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缓解经济回升,财政收入“深蹲“后能否”起跳”?

2022-08-05 08:00:0013:45 7637
所属专辑:听秦说
声音简介

本文作者:信雅2020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内财政收入极少出现下滑情形,但今年上半年和2020年疫情暴发之年,都出现了下滑。

这引起老百姓关注。因为财政收入既是政府“钱袋子”,也是所有百姓的“钱袋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都来自财政收入,这事关民众福祉,也反映着经济运行现状。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的冲击、俄乌冲突等加速了这一变局,我们或多或少感受到这些对工作生活的影响,而这又能在财政收入中得以体现。

2020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速像坐上了“过山车”,忽上忽下,今年贡献中央财政近八成收入的东南五省市,受到疫情的明显冲击,上海、广东、江苏的收入出现下滑。而能源大省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收入大涨,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随着疫情得以控制,经济稳步复苏,退税减税等政策性减收逐步减小,下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将实现稳步增长。但在疫情散发风险、国际复杂形势下,财政收入“深蹲”之后,能否快速“起跳”,依然有待观察。

东部5省市受冲击

2020年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上下波动明显。

受新冠疫情暴发冲击,2020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10.8%,随着疫情逐步稳住,收入降幅持续缩窄,叠加前期低基数,2021年上半年收入增速反弹至21.8%的高位。

随着前期低基数效应逐步消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是今年初以来疫情扩散叠加俄乌冲突,以及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性减收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10.2%,这一降幅接近2020年上半年。

尽管降幅相似,但具体到各省市,情况又有千差万别。今年上半年一大特点是财政大省日子不好过,而这不仅影响本省,更关系着全国财政收入稳定。

7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

他说,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东南沿海5省市(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

李克强要求,东南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推动经济运行尽快回归正常轨道,努力稳增长稳财源。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东南5省通过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制度向中央贡献了不少财力,是主要的净贡献地区,奠定了中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以均衡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格局。换句话说,我国财政体制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东南五省发展经济与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

笔者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东南5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约2.2万亿元,同比下降12.7%。今年上半年5省市收入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约为38.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东南5省市财政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其中一大关键原因在于,上半年全国约2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造成地方政策性减收,东部发达省份由于制造业等规模大,符合退税企业多,相应减收更大。

因此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增速,更能反映地方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上海、江苏、广东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收入增速出现下滑。

上海市财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4.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9.8%。

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发达,财政实力雄厚,财政收入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对全国财力净贡献(2019年为8202亿元)仅次于广东。由于3月份上海疫情扩散,为阻断疫情蔓延,上海采取静态管理措施,部分企业出现停产减产,这直接造成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滑。

不过随着疫情得以控制,尤其是6月以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上海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和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稳步复苏,财政收入降幅也在逐步缩窄。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31个省市中,上海还是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中,唯一出现盈余的省份,只是盈余规模从去年同期的约943亿元,缩水至今年上半年的约18亿元。当然这个盈余概念是有偏颇的,地方收入并未包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调入收入、债务收入等。

同样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财政大省江苏,上半年财政收入也出现下滑,降幅仅次于上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苏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6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下降5.8%,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17.9%。

江苏财政收入规模一直居前,其中对全国财力净贡献(2019年为4091亿元)位居全国第四,收入下降也会导致对全国财力贡献下降。

财政收入规模连续30多年位居首位的广东,由于前期也受到疫情等冲击,收入出现下滑,尤其是深圳4月份财政收入出现较大下滑。不过随着疫情得以控制,收入降幅逐步缩窄,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的收入增速略有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73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下降0.5%,按自然扣除同比下降11.4%。

浙江和福建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增长,但也在全国平均水平左右。相比于广东、上海、江苏而言,他们对全国财力净贡献相对较小。北京对全国财力贡献仅次于广东、上海,不过受疫情等冲击,北京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仅微增(0.5%)。

罗志恒认为,东部地区今年遭遇严重的超预期疫情冲击,导致经济活动萎缩,供给、需求同时收缩,企业交易、利润和居民收入大幅下降,导致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速下行。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东南五省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

能源大省的高光时刻

上半年与东部地区财政收入下降不同,中西部省份财政收入增速总体表现亮眼,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四地最为突出。

今年上半年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四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823亿元、1719亿元、1576亿元和9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6%、19.4%、36.6%和17.8%,如果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速更是高达44%、34.7%、49.4%、40.9%。

四地财政收入增速强劲,都有一个共因,即受能源资源类行业增收带动。

罗志恒认为,中西部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增速靠前,源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下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和供给冲击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上升。西部地区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能源供给、价格同时上升,导致财政收入增速较高。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型省份,形成以采矿和钢材冶炼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焦炭产量居全国第1位,生铁、粗钢、钢材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内蒙古也是资源大省,煤炭、稀土、铅等21种矿产资源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陕西和新疆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

受美欧大量发行货币,叠加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带动国内能源价格上涨。比如,上半年内蒙古全区动力煤平均价格同比上涨约35%,焦炭平均价格同比上涨约42%。

煤炭等能源价格大涨,叠加能源大省相关企业增加产量,来担负稳产保供职责,企业利润大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收入也大涨。

受煤炭产品盈利大增影响,山西焦煤(000983.SZ)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增175%~205%。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企业所得税增长1.1倍,资源税增长98.6%。

下半年机构预计能源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预计资源型省份收入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不过由于四省份财政收入体量相对于发达省份来说较小,对全国财政收入增收有限。而且从地方财政支出来看,依然比较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尽管从全国层面来看,上半年财政收入出现明显下滑,但收入降幅逐步缩窄势头已经出现。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表示,从后期走势看,随着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回升向好,在此基础上,预计财政收入将逐步回升。

罗志恒判断,下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东南五省财政收入形势将好于上半年。这一方面在于疫情缓解和政策发力,经济将在下半年逐步恢复,疫情约束下的消费将出现自然回补,基建发力也将稳定经济大盘,经济的V型反弹奠定了财政收入增速的基础。

另一方面,留抵退税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主要是落实减税降费,这对财政收入冲击可能小于上半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蓝色冰淇淋呀

秦主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人士,心系家国.比吴小波的人品优秀太多!两个人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高下立现!

欲_bM 回复 @蓝色冰淇淋呀

忧国忧民不一定是好事,要站在第三角度看才是个合格的经纪人

猜你喜欢
疫情期特刊 | 缓解疫情期焦虑

疫情期间,前线的“逆行者”们非常辛苦,希望借此专辑让你们快速放松下来。还有全国用健康抵抗危机的所有人,愿你们常欢喜、心安乐。转发给你身边的医护人员,以及全国需要...

by:柴呈欣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是否会因疫情冲击陷入衰退?世界经济何时才能迎来复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认为,此次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造成了两轮冲击。全球经济因疫情冲...

by: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快速缓解 疫情焦虑 释放情绪

你好,我是意识公园联合创始人依一,我现在跟你一样身处疫区,这里为你和你的家人带来一套可以快速放松的冥想音频,你可以选择在任何地方收听。当我们无法向外求得力量的时...

by:催眠师教练依一

中国经济2021丨回顾疫情之年的经济热点

【专辑特色】●聚焦经济热点难点,全面剖析中国和世界经济,指明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破解后疫情时代迷局,以经济事实勾勒规律与希望●指导个人和企业,在复式时代的...

by:蓝狮子FM

从新冠疫情危机-看中国经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张军老师,著名作家、电视主持人梁文道先生《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看全球与中国经济的前景》学习体会...

by:混沌学院

新冠疫情之后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独家首发课程,北大教授帮你看清疫情后全球经济走势《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金融时报》曾经发表文章指出,“人类现在正面临全球危机。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

by:中智信达频道

疫情之后,发掘在线经济新高点

危机,危险与机遇往往是并列并存,相伴而生。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为整个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却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科技与技术推动的社会...

by:真知灼见App

疫情下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趋势

一个接近70岁的老爷子了,不用教案,不打草稿,不用PPT,端坐于中,足足讲几个多小时,甚至连洗手间都不用上,授课全程,数据翔实,思路清晰,逻辑分明,说服力强,受...

by:混沌学院

疫情时代的财富管理

听完单老师的课,我有种欣慰的感觉。尤其最后这一部分,因为是她让我觉得我自己一直坚持学习的习惯是值得的。我一直在冥冥中追寻的东西终于有了一个让我可以支撑自己的基石...

by:混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