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心要》连载-第十四章(三)

2022-07-18 10:08:0006:15 62
声音简介

第十四章(三)

素夷狄,行乎夷狄

“夷(yí)”是“东夷”之简称,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也是贬称;“狄(dí)”是“北狄”之简称,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也是贬称;其次还有“南蛮”与“西戎”,是对南方少数民族与西方少数民族之统称,也是贬称。华夏文明即中原文明,除中原外统称“四夷”,即散落于四方且未开化的少数民族。

文化泛指学统,文明泛指道统。未经人文教化或曰礼乐教化的民族,在中原人(中国人)看来,就是与禽兽无异的野蛮人。由于中原地区(中国)人文兴盛,圣贤辈出,学统与道统都有着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因此就有了极强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上非常瞧不起四周未开化的少数民族,故对他们习惯性地使用贬称。

别忘了,中原文明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一代代圣贤努力传承与教化的结果。在中原成为文明鼎盛的地区之前,它与四夷一样也是未开化的原始地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如禽兽一般,只有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兽性)之本能。伏羲、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一代代如日月般的圣贤相续出世,传承“十六字心法”,教化民众,带领着民众一步步艰难地走出蒙昧与蛮荒,民众由此渐开了心智,知晓了礼乐与仁义,人性与德性逐步地苏醒与呈现,从此踏上了外在的文化发展与内在的生命觉醒之路,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于是诞生,中华文明如太阳般喷薄而出,成为五千年后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伏羲、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圣贤们代代接力,不懈地推动文明持续地向纵深发展,引领民众走出蛮荒,走向文明(生命的光明)。如果四夷蛮荒之地的少数民族中也能出世如尧、舜这样的圣贤,同样能引领他们的民众走向文明。如此说来,本没有夷夏或华夷之分,或者说,本没有地域方位之分,若说不同,实乃文明之差尔。实也无所谓文明之差尔,实乃有无圣贤出世尔,实乃有无“十六字心传”尔,实乃有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士大夫之道义(生命)担当尔!若有之,那里就是华夏,那里就是中原,那里就是中国(行中庸之道的国度);若没有,那里就是蛮夷,就是禽兽之邦。

尧舜时代或之前,中原亦是蛮夷之地,但这并不能阻止舜于蛮夷中“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内在的良知德性)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如是而成为文明之化身、道德之化身、解.脱之化身,并将己之所得所悟、所证所成之智慧与品德、知识与技能,传授予他人,传承于后世,成为华夏文明天空里最闪亮的明星之一,成为华夏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持明者(高举火炬之人)之一。这就是“素夷狄,行乎夷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庸】心要》连载

中华文脉与道统之正宗——儒家,不共之价值与意义之所在,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已经给予了准确之概括:内圣外王。儒家内圣之义理架构,通过伦理觉醒以实现道德觉醒;复通过道德...

by:一缕儿阳光

《〈中庸〉心要》连载

“中者,天下之正道”不仅是孔孟一贯之正道,程朱一贯之正道。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东方传统文化主要流派,无不自觉地恪守中道,认定中道为唯一之正道唯一之光明大道,非此...

by:清珠6868

《〈中庸〉心要》——潘麟先生

如何从经典中学到生命的智慧?修炼人生的至德?潘麟先生的《〈中庸〉心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诠释经典的全新角度。他从生命学的视域探寻中国传统从“治心”到“治世”...

by:读给神听

中庸

守住方寸十年大成

by:邻家媳妇

中庸

中庸朗读

by:道韵轩

中庸

中庸部分经典诵读,读中庸,领略儒家智慧。

by:

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

by:后语读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