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8月11日 星期四 晴

疫情期的旅行就像开盲盒,永远猜不到哪里会有疫情?什么时候会被隔离。今天,我也被隔离了。

隔离第一天晚上,我辗转反侧睡不着,翻来覆去难入梦,差不多是睁着眼睛、数着时间熬到天亮。

“总不能漫无目的浪费七天光阴吧?”我想。在妈妈提议下,一张《七天隔离作息时间表》在隔离的第一个清晨新鲜出炉:9点起床,9:30晨读,10:00阅读,11:00练字,12点午餐,13点英语……”第一天隔离,有苦也有乐。

乐的是: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平常多,整整多出四十分钟,差不多一节课的时间。而且看电视的内容没有限制,终于可以放开了看综艺啦!

苦的是:妈妈要求我每天写隔离日记。不是随便写,要“一写两改”,就是写一稿,改两稿。

一稿出来,妈妈的脸色立马晴转阴,“流水帐,没主题,重写。”我心里一凉,像吞了冰块,本想反驳几句,再看妈妈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立马乖乖提笔。

二稿出来,妈妈的情绪小怪兽彻底爆发了。“没重点,没手法,重写。”我心里一火,像吃了火药,却又不敢发作,只好平躺在沙发上抗议。听着妈妈高了三倍的“连珠炮”批评,我的心里比八月的苦瓜还要苦,却不得不继续“挤牙膏”“凑字数”……

三稿挤出来,妈妈的脸色铁青,似乎平静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耐与失望。“提炼了‘适应’这一主题,有进步;突出了过程‘苦与乐’的重点,有进步;三个内容的写作手法一模一样,流水帐,没变化。”妈妈叹息着放下稿纸。我心里咯噔一下,有苦说不出。

“去年暑假你读过的《苏轼传》曾记载,苏轼读《庄子》后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轼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师也有词不达意的时候,所以读书要用意,练笔要刻意。”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这是总结陈词,这一关算是过了。

“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原来是“大白”上门给我们做核酸检测了。看着门外提着大箱工具、汗珠盈盈的“大白”,我的心里一热,此刻是正午,山城的室外温度高达43度,疲惫的“大白”正用汗光闪闪的微笑看着我……

忽然,我觉得自己重写和被妈妈骂的苦不算什么。因为,生活就是认真背负自己的责任——不断适应,不断前行!
回复@谢小豆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商业这点事儿

隔离中,写日记,非常棒

老张_yzb

隔离日记写得很好

老张_yzb

写得很好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