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牟《奉诚园闻笛》

2023-12-22 10:09:2127:43 2065
所属专辑:唐诗鉴赏辞典
声音简介

奉诚园闻笛

 

                 窦牟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

 

⑴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726-795)的园苑,在长安安邑坊内。此诗题注:园,马侍中故宅。

 

"曾绝":此句有两处用典。一处为"绝朱缨",用楚庄王典故。汉刘向《说苑·复恩》: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古人讲:"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其心胸开阔、知人善任不无关系。假如没有绝缨宴,也许唐狡早就被处死了,楚国伐郑就不一定能胜,楚庄王的春秋大业也就不一定能够成就了。

另一处为"吐锦茵",用丙吉典故。《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列传·丙吉》:(丙吉)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后遂用作宽厚待人之典。

丙吉的车夫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喝醉吐在丞相的车上,有关部门(西曹)主管官吏报告丙吉想开除这个车夫。丙吉说,“为喝醉的缘故就赶走人才,让这个人将再到什么地方容身?有关部门(西曹)还是容忍他一下吧!这不过是弄脏了丞相专车上的草席罢了。”

⑶披:分开。遗尘: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

 

⑷西园:东汉末年曹植所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当时曹植建西园和建安诸诗友宴游。经乱,曾参会的刘桢重至感怀乃至潸然泪下。

 

⑸山阳笛:晋向秀和嵇康、吕安友善,后嵇、吕皆被杀,向秀西归过嵇康旧居,听有人吹笛,声嘹亮,因忆旧游,作《思旧赋》,中有"经山阳之旧庐"。后成物是人非之典故。 [1]

 

马燧就像楚庄王和丙吉那样仁厚贤良,我拨开荒草前来寻访这位先贤的遗迹。

 

秋风中传来的阵阵笛声让人留下泪水,此时的我不禁深深地怀念着先贤马燧。

窦牟(749-822)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贞元进士,历任留守判官.尚书都官郎中,泽州刺史,终国子司业。原有集,已失散。有集十卷,今存诗二十一首。

奉诚园原是唐代中兴名将马燧的园苑。马燧为唐德宗时期的重臣,不但是良将而且是有名的循吏。他少时攻兵书,多谋略,以功盖一时封北平郡王,但也因功高而曾遭唐德宗猜忌。他死后,其家屡遭内廷权贵及豪门贵族侵渔,其子马畅因惧祸而把园苑宅第献给唐德宗,于是改园名为"奉诚园"。此诗是作者经过马氏故园遗址时为追怀马燧而作,抒发作者凭吊先贤的感慨。

 

 

  马燧立下战功无数,但是诗人感怀的不是他的赫赫战绩,而是他的仁者之心。史载马燧务勤教化,禁止横征暴敛,去除苛刻烦琐;宽以待下,士众临阵"无不感慨用命,斗必决死"。马氏一生大节,追述起来,足成一书。但作者运用典故,只一句就把这意思灵活表达出来了。"绝缨"事出《战国策》:楚庄王有一次夜宴群臣,日暮酒酣,殿上烛灭,有人乘暗戏牵楚庄王所宠美人的衣裳,美人扯断其冠缨(帽带),以告王,命立即点烛,以便追查。楚庄王不欲因此处分人,遂命群臣皆绝缨而后燃烛,使得难以识别出先绝缨的那个人来。后来吴军攻楚,那个戏牵美人衣襟的人临阵特别卖命。"吐茵"事出《汉书》:西汉丞相丙吉宽待属吏,他的车夫嗜酒,有一次喝多了呕吐在车上,弄脏了华丽的车垫(锦茵),左右的人想斥逐这个车夫,而丙吉认为不过弄脏一张车茵(),不为大过,无须大惊小怪,不至于赶走他。此诗首句就是通过这两个典型的故事,刻画出一个目光远大、胸次宽广的人物形象。一句中实用两事,语言极为凝炼。

 

次句直陈追慕先贤的心情,"欲披荒草访遗尘",咏凭吊事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朱缨""锦茵""荒草""遗尘"的对照,突出了一种今昔盛衰之感。

 

紧接着,后两句写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又用了两个典故。"西园"系建安诗人在邺城的宴游之所,为曹植所建,后经丧乱,曾与其会的刘桢旧地重游,感怀为诗云:"步出北门寺,遥望西苑园。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西园泪"即谓此。"山阳"(今河南修武)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山阳笛"即指此。用此二事写物是人非之慨是很贴切的。但这两句用典与前两句有所不同,它是融合在写景抒情之中的。秋风、园苑,是眼前景;闻笛、下泪,是眼前事。但谓之"山阳笛""西园泪",就赋予笛、泪以特定感情内容,限制同时又丰富了诗意的内涵。三句的""字值得玩味,"披荒草访遗尘",尚能自持,忽然洒泪,却是"闻笛"的缘故。"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思旧赋》),那如泣如诉的笛声,一下把诗人推入向秀赋的意境,使他怆然涕下。所谓"山阳笛里人",是向秀因闻笛而感伤怀念的逝者。《思旧赋》中还说:"(思念)古昔以怀人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何往)",正好借来作为"欲披荒草访遗尘""满目山阳笛里人"的注脚。但也不尽是怀旧而已,它包含一种不平之鸣,就是如沈德潜所说"伤马氏以见德宗之薄"(《唐诗别裁》卷十九)

 

如前所述,后两句用典较虚(),前两句用典较实。其中道理,可用姜夔的"僻事实用,熟事虚用"(《白石道人诗说》)八字说明。僻事如用得太虚,则不易为人理会,故宜实用。"绝缨""吐茵"之事,旁人罕用,就属僻事之列。熟事如用得过实,则未免乏味,活用则耐人含咀。"山阳笛"为人所习用,就属熟事之列。

 

与窦牟差不多同时代的诗人赵嘏有首《经汾阳旧宅》,诗云:"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是怀念唐朝中兴元勋郭子仪之作,主题与窦牟这首《奉诚园闻笛》略近。两诗对照,则赵诗见白描之工,而此诗擅用典之妙。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80927mnmo

中国诗的颠峰何时再现

秋语荷塘 回复 @1380927mnmo

没机会了

1380927mnmo

大唐风韵犹存

秋语荷塘 回复 @1380927mnmo

是啊

恢古斋

讲得很好,教出来的学生一定很棒!

秋语荷塘 回复 @恢古斋

谢谢朋友

一枕月光625

噗哈哈,这个宠姬真是够了。笑死我了

一枕月光625

文本这样就对了老师聪明一塌糊涂

猜你喜欢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春意洛城闻笛

作品原文编辑春夜洛城闻笛⑴谁家玉笛暗飞声⑵,散入春风满洛城⑶。此夜曲中闻折柳⑷,何人不起故园情⑸。[1]...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朝代】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译文注释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by:拾年树自然创客

偷心游戏|闻笛亭主|古言武侠

她自诩是“天下第一神偷”,却要为了哥哥的命去偷一个男人的心。初入江湖,龙绯焰闹了不少笑话,却总是有一个男人陪在她身边护着她。天朝公主失踪,各国蠢蠢欲动,镇国将军...

by:冪乐羽声

奉玉

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

by:奉玉

全盘奉宋

【内容简介】大宋很文雅,大宋也曾富庶;正因如此,大宋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另一面。大宋王朝三百年,风云变幻常如许?陈桥兵变,一朝黄袍加身;君臣有别,杯酒释兵权;兄仁弟...

by:司南时代

奉子相夫

【内容简介】才死三天,未抬出门,就有人来打娃,惦记老公?岂有此理,孰可忍,孰不可忍!占了人家的躯壳,做了人家的娘,好歹替人家出头,维护奶娃权益,夺回奶娃他爹,看...

by:声刻时光工作室

全盘奉宋

大宋很文雅,大宋也曾富庶;正因如此,大宋有很多被人误解的另一面。大宋王朝三百年,风云变幻常如许?陈桥兵变,一朝黄袍加身;君臣有别,杯酒释兵权;兄仁弟悌,深宫惊现...

by:喜马AI酱

奉言聊成长

个人成长方面的播客专辑。作为自我成长的实践者、受益者和分享者,以独播、访谈、对谈等多种形式讲述不同时代的成长故事;分享自己的成长体验和有效实践;结合先进的成长理...

by:刘奉言

声音主播

74203854.3万

简介:虚度五十春秋,传道授业已三十载。 徒有其名,但自强不息的精神至死秉持。 不愿与不齿之人宣战。受到误解多多,承受压力多多,淡然一笑,只当是过眼云烟。 喜欢独处,公平交往,说真话,讲实情,坚信世上好人多! 崇拜辛弃疾一人,只为他是真正的文武集于一身而不只是擂动战鼓摇旗呐喊的一类。 优缺点皆突出,自己喜欢跟自己叫板。理想是有生之年骑车跑够十万公里。 自豪的事情是妻贤子孝,自己的个性很容易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原谅。每日笑声常伴,此生所图,莫过于此。 坚信自己以后的文字会更精彩!我的公众号:秋语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