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千百年来骚人墨客吟写三峡的诗文宝库|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

2022-08-03 06:33:0002:33 27
所属专辑:长江日报
声音简介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3日讯(记者王玮琦)“黄陵庙是1000多年来骚人墨客吟写三峡的诗文宝库,是万里长江沿岸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古建筑群,是长江三峡治水文化的宝库。”

7月28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宜荆荆都市圈探访团来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境内的黄陵庙。宜昌市夷陵区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副研究馆员李志政介绍道。

“千古黄陵尚有祠,天然画图看尢奇。”“千里惊魂招未得,鹧鸪声里谒黄陵。”“看到黄牛三峡尽,可怜邱壑满胸中。”……李志政介绍,清代名臣张鹏翮多次出入长江三峡,停船投宿黄陵庙且留吟。

黄陵庙下距长江葛洲坝35公里,上距世界第一水电高坝三峡大坝7公里,是两座世界级水坝之间的一座千年古庙。

禹王殿内36根楠木立柱上面都有着洪水痕迹,仿佛昨日重现。探访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许恩齐抬头望向这座古庙,说:“作为一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洪水的记忆并不深,在这里,能感受到古人对长江的敬畏和抗洪的勇气。”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探访团成员、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周咏怡平时很喜欢读李白的诗,来到黄陵庙,不禁让他想起了李白的《上三峡》。

“谒黄陵庙,前祀黄牛之神,后祀诸葛忠武侯。”李志政告诉说,黄陵庙内的武侯祠始建年月待考,相传诸葛亮在军机匆忙之中仍主持复修黄陵庙,并撰记镌碑等,使黄牛神助大禹开江治水的故事能传诸后世,相传,庙内一棵千年铁树,正是诸葛亮栽种,距今1800年。

“长江沿线纪念大禹治水的禹王庙、大禹庙难以计数。”湖北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张学标说,故事未必是历史,但是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却奠定了中华文明关于自然生态认知的哲学思想。

“这里是水文记录的鼻祖。”网友“修行者”如此评论黄陵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这里是故宫

你知道故宫里有许多秘密吗?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突破重重机关……认识这座将近600年的宫殿

by:雪儿藤萝

这里是封神

机缘巧合下,我穿越到了商朝,成了亡国之君。纣王帝辛…亡国?不存在的。我统一度量衡,普及汉字。是修建水渠,开凿运河………在我的励精图治下,一切都井井有条,国泰民安...

by:听风莫问

这里是火星

当偶然音乐随着电子钟的摆动一波波的荡漾之后,那火星上的一幕一幕,便,展开了画卷.........

by:阿言音乐

这里是中国

科普你不知道的中国,感受每一寸土地的气质和温度。运用宏大的地理格局叙事,在时空思维中感悟自然的律动。在充满张力的文字里,领悟中国人的智慧与力量。本书集结星球研究...

by:四月天_5

这里是中国

让我们重新发现中国之美

by:芒格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