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特训班第十讲 –如何炼意

2022-08-29 06:41:2169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沧浪诗词学院七律特训班第十讲–如何炼意

主讲老师:青螺


大家好,我们讲了,章法布局,炼句,炼字。今天要重点讲一下炼意。炼意,就是指如何锤炼诗中的意境。而意境是指,诗中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与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它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来自生活,是可以从诗中感知的,可信的,具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虽然比较绕口,但实际写作中,确实是这样的。

王国维先生写了部《人间词话》。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认为“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并且根据主客观关系,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别。所谓“造境”即经诗人主观情感加工改造过的境界,亦即“有我之境”;所谓“写境”即如实地,客观地再现客观环境,亦即“无我之境”。如果再加上诗人的表现手法,意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讲:


一、体物,状物。如梅尧臣所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诗,离不开写景,状物,但景物如何去写,需要完全服从你所要表达的意境来入手的。我们不是单纯去写景,写物,我们不是去记录,是要去抒情的。所以,写景,是为我们抒情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无论写什么景物,都需要从万千景物中去选择,去寻找能为我们抒情的景和物。比如我们看一下杜甫的江村:


江村

(唐·杜甫)押尤韵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经历了从长安,华阴,然后秦州,多番漂泊后终于来到了成都,建了草堂,终于把一家安顿下来了,在一阵轻松愉快,暂且安逸的条件下,写了这首江村,所以基调是愉快的,清幽的,所以就从草堂周围的景说起,颔联表达了环境中的燕,鸥,愉快的自去自来,相亲相近,颈联以妻子的动作描述,给读者展现了一家其乐融融的氛围。尾联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诗中前三联,为我们描述的景,物,事,很生动的,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生活的画面,这就是炼意的一种方式哦。我们再看一下他的崇拜者,李商隐的这首诗:


正月崇让宅

唐·李商隐  押灰韵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李商隐的这首,背景就完全不一样了,李商隐长年在外漂泊,妻子去世后自己来到了洛阳崇让坊里的旧宅,诗中的景物描写就完全是一幅破败寥落的景象了,心情自然可知。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从门写起,一路移步换景,写到屋内,由黄昏写到入夜,悲凉,怅然的景,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


二、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在写作手法上,炼意还有一个非常常用的表达方法就是把静物动写,还有就是把一个抽象的物,写的具体可感。写诗时,这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手段。有助于情感的抒发。我们来看一首杜甫的腊日:


腊日

(唐·杜甫)押萧韵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这首诗,是杜甫在肃宗朝做左拾遗时写的,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当然开始时心情是非常愉快的,所以,首联就直接表达了,每年腊日都非常的冷,可今年完全不同了,冻感竟然全消了哦。然后颔联: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本来是安安静静的景物而已,但在杜甫的眼中,萱草是在欺负雪色,因为草从残雪中穿出来了;柳条只不过是开始发软发黄了,他居然说,是柳条泄露了春光。再看一首元稹的:


遣悲怀三首其一

中唐·元稹 押佳韵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这是元稹怀念亡妻韦丛所作的三首悼亡之作第一首。韦丛是工部尚书韦夏卿最小的爱女。下嫁元稹时,元稹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校书郎。但韦丛没有丝毫的怨言,安于清贫,在元稹最失意的时候给了他莫大的支持。首联作者说自从她嫁给了我后,百事都不顺,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中二联里,诗人通过昔日夫妻贫贱相守时几件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深长的思念之情。通过中二联的具体描写,一个动态的生活细节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而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叙述:为了给贫困中的元稹找一件像样的衣服,诗中用了“搜荩箧”;文人无酒自是憾事,但家中无钱,只好央求这位贵族小姐用她的金钗换酒,诗人用了动态感极强的“泥她”、“拔金钗”;没有柴火做饭,只能扫取庭院内槐树的落叶,诗人写成“落叶添薪仰古槐”,使秋风落叶、古槐人影跃然纸上,使人深深感动。这就是化静为动的功劳。


三、以人拟物。即让无生命事物带上人的感情和动作,从而使得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愁(原注:强戏为吴体。)

唐·杜甫 押庚韵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


用江草喻愁,这个比喻本身就很妙,因为江草萋萋,比喻愁既多又乱,而且草得江水滋润,生长极快,以喻旧愁未断,又添新愁。用“唤”字拟人就更妙:它使得无意识的江草变得有意识、有动态、有声音。从内在的情感到外在的视觉、听觉,让“愁”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再看一首杜甫的:


紫宸殿退朝口号

(唐·杜甫)押支韵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

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这首的背景和前面的那首一样,左拾遗期间写的,春风得意的很,所以景,都是欢快的,这次还是拟人的手法: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春风在宫殿里回转,伴奏御香,花儿似乎在覆盖着上朝的千官,似乎是春时的淑景在飘移。生动的拟人化的写景手法。再看一下高适的:


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

盛唐·高适 押微韵

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

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

州县徒劳那可度,后时连骑莫相违。


颔联,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春云也解人意,为赴蓬池宴会的诸君催诗;垂柳也知春讯,前来报春。远从隔岸,近从檐前,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赏心乐事。人情、风物都充满早春气息,都交融着温馨的气氛,这正是这两个拟人诗句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下面刘禹锡的这首送春词,也很有意思:


送春词

(唐·刘禹锡)押微韵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颔联: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兰花的蕊似乎含露而泣,柳条的长袖对风挥舞,经典的拟人化的表达。后来宋人晏殊,据此写成了蝶恋花里的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非常漂亮。李商隐的牡丹,更是把拟人化的表达用到了极致:


牡丹

唐·李商隐  押文韵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题目是咏牡丹,是写的牡丹花。但诗中前六句,用了六个典,都是以人物来抒写的,首句以卫夫人的美来比拟单株牡丹,以越鄂君的绣被,比拟牡丹的叶子,颔联以两种人的舞蹈比拟群株牡丹在风中被吹佛的姿态,五分句用石崇家的蜡烛比拟牡丹的色,荀令的香炉比拟花的香。几乎把咏物的拟人化写到了极致哦。


以物拟人。这种手法与第一种相反,即是用无生命的事物或动植物来喻人。

及第后春情


唐·许浑 押东韵

世间得意是春风,散诞经过触处通。

细摇柳脸牵长带,慢撼桃株舞碎红。

也从吹幌惊残梦,何处飘香别故丛。

犹以西都名下客,今年一月始相逢。


许浑的这首,写作于大和六年及第后,心情大好,随手以春风作比,明写的是春风,实际是写自己及第后的喜悦心情,几乎占了整首诗。再看一首李商隐的:


当句有对

唐·李商隐  押寒韵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乾。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题目写当句有对,实际是一首无题。通篇以物写自己和一位心中女子的感情事,典型的通篇以物写人。尤其是颔联: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乾。明用物,池光,花光,日气,露气,代指两人的交往,美好,但短暂。这首无题也是: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押寒韵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东风无力,代指两位相恋之人不能相见,以花,东风来比拟,颔联以春蚕,蜡炬来比拟自己的情感执着。

、含蓄之境。炼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得自己诗中的表达要含蓄,蕴藉,不能太直白。比如这首李商隐的无题:


无题四首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 

唐·李商隐  押灰韵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是一次相恋之人约会的场景,首联点东风,细雨,还有轻雷,以代指对方来了,颔联非常含蓄的,以叙事来描述两人的约会,金蟾齧锁烧香入,晚是,来了;玉虎牵丝汲井回。早晨,离开了。只用两个动作含蓄的表达了一个留宿的场景。含蓄之极。下面的这首无题也是:


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

唐·李商隐  押冬韵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颈联: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以房中场景的细描,暗示读者,这里曾是两人约会的地点,和布置。不必直言,意境已经清晰了。


联想性意境。我们写诗,特别注重联想,发散思维。否则诗就会单调,乏味。我们先看看我们最近读的白居易的这首: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

(唐·白居易)押微韵

自从娇騃一相依,共见杨花七度飞。

玳瑁床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帏。

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

坟上少啼留取泪,明年寒食更沾衣。


白居易刘禹锡的朋友,杨师皋,特别喜爱的一个歌姬去世了,最近写了一首诗怀念对方,两位好友自然要唱和。首联交代了两人交往的大致时间,七年了,颔联是写去世后,朋友非常伤心,床空了,枕席收了,琵琶弦断了,这些都是实写。颈联,白居易开始了自己的想象:人间有梦何曾入,泉下无家岂是归。英英啊,你为何不来人间入你家老杨的梦呢,你在泉下是没有家的啊,那个不能算归哦,意思是,你走了,让老杨伤心死了。这是一种充满联想性的抒写,妙极。再看一首薛涛的:


牡丹

唐·薛涛 押支韵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欲就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薛涛的这首牡丹非常有特色,她把牡丹比作了自己的一位故友,充分的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去年暮春时,咱俩分别的,你走了后,我都伤心死了,颔联就是和对方喃喃细语,交心呢,颈联更是发挥了想象,我一闻到你的馨香,就知道你在和我传情,虽然你不说话,但你的心思我完全知道的。今晚我就在你身边安枕席,夜里咱俩好好聊聊。太形象了!下面这首刘禹锡的也是一样的手法:


始闻秋风 
唐·刘禹锡 押灰韵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的写法,也是把秋风当做自己的故友。去年我们分别在黄菊开了后,而你老兄在听到秋蝉后,又回来了。我在夜里听到你来我的枕边了,而我的白发在镜子里又多了几根。我的马一听到你来,就思念边草了,而老鹰听到你回来,就要去遨游天空了。我即使多病也要去高台之上四面眺望,喜欢你回来啊,我的老友。

好,今天的关于如何炼意,就说这么多,但实际的应用,远远不止这么这些的。以后我们在每日的七律早读里会尽量结合实际再细说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老板特训班

老板,板字是一个门里三个口。三句话:就照我说的做;你怎么可以做;就算我叫你这样做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老板本来就是变来变去。这一套现在行不通了。老板本来就是不...

by:子越晨麓

K线特训班

在股市里,技术分析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学的。技术分析有很多,听起来很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找到其本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才能让你快速入门,快速超越普通投资者...

by:小白炒股课堂

七律长征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by:Jerry_南开中学

木犹老师讲温庭筠七律

木犹,浙江余姚人,颇喜诗词,略好文史,犹研杜律。近年于网校分享诗词,并多次主持大学生笔会。

by:雨秋_gv

特训营

通过特训营的培训,可以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客户。

by:刘霞666

41天K线特训班

在股市里,技术分析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学的,技术分析有很多,听起来很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找到其本质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才能让你快速入门,快速超越普通投资者...

by:炒股学堂abac02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