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论明史 152 俸给及赎法

2023-09-25 21:35:4208:35 3575
声音简介

与钞法有关者,除户口、食盐、钞关、商税以外,较重要者尚有俸给及赎法二事。
明代官员俸给,按正从品级分别规定,自正一品岁俸米一千四十四石至从九品六十石有差。俸给有本色折色,本色给米,折色则有银布胡椒苏木之类。洪武十三年(1380)定内外文武官岁给禄米俸钞之制。永乐元年(1403)令在京文武官一品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品四品米钞中半兼支;五品六品六分米,四分钞;七品八品八分米,二分钞。每米一石折钞十贯。宣德八年定每俸米一石折钞十五贯;折俸布一匹折钞二百贯,嘉靖七年改定为折银三钱。如正一品岁该俸一千四十四石,内本色俸三百三十一石二斗,折色俸七百一十二石八斗。本色俸内除支来一十二石外,折银俸二百六十六石,折绢俸五十三石二斗,共该银二百四两八钱二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三百五十六石四斗,该银一十两六钱九分二厘,折钞俸三百五十六石四斗,该本色钞七千一百二十八贯。总计正一品官岁得俸给全额为米一十二石,银二百十五两五钱一分二厘,钞七千一百二十八贯。正七品官岁该俸九十石,内本色俸五十四石,折色俸三十六石。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三十五石,折绢俸七石,共该银二十六两九钱五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一十八石,该银五钱四分,折钞俸一十八石,该本色钞三百六十贯。总计正七品官岁得俸给全额为米一十二石,银二十七两四钱九分,钞三百六十贯。在外文武官俸,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每米一石折钞二贯五百文,宣德八年(1433)增为十五贯,正统六年(1441)又增为二十五贯,成化七年(1471)从户部尚书杨鼎请,以甲字库所积之绵布,以时估计之,阔白布一匹可准钞二百贯,请以布折米,仍视折钞例,每十贯一石。先是折俸钞米一石钞二十五贯,渐减至十贯,是时钞法不行,钞一贯值二三钱,是米一石仅值钱二三十文,至是又折以布,布一匹时估不过二三百钱,而折米二十石,则是米一石仅值十四五钱也。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后遂为常例。
赎罪之法以纳钞为本。永乐十一年令死罪情轻者斩罪赎钞八千贯,绞罪及榜例死罪六千贯,流徒杖笞纳钞有差。宣德二年(1427)定笞杖罪囚每十赎钞二十贯,徒流罪名每徒一等折杖二十,三流并折杖一百四十,其所罚钞悉加笞杖所定。景泰元年(1450)增为二百贯,每十以二百贯递加,至笞五十为千贯;杖六十千八百贯,每十以三百贯递加,至杖百为三千贯。天顺五年(1461)令罪囚纳钞,每笞十钞二百贯,余四笞递加百五十贯;至杖六十增为千四百五十贯,余杖各递加二百贯。弘治十四年(1501)定折收银钱之制,每杖百应钞二千二百五十贯,折银一两,每十以二百贯递减,至杖六十为银六钱;笞五十应减为钞八百贯,折银五钱,每十以百五十贯递减,至笞二十为银二钱,笞十为钞二百贯,折银一钱。正德二年(1507)定钱钞兼收之制,如杖一百应钞二千二百五十贯者,收钞千一百二十五贯,钱三百五十文。嘉靖七年(1528)更定凡收赎者每钞一贯折银一分二厘五毫,如笞一十赎钞六百文,则折银七厘五毫,以罪重轻递加折收赎。此有明一代赎罪钞法之大概也。然罪无一定,而钞法则日久日轻,赎罪钞数因亦随之递增,至弘治而钞竟不可用,遂开准钞折银之例,赎法步钞法之变而变,终则实纳银而犹存折钞之名,则以祖制不敢废也。
元承金制,铸银五十两为一锭。元钞从银,故亦以五十贯或五十两为一锭,钞二锭值银一锭,钞二贯或二两值银一两。明钞则以钱相权,钞一贯值钱千文,银一两,四贯为金一两。钱五贯或五千文为一锭。《明史·食货志》云,嘉靖三十二年(1553)铸洪武至正德九号钱,每号百万锭,嘉靖钱千万锭,一锭五千文。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疏言:“工部题议制钱二万锭,该钱一万万文。”
天启时户部尚书侯恂言:“收钱每五千文为一锭。”以明代后期之史实推之,则明初之钱锭亦必为五千文可决也。因之钞亦以五贯为一锭。王世贞曰:“钞一锭为五贯,贯直白金一两。”顾炎武记漳州府田赋亦云“钞五贯为一锭”,可证也。钞锭之上为块,每钞一张为一贯,每千张即千贯为一块,见嘉靖初御史魏有本《论钞法疏》,详前文。

1943年4月19日于昆明瑞云巷三号
(原载《人文科学学报》二卷一期,1943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Yezhiqiu叶知秋

给事中 [jǐ shì zhōng]

猜你喜欢
吴晗明史系列

吴晗先生明史著作选...

by:阔野垂星

吴晗论明史(全面解读明史真相)

【内容简介】《吴晗论明史》涵盖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全面解读了有明一代的历史真相,真实展现了明...

by:阅米文化

明史简述 吴晗著

《明史简述》是吴晗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扼要而系统地讲述了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等明代...

by:柳曳秋

明史简述 吴晗著

《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凌一二四

明史简述(吴晗 著)

毛泽东最为赏识的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给领导干部讲明朝历史。他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扼要地介绍给...

by:宛月声声

明史简介--作者吴晗

这是吴晗同志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扼要地介...

by:晓晨的朝阳

明史简述吴晗著免费公版

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在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本节目将带您一起了解明朝历史的基本情况,明朝整个历史时期跟过去的时代到底有哪些不同?明太祖建立...

by:白羊庄庄

明史简述 吴晗(已更完)

《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园丁儿

明史简述|吴晗作品|公版书

《明史简述》是吴晗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扼要而系统地讲述了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等...

by:田间明月

明史简述|一张专辑通晓明史三百年 |读明史必读吴晗

读明史,必读吴晗。吴晗(1909—1969),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吴晗以明史研究的卓越成就奠定了自己在当代史学界中的重要地位,著有《朱元璋传》(主播...

by:拉倒6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