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9悔眠但与十善容俱01

2022-08-11 10:02:2612:41 1340
声音简介

上面是清凉的,脑筋是清凉的。当然,有时候脑筋虽重重的、闷闷的,那是发轻安前面的前面,还早呢;快要到达轻安,有时候吓死了,以为血压高了,那又完了。所以修行很难弄。得到了轻安的境界,差不多可以离欲了。男女饮食这个欲望,世界上觉得没有意思了,因为男女饮食那个舒服快感,不及这个快感,这个快感都是在舒服的,而且永远、随时随地、白天夜里、走路、做事都在舒服,轻灵安祥。 所以他说,“悔眠但与十善容俱。此唯在欲。无轻安故”,因为欲界中一切众生不能得轻安,需要睡眠。睡眠,假轻安,只有睡着了那一下最舒服,什么都不管了。换一句话,睡眠也是个假空啊,万念皆空,你哪里空得了?真正睡着了那一下嘛。但是不算空啊,所以睡眠同后悔是四种不定法,在善法里用得好,并不坏,那不是罪过,是不定法。当然你在修行人,睡眠有时候贪婪,爱睡觉,那变成罪过了——不精进。所以它是不定法,不定法的意思要搞清楚。 “寻伺容与十一善俱。初静虑中。轻安俱故。”这个“有寻有伺”呢,也是不定法,没有错啊。譬如人要做好事,有思想,起了一个思想,坏念头一想,再一想,不应该,这就是“寻”了。哎,这个样子,譬如我对这个人,对我不起,恨他,我要揍他,我要报复他,自己再一想,诶,算了,我要原谅他,这就是寻伺。后来再一想,原谅他我还白学佛了,原谅怎么够呢?我要“以德抱怨”,我应该对他要更好,更慈悲他,这就是变成菩萨道了。 菩萨道能够做到也靠寻伺来的。就是思想寻伺。所以寻伺这个作用“容与十”,十善业道,“一善俱”,有一种更重要,因为寻伺得轻安,得定的境界也靠你思想慢慢“哦,这个对了,这样修对了。这样修不对”,也靠自己智慧来,禅宗叫参。你不靠理解智慧来找出来,盲修瞎练,叫做得定?永远得不到定。不然你修三辈子,“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还要挨棍子哦!那真的哦。 所以“初静虑中。轻安俱故”,所以得到真正初禅的境界,“制心一处”了,“系心一缘”了,轻安一定来。所以,轻安是大善法,得轻安了,他当然是善念就多了。他几乎很少、不可能起来恶念了,所以是禅定中的善法。1786 “悔但容与无明相应。此行相粗。贪等细故。”再分析了后悔的心理。后悔心理与根本的无明烦恼关联很大。我们随时都在无明,凡夫都在无明烦恼中。无明烦恼,但是我们凡夫也不错哦,很聪明啊,我们检查检查自己的心理,我们随时都在后悔中,乃至晚上到了,“算了,今天不去上课了。”看看电视了,看了一半,赶紧关了,不应该!跑来了。所以后悔这一念也不错啊。有时候我们说念念佛吧,今天电视特别好看哦,算了算了,我少念十分钟,瞄一下,一瞄啊,被电视吸住了,干脆明天补念佛了。像这样的心理也是很多啊。可是这种后悔的心理随时有。 “悔”这个心,“但容与无明相应”,尤其是修行人,因为有无明烦恼,所以有后悔。忏悔,我没有错忏悔个什么?没有错了,(已经)到了。所以,修行有时候过头了,今天心境很平和,用不着忏悔,也来忏悔,已经犯一个错误,“不增不减”,你已经在增减中。所以这个运用之妙啊,在乎一心。所以,后悔的心理,“此行相粗”,这种五阴的行阴,心理状况这个现象,很粗的。 “贪等细故”,后悔随时有,我们可以反省得到。贪与根本烦恼无明,这个很难检查到。在普通人说,“哎呀,你这个人还学佛?贪心太大了!”你这样讲,许多人气死了,“我也不好名,又不好利,一点都不贪!”“好、好,你不贪就不贪嘛。”只好让他不贪去,人生真做到无贪,真的贪念一去,道业成功了一半。我们哪一样不贪啊?贪法也是贪呀。所以见思惑的后面思惑五种都是贪啊,十种根本烦恼的第一种贪。“贪”的广义很严重哦,所以到了菩萨境界,得定了不肯出定,在菩萨境界是犯了根本戒,犯了贪戒了。菩萨境界,在定中贪着入定,永远休想证得菩提,耽着禅定是大犯戒。那菩萨境界从六度万行,救世救人,你贪着禅定,只求自利呀,你说有理由,“我‘自利’好了,我再来‘利他’”,那是逃避现实的话,你几时利好了?真的菩提大道来讲,你利他的功德不圆满,不会得到自利证得菩提的。反过来是这个道理。所以,贪欲这个心理,非常细。 “睡眠寻伺。十烦恼俱。此彼展转。不相违故。”所以,睡眠、寻伺这四种不定法,同十种根本烦恼随时也有关联。有时候变成好关系,它变成功德;有时候是不好的关系,它变成烦恼。所以,他说在理论上,看到辗转之间,互相为因故,这一种理论看起来是矛盾,“不相违故”,并不矛盾。换句话说,所以我经常讲,参禅学佛同岳飞讲用兵一样,“应用之妙在乎一心”,就看你怎么变,看你的智慧。 “悔与中大随惑容俱。非忿等十。各为主故。”譬如后悔、忏悔这个心理,它与中烦恼、大烦恼(随烦恼),“悔与中大随惑”,“惑”就是烦恼,十种烦惑,“容俱”,有时候连在一起,因为我们普通人在烦恼中会悔。譬如说我们想偷人家的钱,道德观念一来——偷不得!后来回来一想,“顺手牵羊不为盗,格老子!当初为什么不拿?”这也是悔啊,这也是悔的心理,这种悔的心理,与贪等根本十种烦恼,中、大随烦恼相连的,所以“非忿等十种。各为主故”,忿怒心理等等。中随烦恼、大随烦恼之间,很多后悔的心理随时跟着,它是个不定的。 “睡眠寻伺。二十容俱。眠等位中。皆起彼故。”所以,睡眠(睡觉)同思想的境界寻伺、同二十种烦恼,统统有关联。所以,在睡眠这个“位”,“位”就是唯识的这个范围,“皆起彼故”,都有。我们睡眠里头,有时候做梦,或者本身也有烦恼,彼此互相关联。1787 “此四皆通善等三性。于无记业亦追悔故。”那么,它同这个业力——心理状态分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他说这四种不定心理其实同“善、恶、无记”这三种(三性)都是相通的。“于无记业亦追悔故”,所以,我们有时候头脑容易忘记事情,就是无记哦。你说这个人头脑经常什么事情都忘记了,可能有些人是天生的,钥匙放在口袋里头,还拼命找钥匙,就是严重无记的人。但是,有没有后悔呢?有后悔。有时候自己无记了也非常后悔,所以,它是相通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xima茂林

欣赏你的作品

xima茂林

继续追加更新加快

猜你喜欢
十善业

收获幸福成功的人生

by:宣慧

十善业道经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

by:光寿无量111111

十善业道经讲座

在佛法中去修学,只是做一个普遍人,十善业的学习,同样能给我们的幸福人生加分不少,这是幸福人生,最根本的力量。

by:弘淳

十善业道经读诵

十善业道经,中文版本,北宋施护所译为同经异译,本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

by:20685563

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本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

by:狮子吼

《佛说十善业道经》

《十善铠》十善抵百恶一人抵千军

by:行愿阁真多摩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