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自卑又自私的孩子,多半有这样的家庭,长大后很难出人头地

2022-09-09 03:08:0108:49 204
所属专辑:布谷妈妈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在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特别霸道、脾气暴躁,不管做什么,都要依着他们的性子和想法来,不然就发脾气。

有时我就想,他们为什么不肯替别人想想呢?为什么非得别人迁就他们呢?

后来看了关于性格方面的书,我才发现,原来性格,真的很大程度是被原生家庭塑造。

一:权利错觉性格

《性格的陷阱》一书提到一种性格——权利错觉。这种性格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我可以得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

有这种性格的孩子,他们用网上一句话来调侃就是:“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痛苦的一般是身边人。尤其是父母,若养育权利错觉性格的孩子,那一天天得气个不停。

权利错觉,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无法接受别人对他说“不”

孩子提出要求,如果我们觉得不合理,不同意,孩子就会大哭大闹,发脾气。大一点的,甚至还可能摔东西。

●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

要玩手机,若不给,怎么都讲不通,会发脾气发到被满足为止。

●把自己的需求放第一位

看到好吃的好玩的,不会想着分享,总是先满足自己。

●无法约束自己完成需要做的任务

给孩子指派一件事,他没办法约束自己去做完,而是三心二意,或者经常性地半途而废。

●若无法达到某个目标,容易受挫并放弃

做一件事,做不好或者不会,就会发脾气,并且放弃,而不是想着怎么去做好。

●要求别人按照他的方式做事

有次我看见两个孩子下象棋,执红色棋子的孩子走了一步,黑棋一方的孩子立马阻拦,说不是这么下的,你不能这么下。

手拿红色棋子的孩子不服气,这是我的棋,你不随我放哪啊。

黑棋一方的孩子,眼看自己要输了,一生气,抬手将整个棋盘都掀了。

我当时看到这一幕,脑海里蹦出的念头就是,这孩子也太霸道了吧,这性格会没朋友的。

●自控力差,无法延迟满足

有些孩子,你让他先做作业再玩,他们能完成得很好。

但有些孩子,非要先玩个尽兴,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笔。自控力差、不愿意先苦后甜,这也属于权利错觉性格的一种表现。

二:长大自卑又自私的孩子,多半有这样的家庭

有权利错觉性格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私,只顾自己不管他人,有时他们又会因为被人讨厌而自卑。

这类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还是跟家庭的养育方式有关。

①娇惯、溺爱

孩子要啥就给啥,这样的溺爱,可以说是形成权利错觉最明显的原因。

孩子在家随心所欲,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需求,父母都满足。

这样的养育,会让孩子觉得,你们都要听我的。他也就形成了“自己有无限大权利”的错觉,从而发展出“娇惯型权利错觉”性格。

另外,如果我们没有要求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学习、家务等担负起责任,或者给他的任务,他爱做不做。

那孩子很难承担起责任,而是按本能地冲动行事,从而发展出“冲动型权利错觉”性格。

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得到某样的东西的同时,就得有所付出。他也就没有学会“相互”的概念,认为别人照顾他、满足他的需求是理所当然,不需要付出任何回报。

②情感剥夺的反击

还有一类孩子,你看他们脾气特别大,稍微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

但他们父母也没溺爱娇惯啊,怎么也有这种权利的错觉呢?

《自卑与超越》一书提到一个词:补偿。

就是说,当一个人极度缺乏什么的时候,他就会在相反的方向大量获取,以获得补偿。

有些孩子,因为从小被父母情感忽视,缺乏爱和关心,没有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他们内心极度地孤独和愤怒。

由于太害怕再次被剥夺,他们变得索取过多、控制欲强,以此来弥补自己情感剥夺的感受。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情感剥夺”性格的文,放在文末,大家若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三:长大后的困扰

既然这种性格,自己感觉不痛苦,痛苦的是别人。那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不会吃亏,没必要做出改变呢?

不是的!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与父母相处是什么模式,那在长大后,他很容易就将这种模式,带入到其他的人际关系中。比如朋友、同事、伴侣等。

权利错觉性格,会因需求太多而让人难以忍受,最终导致亲近的人都变得很愤怒,或者干脆与之断绝关系。

另外,冲动型权利错觉,往往脾气很暴躁,可能几句话不对劲就发怒,他长大后容易与人发生冲突、产生摩擦。

再加上缺乏自律,无法约束自己,冲动型权利错觉的人,还会成为一个习惯性的低成就者。他在事业上没多少进取心,甚至不愿意去完成所必须的任务,从而容易在经济上陷入困境。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出人头地。

四:如何养育?

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将来人际关系差、经济困顿,那我们就需要改变养育方式。

①引导孩子看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有次布妞跟她堂哥玩,堂哥只顾看看电视,并不想带她这个小妹妹。

布妞一生气,扬起手一巴掌就打了过去,堂哥当场就给打哭了。

我安抚好男孩后,把布妞抱到另一个房间,先引导她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哥哥都被你打哭了,他得多痛啊。你想想,如果婶婶看到堂哥哭成这样,她得多心疼?如果你被别的小孩打哭了,妈妈会不会难过?会不会伤心?

布妞有些委屈,说哥哥不和她玩。我接着引导她看到别人的需求:

哥哥可以决定要不要跟你玩,我们并不能强迫别人。当你想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你也不想去跟小朋友玩对不对?

布妞点点头,然后出了房间就去跟哥哥道歉。

当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或者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需要引导他看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激发同理心,避免生出“我有绝对权利”的错觉。

②放手让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忍住不插手

若孩子不停地对你发号施令,比如妈妈我要喝水,妈妈帮我拿牛奶,妈妈帮我收拾书包。

这些他能自己做到的事情,却时刻依赖你帮忙。那你就得提醒自己,停止包办和溺爱。

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你可以说,妈妈还有事情没有忙完,妈妈有点累,你自己去做吧。

然后,就不用再管了。

不管孩子哭闹也好,不做也好,你都要坚定地执行,让孩子看到你的态度,知道你不会插手,他也就会慢慢成长起来。

哪怕刚开始他做得慢一点、差一点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要依靠自己,承担责任,一步一步地长大。

③设定界限

宝爸曾提醒过我,说我对孩子没边界,本来定好的规矩,只要布妞一哭,我马上让步。

我意识到这样会娇惯布妞后,就马上有意识地改正。

比如说好只看一小时电视,就坚决只能看一小时,不能因为她哭哭啼啼就心软。又比如她不爱刷牙,我坚持每天必须要刷,哪怕她消极怠工也得刷完。

有这样一个界限后,布妞后来反而形成了好习惯,答应好的事情就会积极做到。

刚开始设定界限,孩子可能会反抗、会哭闹,还会试探你的态度。只要你温和但又坚定,孩子就会明白,你说到做到不会让步。

设定界限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只让孩子遵守规定,而我们自己给出的承诺却经常不算数。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而不会一味要求他人给自己让步,觉得自己有无限大的权利。

好啦,关于权利错觉性格,我就聊这么多啦。

你见过这样性格的孩子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性格陷阱』相关阅读推荐:

心理学: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他未来发展和命运,并注定将来爱上谁(情感剥夺性格陷阱)

3大迹象,说明你正培养一个依赖性强的孩子,将来难成大事(依赖性格陷阱)

爸妈一句话,孩子自卑30年:好父母,嘴上都会有条“拉链”(自我缺陷性格陷阱)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悦长大:把孩子当孩子

《悦长大:把孩子当孩子》是首席教育专家、著名“知心姐姐”卢勤的家庭教育新书。卢勤认为,应该充分尊重、认识和发现孩子的个性特征、个体差异和优势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

by:炆烁

陪孩子长大

专业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需要,帮父母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到陪孩子健康长大的目的。

by:刻心者

自己长大的孩子

我经常感到空虚,麻木,有致命缺陷,抑郁,焦虑,愤怒,与是我读了,好多了

by:乎发去上

陪孩子一起长大

女儿四岁了,和孩子一起成长,听众朋友,有同龄的,一起来推荐阅读材料吧!

by:影子讲故事

陪孩子一起长大|给孩子读诗

陪孩子一起长大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这些,还有诗和远方。推荐此书给每一位年轻的父母,于清晨或午后,或睡前温暖的灯光下,为你的孩子读上一首诗。书中最短的诗,花9秒可以读...

by:记忆法讲师

每天3分钟解决孩子自私倔强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by:名师智库

《谁在伴孩子长大》

成年人给孩子,尤其是给幼儿提供“电子保姆”,看似孩子可以安静了,但实则后患无穷……备注:本书的录制仅供学习之用!

by:心理咨询师安生

自私的品德

放弃自私也就放弃了自尊。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也备受争议的俄裔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的安·兰德AynRand(1905-1982)被称为“美国精神的定义者...

by:DominicAllenGriff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