辛苦苦拍完片子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不是每个学导演的人都适合做导演,做导演是需要一点天赋的。

她想起了当时父母劝她的那些话,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卑是什么感觉。

姚婷婷感到绝望,甚至想过退学。

她的内心也开始摇摆不定,到底要不要放弃自己最喜欢的事呢?

勤能补拙在做电影这件事上真的有用吗?

人在低谷时,或许一点点的小进步,就能治愈失意和自卑。

她心底有个声音说再试试吧,再努力一点,于是她拼命争取拍片的机会。

不懂镜头语言,就疯狂拉片,拆解镜头。

写不好剧本,就找经典剧本,一句句分析。

别人一天能做完的事,她可能要花三四天。

别人做一份作业,她完成两份。

每天拼尽全力弥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然而到了毕业季,她依然是那个没有天赋的人。

没有拍出满意的作品,没有来自导师的认可,没有稳定的工作。

爸妈担心的一切,都成了她正在经历的一切。

爸妈劝她趁年轻再学点别的,也好找工作。

但她的回答是:我要读研。

三年,再给自己三年时间,不行就彻底死心。

“梦想有时候就像是精神鸦片,一想到它,浑身都充满了不理智的力量,但有时梦想可能只是个白日梦”

她开始到处跟剧组,拍现场花絮,帮别人改剧本,一夜一夜地熬。

消不掉的黑眼圈,额头上冒出的痘,换来的却是邮箱里被人退回的稿件,以及拍摄现场别人的不认可。

其实处于人生的黑夜也没什么不好,愈是黑暗的晚上,星星就愈是美丽。

这个星星或许是陌生人的一次鼓励,毕竟世界不会放弃每一个努力的笨小孩。

2011年,她去美国南加州大学,拍摄一个关于自闭症少年家庭的纪录片《Frankie's Dream》。成片放映结束,一个同学对她说:yoyo,你是一个很好的导演,一定要坚持下去。

学电影六年,她听过最多的话是“这姑娘瘦瘦弱弱不像是能当导演的”,而这是她第一次得到陌生人的肯定,也让她再一次有勇气努力向前。

很快又一次面临毕业,导师从她写的十几个小故事中,帮她选了从没尝试过的黑色电影《顶缸》。

哪怕是重度贫血,爸妈反对,她也要坚持拍摄。

亲戚朋友们一起出动,扎进零下30多度的东北农村,大家在冰天雪地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奋战了五天五夜。

完成最后一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时,她一个人偷偷哭了。

成片出来后意外地获得了一些赞许,很多人说《顶缸》叙事流畅,节奏把控力强,很像《Hello!树先生》的感觉。

导师评价整部片子像是一个成熟的导演拍的,而不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女孩。

能让大家觉得她不再是个女孩儿,而是导演,就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7年,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她看到了一点坚持的意义。

《顶缸》像是黑夜中的微光,她还是想朝着微光的方向继续走下去。

虽然也会怀疑自己是否会走错,但她所有的怀疑都是为了确信,确信自己是个做导演的料。

那个阶段她也很迷茫,伴随着迷茫的是和父母激烈的争执。

爸妈从沈阳冲到了北京,告诉她说不管留在北京还是回沈阳,都要先赶快找个工作,反正不能闲着。

导演专业,毕业即失业。

没有哪个公司是招导演的,她也没办法找到一个工作来强有力地说服爸妈。

当时在北京出租屋的小开间里,她跑去卫生间把门关起来自个儿哭,妈妈坐在她的床上哭。

爸爸走来走去干着急,就两头劝,一会儿跑到这边敲敲门你别哭了,一会儿跑到那边安抚妈妈说你也别哭了。

姚婷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把电视剧里的北漂情节体会了个遍。

最后爸妈看出了姚婷婷的坚定,觉得劝不动就回沈阳了。

梦还是要继续做的,于是她踏上了夜航船,开始追逐白日梦。

导演这行你要想被人看到,就要拿作品说话。

那一年很多地方都在办微电影节,本来不抱希望的她还是决定拿着《顶缸》赌一把,就各种投,不料却获了很多奖。

她最自豪的是《顶缸》在北影国际学生影展中入围国际组。对于导演系的学生来说,毕业作品能获此殊荣是对她能力的又一次肯定。

颁奖那天她特地邀请妈妈来现场,像是在证明自己说你看我可以吧。

妈妈被她的执着所打动,也心疼她为自己喜欢的事吃了很多苦,于是态度慢慢转变为理解她。

《顶缸》获了很多奖依然没用,她还是处于没工作的状态。

周围的同学都已经有了工作,只有自己成天无所事事,没有五险一金和社保。

迷茫焦虑时需要有一个生活规划,才能结束内心的挣扎。

于是她每天拿着电脑,去MOMA的库布里克咖啡馆写剧本。

虽然没工作,但每天好像就是很忙的状态。

这个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压抑,也很迷茫。

有一天她经过大悦城,看到有人在遛狗,一群人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突然之间,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说不出的情绪涌上心头。

怎么别人都这么开心,只有她像个loser?

最down的人内心也往往充满希望,她不断地自我鼓励,“我还可以,我要坚持下去”。

人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妈妈很会教育孩子,她知道什么时候跟她去对抗,什么时候给她适当的帮助。

有一天,妈妈突然给她打电话,第一次很认真地关心她到底在写什么,接着给她讲了一个奶奶找人给孩子代开家长会的事,觉得或许会对她有启发。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剧本《特殊交易》,一个没有母亲的小男孩雇夜总会小姐假扮自己母亲参加家长会的故事。

妈妈不光是剧本灵感的来源,也是她很多时候的能量来源。

在她读五年级时,妈妈从老师升为了教导主任。但妈妈却放弃了可能成为副校长、校长的大好前途,选择自己办学。

从1997年仅有的30个学生,到2022年的上千个学生。25年,妈妈今天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坚守初心。

这件事让她从小有坚定导演梦的勇气,碰到困难冲就行了,哪怕方式和姿态有点笨拙。

《特殊交易》写了40多稿剧本,一遍一遍地修改;为了了解夜总会小姐的生活,说话与做事,她乔装打扮去了夜总会;为了让片子足够打动人,她研究了很多哭片。

反正脑子里就一件事,想把片子拍好。

《特殊交易》在央视播出后,获得了一些奖项的肯定。也因为它,开始有各种机会找到姚婷婷。她接了几个商业片,也赚了钱。

终于可以向家人证明自己了,于是她拿着第一笔收入,带爸妈、哥哥、姐姐、弟弟去了杭州,玩了一礼拜,大家都很开心。

广告导演确实能赚钱,但是用故事讲广告的片子对姚婷婷来说很简单,从构思剧本到拍摄完成基本一个月就能搞定。

但姚婷婷的目标是写长篇剧本,拍电影。

追梦路上偶尔丢掉的初心,要把它找回来。

于是她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重新抬起头看到了月亮。

想做成一件事是很难做不成的,昨天的白日梦,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

毕业第二年,突然有制片人找她拍剧版的《匆匆那年》。第一次连续拍摄70天,从做剧本,到选演员,到拍摄,到后期,期间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

但她面对困难:干就完了。

《匆匆》过后,她成为了一名职业导演。

梦想和白日梦之间隔着的不是天赋和运气,而是努力和坚持。

曾经的自卑和没天赋,逼着她用更多时间和精力面对工作,姚婷婷的坚持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她,也让她离电影梦更近了一点。

白敬亭也因为这部剧大火,至今微博置顶微博还是匆匆那年。

拍完剧版的《匆匆》之后没多久,《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者刘同联系到她做导演。就这样,一起开始了他们的电影梦。

喜欢做白日梦的人里,说不定就隐藏了一群极具天赋的“造梦师”。

造梦,从来都是电影的魅力和浪漫。

而所谓电影造梦,是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期待,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出来,抚慰观众的情感。

导演是造梦者,也是一个个故事的守护者。

《匆匆》和《青茫》是关于青春的梦,那些难以忘怀的伤痛和无法复制的美丽,就用镜头来记录。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是关于爱情的梦,现实中找不到的理想爱情,就塑造到影片里面。

造梦的背后,是观众看不见的辛苦付出。

六点出工,拍到凌晨是常态,有时甚至能36个小时不睡觉。

二十几岁的我们,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哪怕牺牲健康,也要拼命证明自己。

但终归还是要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拍《时间尽头》时,姚婷婷突然大出血被急救车送到了医院,做完手术后卧床一周,没法工作,这是她第一次体会到无能为力的感觉。

“很痛苦,在我心里作品是最重要的。”

以她要强的性格,是不可能就这样撂挑子不干的。

他们可能是最早实现远程导戏的剧组,姚婷婷躺在病床上,面前摆了两个ipad,连着拍戏现场的监视器,然后她拿着电话跟现场交流,哪块儿哪块儿该怎么拍。

也只有足够热爱,才能支撑她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导戏。

但最关心她身体健康的,永远是爸妈。

这次病得很重,爸妈也很害怕,很紧张。姚婷婷突然觉得对不起父母,很愧疚。

她意识到自己是导演的同时,还是女儿,不同身份承担着不同责任。

从那之后,她开始有意识地调节自己,也改变了一拼到底的观念。

我们的人生不是只有事业这一件事,还有家人和生活。

片场的她是个严苛的导演,但生活里的她像是回到了女孩的状态。

看书,弹钢琴,冲浪,打篮球,旅行......永远也不会感到无聊。

有了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更好的精力,才能成为更多故事的守护者。

每完成一部作品,她就尝试清零,重新开始。从青春质朴的《匆匆》到轻巧讨喜的《请叫我总监》,作品伴随着她的成长而成长。

她就像是《总监》里谭松韵扮演的宁檬一样坚韧,敢于突破困难,一步步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

姚婷婷的初心是想传达更多关于希望的故事,即便是关于人性的黑色电影《顶缸》,结尾处依旧放了一只鹅。

从梦想开始到梦想实现,她一直没变。

约翰'列侬在《想象》中唱道:“也许你觉得我在做白日梦,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

大胆去做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白日梦,即使追梦途中会经历困难和质疑。

但别着急,疾风知劲草,时间会给你答案。

一次次小的进步会让你拥有更坚实的自我,支撑你将白日梦一直做下去。

就像姚婷婷说的,电影梦,这个梦一辈子也做不完。

感谢@导演姚婷婷接受InsGirl专访

编辑 | 岩蕊

监制 | 兔姐

微博 | @InsGirl

这是InsGirl写的第176篇新女性故事,我们真诚地希望她们能被看见,被记住。

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兔姐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白敬亭の声音收录

收集白敬亭的低音炮~

by:Hakukeitei

目标人物(白敬亭·魏晨)

剧中的人物包括拥有双重身份的神秘保险员郝燃(白敬亭饰)、睿智缜密有头脑的全能医生张思睿(魏晨饰)、平平无奇的八卦小天才魏子由(张雨剑饰)、喜欢吃糖的怪力少女柯糖...

by:拾柒同学吖

高甜剧场|《难哄》|白敬亭&章若楠

梦游症记者温以凡vs堕落街“头牌”桑延机缘巧合之下,温以凡跟曾被她拒绝过的高中同学桑延过上了合租的生活。两人井水不犯河水,像是同住一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平静的生...

by:三界茶馆

置顶来电

️欢迎接听,置顶来电~️《置顶来电》是由置顶喜剧脱口秀演员虎牙主持并创作的原创脱口秀聊天节目。在这里,虎牙会与她的脱口秀演员朋友们爆笑漫谈身边趣事麻辣吐槽...

by:置顶喜剧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白敬亭&马思纯影视原著

早一步,他或在沉湎从前。迟一步,她或已成为别人的故事。电光石火间一个拥抱,是拯救,或是为着成全这偶遇。如果你确定,如果我决定,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走向你。一个一见...

by:灯火下的阑珊

南来北往(白敬亭、金晨)剧情解说‖原著解读

20世纪70年代末,由宁阳开往哈城的蒸汽火车上,青年乘警汪新、白敬亭饰误将铁路公安老刑警马魁、丁勇岱饰当成逃犯抓捕,两人不打不相识却因祸得福结为师徒。在此后四十...

by:三界茶馆

微博读诵

微博重点阅读

by:演静love

微博营销微博推广攻略森哥教程

有不懂的地方问森哥,微:senge177,一对一指导。这是微博营销推广的系列课程,在这套课程中我们主要讲关于个人微博营销与企业微博营销的策略方法、微博实操细节、...

by:营销总监森哥

荻远说微博

工作联系:562725523@qq.com荻远微信号:diyuan520荻远听友部落--爱荻声QQ群:107105035

by:DJ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