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识江城 | 南望山下蛮王冢

2024-03-16 20:25:3204:36 721
声音简介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古人们遗留下来的文物,便是历史和文化融合的最佳载体。

在武汉市邮科院宿舍区域,跨越千年历史的蛮王冢,在历史深处,刻下了弥足珍贵的故事。



 

武汉的南望山,原名“来王山”,是因为历代的江夏蛮王的陵墓大多设于此。

深冬之季,趁着暖阳,走在南望山麓的小路上,一路寻觅。

“蛮王”的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公元47年,南郡(今荆州一带)之地的蛮族反叛,被镇压后,7000余人迁到江夏地区。公元101年,南郡所属之巫县的蛮族,在首领许圣的号召下,为反抗税收不均起事。事后,一部分蛮族又迁徙到江夏。

 

古代依地而名,这两批南郡之蛮族徙置江夏后,称"江夏蛮"并日益发展,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经常反抗统治者的镇压。从历史记载可知,江夏蛮的反抗斗争前后历时130多年,陵墓也几经迁徙,最终落脚于南望山上。

故而,南望山麓,留下的远远不止一座蛮王冢。可惜的是,据当地老人介绍,蛮王冢原为并列三冢,西边的一冢在解放初被居民取砖挖掉,原有的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中间的一冢在动乱时期亦被挖掉,现仅存东边一冢。

 

东边这一冢其实位于省邮科院社区大院北墙边,有一个不大的牌坊,不是仔细搜寻很容易忽略,其后一个高高的土堆,坚实的水泥墙边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碑,上刻“蛮王冢”三个大字。下方的小字表明,此处蛮王冢在一九五九年被武汉市列为保护单位。


尽管如此,与其他王墓不同,它并没有声势浩大的依仗。


 

邮政院小区内多是老式居民楼,过道两旁多是居民房屋的外墙,拉绳晾衣服的景观在这里很常见。狭窄的小巷两旁是一家家小店,不同于南望山西路的寂静,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热闹的景象。


 

此处蛮王冢就立在小区内公园的一角,冢整体来说面积不大,呈覆盆状大土冢的样子,直径应该有十米左右,高度三米多点,冢上头长着七七八八的树,种类十分多样。

站在蛮王冢的牌坊下往东边看去,可以看到,公园内人来人往,孩童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哪怕在寒冬中,也是一副热闹非凡的样子。侧边几乎囊括社区该具备的全部设施:菜市场,快递点,小餐馆,还有童年时路过总想停个几分钟的小卖铺。而蛮王冢的后方挨着山,故而难以前去探寻。

 


立于此处,不禁产生了许多联想。先人的抗争是出于对自由平等的渴望,相信他们如若能看到这幅平静祥和的场景,心头是否会涌上许多感慨,是否又会产生欣慰的感觉。

 

蛮王冢不仅仅是一座古代蛮王的坟墓,更是古代蛮族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生活的见证。

工作学习之余,不妨趁着空闲的时光前来探寻一番,回顾一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韩公子说武汉·听声识江城

Hello,这里是由“韩公子说武汉”联合喜马拉雅武汉城市频道联合出品的《听声识江城》,欢迎开启你的城市之旅。

by:喜马拉雅湖北频道

听声

记录个人声音练习点滴,逐步提高个人声音演播质量,与大家分享声音感受,一起进入声音的魅力世界

by:俊朗乾坤

《江城剿匪》

大凡江湖行事,大致有几条要素贯穿。首推体力,武艺要高强、兵器要称手;其次是财力和势力;最重要的当然是情义。但无论怎样贯穿,都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政...

by:老欧故事汇

听声寻语

爱悄然发生,从聆听别人的声音开始似水流年,做自己喜欢的,听自己爱听的,说自己想听的说话不温柔的自己想给你带来温暖,内心丰富的自己想冷静看待世界,不爱说话的自己想...

by:暖诺伊

玄案繁踪之雾隐江城

作者:云士瑜绵雨霏霏,云低霭重。一个原本平静宁和的临江县城内,突然接连发生了两宗怪异至极的命案。宝泰行掌柜死于非命,却查不出死因,仅以猝死暂作结论,而县衙中...

by:倩倩青衣

江城党史一百年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项目资助。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by:权红

听声愉悦

分享热点话题相关内容,及时更新生活、故事、娱乐、健康、儿童等内容音频作品。

by:情钟音悦

听声入眠

听说我很穷

by:梓樟

乐话听声

愿你找到愿意为你改变频率的那根,一个会发光的人。投稿新浪微博@咿呀乐话

by:DJ苏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