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 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

2023-05-25 20:31:3118:55 1.4万
所属专辑:通俗西藏史
声音简介

通俗西藏史(一百一十九)——赤德祖赞和金城公主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咱们之间用了23集的篇幅讲了西域,虽然说讲了这么多集,但说实话对西域这么庞大的题材来说,只能算是浅尝则止。

从今天开始,咱们要转回吐蕃本土,接着之前的段落来讲,赤都松赞之后下一代赞普——赤德祖赞

可能大家对这位赞普不是非常熟悉,我们可以换个介绍方式,他就是金城公主的老公,藏文史料里的尺带珠丹


这位赞普的身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是吐蕃王朝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赞普,足足干了52年。要知道,吐蕃王朝一共也就二百年出头,这位一个人就干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咱们以前讲噶尔家族的弄权时代,禄东赞父子加一起也不过49年,还没有尺带珠丹一个人时间长。

按道理说,执政时间如此之长的一位赞普,应该在历史上大写特写、树碑立传才对。可说实话,尺带珠丹在历史上基本就是个隐身人,远没有他儿子赤松德赞热度高。

如果你去搜研究赤松德赞的论文,真是连篇累牍,可搜尺带珠丹的论文,真是寥寥可数。

不光是学者研究得少,就连藏文史料的作者,似乎对他也不怎么感兴趣。我们拿《贤者喜宴》来说,这本祖拉陈瓦写的书,可是教法史料里的顶流,是研究西藏历史的重要工具书。

在这本书里,写赤松德赞的篇幅123页,写松赞干布的篇幅有49页。写尺带珠丹的有多少,你们猜一下!

足足写了4页,其中还有两页半是写金城公主的,真正写尺带珠丹的只有一页半。

您想想,松赞干布执政20年,写了49页,赤松德赞执政42年写了123页,尺带珠丹执政52年,写1页半。

这不跟说他啥也没干,混吃等死差不多了嘛!

另外一本藏史巨著,由五世达赖撰写的《西藏王臣记》情况也差不多,赤松德赞写了10页,松赞干布写了17页,尺带珠丹一共五百来个字,都没凑够一页。

那么是不是尺带珠丹真的这么不重要,坐在赞普宝座上光吃饭了,啥也没干呢?

其实,还不是。

虽然说他所处的时代,正好赶上了吐蕃王朝两个高峰之间的波谷。但别忘了,能把波谷期稳定住,这就是种本事。

至少在他执政期间,吐蕃王朝没崩盘,这就比朗达玛的段位,高了不止一个层次。而且尺带珠丹执政期间,吐蕃还真是跟唐朝不断的掰腕子。

不过他运气不太好,碰上了李隆基这狠人,没讨到多少便宜。

但能在这位面前走上几个回合的,其实也没几个。尺带珠丹不但打了,还能全身而退,这也说明他能力不差。

虽然在河陇地区,被唐朝成功地抢走的优势地位,在西域的尝试也屡屡受挫。但在川西方向,尺带珠丹成功地拉住了南诏国,给唐朝的剑南防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算是成功扳回了一城。



在内政建设方面,尺带珠丹也可以说是成绩斐然。

在他任内,吐蕃第一次划定了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提高了牲畜的越冬安全性。

其次是扩大了红册木牍制度的覆盖范围,咱们多次提到的塔波地区,第一次出现了建立红册木牍的记载。

此时推广的红册木牍,相当于是吐蕃的国家档案,有关于户籍、军籍、税收、账目等方方面面的资料,都记载在木简上,作为征调、收税的依据。

推广木牍档案制度,可以看出吐蕃的国家管理系统,在向系统化、精细化迈进。另外,也说明藏文在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后,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再有就是,大量档案书写在木牍上,也说明西藏的纸张制造技术,至少在尺带珠丹执政的早期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但不要紧,完成这一科技点的时间,也在尺带珠丹任内。

在敦煌文献《大事记年》里记载,“744年(天宝三年),清点各地方军丁白册,并将赞普诏令从红册木犊移到黄纸册上。”

这是西藏历史上,首次明确记载大规模使用纸张的证据。

这说明造纸技术,在松赞干布时期从唐朝传到吐蕃后,又经过了一百年不断摸索,纸张的造价,终于降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另外,尺带珠丹在位期间可能还建立一个清算系统。

同样是在《大事记年》里记载,“722年(开元十年),清查统计宫廷费用之盈亏数字。”

虽然史料记载的仅仅计算宫廷内部的盈亏数字,但我各人认为,这地方的宫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赞普关起来门来,自己在家算小账。

古代君王“国就是家,家就是国”。

既然可以计算宫廷的盈亏,那推广到算整个国家收支平衡,不过是就是多花人力的问题。

再有就是尺带珠丹时期,曾经对国内绝嗣的户数进行了清查。这说明当时的吐蕃王朝,已经有了一套比较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同时,尺带珠丹还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他在在位期间曾下昭命,调整农牧区的制度,并“严告各级官员减免平民欠交的赋税。”

以上这些制度的综合,可以看出尺带珠丹在有意识地加强,户籍的管理、赋税的征收、兵员的征调,这些举措合在在一起,就是在加强中央权利对地方的控制。

别忘了,咱们之前反复说过,吐蕃是一个中央集权,兼有部落联盟残余的混合型体系。赞普在加强中央的权利,就意味着削弱了地方贵族的话语权。所以这件大事,只能徐徐图之,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就是我们在文献里看到的,尺带珠丹清查红册木牍,从开元元年(713年)就开始了,到了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还在调整农牧区的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多年,几乎贯穿了他执政的始终。

如果把这些制度调整,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考量,就能看出尺带珠丹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避免再次出现权臣当道的局面,毕竟噶尔家族弄权的杀伤力太大了。

所以,尺带珠丹必须要在危险的权利游戏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这个找平衡的过程,表现在政坛上,就是只要有权臣世家冒头,王室马上就会联合其他势力,给于沉重实施打击。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树大根深的韦氏家族,在干掉噶尔家族之后,隐隐有了第二个权臣世家的样子。王室马上就联合外戚,干掉了大相韦·达扎禄恭,一刀斩断了韦氏的升级之路。

与之相似的是,在尺带珠丹执政期间,有多位大臣,在不同的时间段,被贬官、被放逐。这些大臣涉及吐蕃多个贵族家庭,可见在他任命官员的范围很广泛,并不局限于几个顶级豪门,同时这些官员只有存在异动,马上就会被王室拔刺。

可能是为了更好地稳定政治结构,尺带丹珠还有意识地从周边地区引入政治力量。

他自己娶了纳西人的妹子,也就是藏史记载里的“姜域妃”,还把一个公主嫁给了吐谷浑王,并且把吐谷浑小王带入了吐蕃政坛,让他主持盟会,名列大相之前。随后又任命吐谷浑小王等三人为大论,形成了一个外戚、韦氏、吐谷浑贵族为核心的权力三角形。

纵观尺带珠丹的执政岁月,他不断更换人员配置,先后换过七任大相,只要有人冒头,就毫不犹豫地掐尖。然后又通过外戚与吐谷浑势力的平衡,彻底瓦解了吐蕃贵族(论)的威胁。

公允地说,吐蕃能在赤松德赞时期(也就是尺带珠丹的儿子)如日中天的快速扩张,除了安史之乱严重削弱唐朝之外,跟尺带珠丹时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密不可分。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尺带珠丹执政时间如此的长,业绩如此的显著,为什么后世的教法史料,会视而不见呢?!这就要说到教法史料的写作逻辑了。

各位书写教法史料的高僧,当然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史官,所写的史料是以宗教的角度来描述历史事件。因此对有过弘佛业绩的君主,显得异常偏爱。

在吐蕃历代赞普中,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因为曾经大力弘佛,被总结成了“吐蕃三法王”。

所以,这三位赞普都被不吝笔墨得大写特写。

其中,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吐蕃佛教势力斗败了本教,将本教势力逐出了西藏本土。同时,他还迎请了莲花生入藏、修建了桑耶寺、出现了首批本土僧人、制定了对僧人和寺院的供养制度。

就这一套操作下来,后世的佛教徒对他异常青睐,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高僧们写的,本来就是佛教发展史,赤松德赞时期佛教发展的事情多,而且重要,自然花费的笔墨也多。

至于松赞干布写得多,倒不是因为他做过多少弘佛的事情,而是佛教往他身上贴。

说真的,松赞大神作为吐蕃王朝的缔造者,江湖地位是盖棺定论的。他不需要往任何人身上贴,都是别人贴他。

后世佛教势力巴他打扮成了观音化身,而藏传佛教恰恰是以观音信仰为主,很多宗教领袖都自诩为观音化身。所以松赞干布肯定是被后世追溯的,借用这位大神的地位,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其实,尺带珠丹也有过弘佛的举动。

据藏文史料《巴协》记载,尺带珠丹曾派二个大臣去天竺迎请大师,结果大师没来,使者带着五部经典返回。为供奉这五部经典,尺带珠丹建了五座神殿。

另外,于阗国发生动乱以后,不少僧人来到吐蕃避难。在金城公主的请求下,尺带丹珠修建寺院安置供奉了这些僧人。

但是这些弘佛的举动,可能在后世佛家势力看来,显得零散而不系统,远没有赤松德赞时期轰轰烈烈。但尺带珠丹时期的佛教萌动,恰恰是之后赤松德赞时期的基础。

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以后会仔细地讲一下。



从上面说的这些看,尺带珠丹无疑是个能力不错的君主,对吐蕃王朝也算是功绩斐然。教法史料对他的忽视很显然是有偏见的,所幸敦煌藏文献的评价相对公允,在写卷P.T.1287 里记载:“尺带珠丹之时,此王温顺,内政和穆,全体人众均能安居乐业。”

说完了尺带珠丹,咱们来说说他的唐朝媳妇——金城公主。

如果我要是问你们,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哪一个地位高,影响力大。

估计是人人都得说是文成公主,但如果从唐史记载的层面上看,金城公主的地位和影响力,能甩文成公主好几条街。

在唐史里,文成公主基本上就没什么记载。

我们不知道她的身世,那个所谓江夏王李道宗之女,都是猜测,根本没有确实的记载。她出嫁的景象也没有任何描述,只有李道宗送亲到河源的记载。到了吐蕃之后,文成公主基本就在史料里隐身了。只有王玄策出使天竺的时候,简单提过去拉萨拜见公主。

金城公主可不一样,她是谁的女儿,跟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是什么关系写得清清楚楚,她出嫁时盛大场面也写的极其详细,嫁到吐蕃以后,金城公主不断给李隆基写信,呼吁唐蕃保持和平。这些保存在史料的痕迹,都说明金城公主的政治影响力远超文成。

但如果你看藏史里面的记载,就会发现文成公主甩了金城公主好几条街。

藏史对文成公主大写特写,都写出花儿来了,可金城公主呢,一共就写了五件事。

第一件是出嫁的路上,还没见过面的夫婿死了,换了一个人嫁。

第二件是去大昭寺把佛像换了。

第三件是生了个儿子被人抢走了。

第四件是请求老公保护了于阗僧人。

第五件是死于天花。


那么为什么藏史这么喜欢文成公主呢?

主要是因为她是松赞干布的夫人,在藏史的叙事结构里,她和松赞大神是一体的,沾了松赞干布的光。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松赞干布在西藏的任何时代,都是一位绕不过去,必须顶礼膜拜的大神。

以前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一个人死了,画像挂在墙上,也就是个普通人。要是死了五十年,还挂在墙上,那就是个伟人。要是死了三百年,依旧挂在墙上,那一定是位圣人。”

松赞干布死了一千多年了,还在墙上挂着呢,这就是真神呐!

我看见很多人戴佛牌,说能保佑平安。

要我挂,我就挂松赞干布,保证好使!


好啦,这期从整体上概述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的节目,就到这儿了!

说起来,这夫妇二人,也真是挺逗的。

尺带珠丹业绩卓著,结果被人忽视;

金城公主地位重要,一样被人忽视。

这夫妇二人,真是一对妙人!


参考书目:

《吐蕃史稿》_才让;

《西藏通史_吐蕃卷(上)》_张云、林冠群主编;

《吐蕃政教关系史》_石硕;

《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_王尧,陈践主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有一种神奇

给了五星好评,老布!

白发布衣 回复 @有一种神奇

多谢您啦!

rambooding

谢谢老师,讲的很好

长弓逸仙极光张果

象雍正和乾隆的我关系

0_qt19cq

真心是个好节目。五星好评

白发布衣 回复 @0_qt19cq

给你个五星好评攻略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声赞十月 诗颂祖国

在金秋十月,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部、综艺广播、对外交流部策划、录制“声赞十月诗颂祖国”——以声音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系列...

by:有声西安

礼赞祖国 红歌嘹亮

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红色记忆,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巨变的时代,向祖国献礼,为时代放歌

by:清泽FM

清太祖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38年,于天命11年8月11日卒。于58岁登基,在位11年,享年68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于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清东陵)。...

by:呆坐暖阳里

回赞

回望羊皮卷里律动的霞光和诗行故城湮灭不了遐想楼兰的旧影摇晃吐鲁番姑娘的发辫散发瓜果的飘香云杉和青松,拱卫白头的长老阳光泻下瀑布,催开绿野花坡没有颜色,能调出喀纳...

by:安_乐d嫡

秒赞

文案女王20年创作技巧与心法

by:呀讨厌鬼

秒赞

文案女王林桂芝20年创作文案与心法中信出版社出版

by:磊哥有芳法

称赞

称赞大作家的语文课儿童读物

by:rixindu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