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关于探询真我的28个问答录

2022-09-22 23:30:0033:57 74
声音简介

《我是谁》--拉玛那.马哈希

头脑由念头组成,“我”是头脑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当那个“我是谁”的质询紧紧相随,所有其他念头就被摧毁了,最后“我”这个念头本身也消失了,只留下那个无比的超越二元对立的真我自己。真我的虚假身份随同身体和头脑等非真我的现象一起了结了,那就是光明。质询的过程当然并不简单。当一个人质询“我是谁”的时候,其他念头会涌起;但当这些念头涌起时,不应该追随和屈从于它们,相反,应当质问“这些念头来自何方”,为了做到这一点,人们需要极其警觉。通过不断的质询,让头脑待在它的源头,不允许它四处游荡,迷失在它自己创造的思想迷宫中间。所有其他的修炼诸如呼吸控制和上帝冥想都应该被视作辅助练习。只有在它们帮助头脑变得安静和集中于一点的时候才是有用的。

因为当头脑获得集中的技巧后,探询真我会变得相对容易。只有通过不间断的质询,各种念头才能被摧毁,真我才能被认识到---在那个无限的实相中甚至连“我”的念头都没有,那个经验就是所谓的静默。这个,就是拉玛那.马哈希(老师) “我是谁”教导的要旨.

“我是谁”是一系列关于探询真我的问答录,由以下的28个问答的形式组成:

1.我是谁?

身体由七个层次组成,那不是我;接受声、触、色、味、香相应的听、触、视、味、闻五种感觉器官,那不是我;具有说、动、抓、排、乐等功能的说话、运动、抓攀、排泄、生殖等五种身体器官,那不是我;与五种呼吸功能相应的五种生命之气,那不是我;即使是那会思考的头脑,也不是我;那留下物体印象的既无客体也无功能的不可知,也不是我。

2.如果这些都不是我,那么我是谁?

通过否定以上所提到的,“不是这个”,“不是那个”,这样只有那种觉知留下来--那就是我。

3.觉知的本质是什么?

觉知的本质是存在-意识-喜悦。

4.什么时候才会获得对于真我的认识?

当你所看见的世界破灭了,才能认识真我,真我是观察者。

5.在那个被认同为真实的世界还存在的时候,就不会有对真我的认识吗?

不会有。

6.为什么?

那个观察者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就像绳子和蛇。除非作为假象的蛇这一虚幻认识不存在了,才会有对于绳子原原本本地认识,除非认为世界是真实的这个信念被废除了,才会有对于真我根本的认识。

7.什么时候作为客体的世界不再存在?

当头脑这一所有感知和行动的源头静止下来的时候,世界就消失了。

8.头脑的本性是什么?

所谓的头脑是寄居在真我之中  的一种令人称奇的力量。是它引发了所有的念想。没有念想,就没有头脑这样东西。所以,念想是头脑的本性。没有念想,也就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叫做世界的。在深眠中没有念想也没有世界。在醒来和睡梦的状态下,就有念想也有世界。就像蜘蛛从自身那里放出蛛丝织网又把蛛丝收回到自身,同样地,头脑把它自己投射为世界而又把世界反映到自己那里。当头脑从真我中走出,世界就出现了。所以,当世界现身为真,真我就消隐了;而当真我现身,世界就消失了。当一个人不懈探询头脑的本性,头脑就会停止离开真我。我们所指的真我就是生命的本源。头脑总是依赖于什么上面;它无法独处。就是这个头脑被称为微妙体或灵魂。

9.理解头脑本性的质询之道是什么?

在身体里冒出“我”这个念头的就是头脑。如果你质问“我”
这个念头首先在身体的哪里冒出来的,你就会发现它来自于心。那就是头脑的根源所在。甚至如果你不断思考“我”、“我”的话,你就会被引到那个地方。头脑中升起的所有念头,“我”是其中第一个。只有这个念头冒出来之后,其它念头才会冒出来。只有第一人称出现之后才有第二和第三人称;没有第一人称就没有第二和第三人称。

10.头脑怎样变得静默?

通过质问“我是谁”,“我是谁”这个念头会摧毁所有其它念头,就像一根拨火棍,到最后它自己也会被烧毁。然后,就会有对真我的认识。

11.有什么方法不间断地坚持“我是谁”的质询?

当其它念头升起,你不应该追随它们,而应该质问:“它们源自何方?”不管有多少念头升起都没有关系。每个念头升起,你就应该勤于质询,“这个念头源自何方”。那个答案就会出现,“来自我”。于是如果你质问“我是谁”,头脑就会回到它的源头;那样升起的念头就会变得静默。用这种方式重复的练习,头脑就会发展出停留在源头的技巧。当敏感的头脑通过大脑和感官外驰的时候,种种名相就出现了;当它停留在内心,名相就消失了。不让头脑外驰,让它保留在内心就是所谓的“灵性”。让头脑外驰于心,就是“客观化”。那样,当头脑停留在内心,那个所有念头的源头的“我”就会离开,而那个一直存在的真我就会开始显露。不管你做什么,你不必带着自我中心的那个“我”。若你能如此,一切就会以上帝的本性显现。

12.没有其它的途径使头脑静止下来吗?

在质询之外,没有其它合适的途径。如果通过其它方式,那只是想控制头脑,头脑似乎会被控制住了,但是它还是会冒起。同样通过呼吸的控制,头脑会静止下来;但是只有当呼吸还处于控制状态它才会静止,而当呼吸恢复原样头脑就又开始动作了,被那些残留的印象所驱使而迷失方向。头脑和呼吸来自于同一个源头。念想实际上是头脑的本性。“我”这个念头是头脑的第一个念想;那就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源起的地方,也就是呼吸源起的地方。因此,当头脑变得静默,呼吸就被控制住了,同样当呼吸控制住了,头脑就会变得静默。然而在深眠状态中,虽然头脑变得静默,呼吸没有停止。这是出于上帝的意愿,这样身体就被保护起来了,其他人就不会觉得这个身体已经死了。在醒着和三摩地的状态中,当头脑静默时,呼吸就被控制住了。呼吸是头脑的外在形式。直到死,头脑一直维持身体的呼吸;当身体死了,头脑也就把呼吸带走了。因此,呼吸控制的练习只是让头脑静默的一个助缘;练习呼吸不会让头脑破灭。

就像呼吸控制的练习一样,对于天神的冥想,持咒诵念,限制饮食等都只是让头脑静默的助缘。

通过对天神的冥想和持咒诵念,头脑变得集中于一点。头脑总是四处漫游。就像一头被一根链条牵住象鼻的大象,它总是顺着链条前进不再左右四顾,同样地,头脑也会抓住一个名字或一种形式不再有空四处游荡了。当头脑扩张成数不清的念头时,每一个念头都变得很弱;但是当许多念头聚于一点,头脑就变得集中和强大;对于这样一个头脑,真我的探询就会变得容易一些。相对于所有其它修行纪律,清淡的进食是最好的;通过留意进食,头脑的淡雅品性就会增长,那样有助于探询真我。

13.当客体的残留印象(也就是念头)就像海洋的波浪一样连绵不绝,什么时候它们才会全部破灭掉呢?

当对真我的静修越来越深的时候,所有念头就会消失。

14.那些从无始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客体残留印象是否可能被消解从而显露出一个人纯真的本性(真我)?

不必受制于“是否可能”的疑惑,你应该不懈地坚持对真我的静修。即使是一个重罪之人,也不必如此担心和悲叹“噢,我是一个罪人,我如何得救?”;而应该完全放弃“我是一个罪人”的想法,强烈地专注于真我的静修;那样,你无疑会达成。世上没有两种头脑---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确实有两种残留印象(念头)---吉利的和不吉利的。当头脑留下一种吉利的印象时,那就被称为是好的;当头脑留下一种不吉利的印象时,那就被认为是坏的。

头脑不应该被允许在世间的和其他人所关心的事物上逗留。不论其他人多么坏,你不应该对他们有憎恨。欲望和憎恨两者都应该避开。所有你给予他人的你给予了你自己。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谁不会(把好东西)给予他人?当真我显露,所有一切就出现了;当真我变得静默,所有一切也就静默了。当我们尽可能地谦卑从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如果头脑回归静默,你就无处不在。

15.质询需要练习多长时间?

只要客体印象还在头脑中存在,就有必要对“我是谁”进行质询。一旦念头升起,就应该通过质询将其消灭于源头。不间断地关注本性,直到真我显露,那就是你所要做的。只要在那个堡垒里还有敌人,他们就会继续作崇;如果在其露头之始就将其消灭,那个堡垒就会落入我们之手。

16.真我的本性是什么?

在真理中只有真我。世界,个体的灵魂,上帝是它的显现。就像银子是珍珠之母,这三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真我那里绝对没有“我”这个想法。那个就被称为“寂静”。真我自己就是世界;真我自己就是那个“我”;真我自己就是上帝;一切都是神,是本性。

17.一切事物不都是上帝的杰作吗?

没有欲望,刻意和努力,太阳升起来了;就在太阳的莅lì临中,太阳发出火光,莲花开放,水汽蒸发;人们各就其位,日作夜息。就像磁铁一来,针头就开始移动,那被三种宇宙神能和五类神行所统合的灵魂,就是通过上帝的莅临,根据相应的因果律,而付诸行动并安息生养。上帝无所决定;也无因果隶属于他。就像世间的行为无法影响太阳,或者就像其它四种元素的优劣无法影响遍及的空性。

18.在叛依者中,谁最伟大?

那个把自己完全献身于真我(也就是上帝)的人是最优秀的叛依者。完全献身于上帝意味着始终保持在真我本性中,除了真我本性不让任何念想从中升起。不论任何负担加压于上帝,他都承受。既然上帝的无上力量让万物运行,为什么我们不臣服于他而是不断地用什么应该做和怎样做以及什么不该和怎样避免的念想来为自己担忧呢?我们知道火车会运送货物,为什么我们上车后却把我们的小小行李箱顶在我们头上让自己不方便,而不把它拿下来放在火车上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呢?

19.什么叫“无执”?

当念头升起,就把它彻底消灭于其升起的原始之处,这就叫“无执”。就像一个采珍珠的人把石头绑在腰间,沉到海底采珍珠,同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无执”潜入自身里面,去找到真我的珍珠。

20.上帝和上师不能作用于灵魂的解脱吗?

上帝和上师只能指示解放的道路;他们不会自己把那些灵魂带到解脱的状态。实际上,上帝和上师没有区别。就像落到老虎口中的猎物无可逃脱,那些来到在上师所在之处的人们会被上师拯救,没人会落单;但是,每个人应该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追随上帝或上师指引的道路而获得解脱。一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眼睛来认识自己,而不是用其他人的眼睛。学生需要一块镜子的帮助才能知道自己就是学生吗?

21.对于寻求解脱的人而言是否有必要探究万物的本性?.

就象一个想把垃圾扔掉的人,他没必要分析它或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所以一个想认识真我的人没必要去计算万物的种类或者去探究它们的特性;他所要做的就是抛开那些遮掩真我的东西。世界应该被视作一个梦。

22.在醒着和睡梦之间有无分别?

醒着的时间较长,睡梦较短;除此之外没有分别。就像醒着的时候发生的一切看上去是真实的,做梦的时候梦中发生的一切也是如此。在梦中头脑具有另一个身体。在醒着和睡梦两种状态中,念想、名相和形式同时显现.

23.对于那些寻求解脱的人读书有用吗?

所有的文字都说:为了获得解脱你应该让头脑回归静默;所以他们总的教导就是让头脑回归静默;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没必要无休止的阅读。为了让头脑安静下来,你只要在你自己身上探询什么是真我;在书本中能够寻求到真我吗?你应该用自己眼睛的智慧去认识自己的真我。真我在五层外壳之内;但是书本根本是在外面的。既然真我必须通过深入五层外壳才能寻获,在书本中寻找是没有结果的。有一个时刻会到来,那时候你必须忘记所有你学过的东西。

24.喜乐是什么?

喜乐是真我的本性;喜乐与真我没有分别。这个世间的任何事物之中没有喜乐。我们无知地认为我们是从事物之中获得喜乐。当头脑外驰,它只有经验到痛苦。实际上,当欲望得到满足,头脑回到它原来的地方享受到的喜乐就是真我本身。同样地,在睡眠,三摩地和昏迷中,或者在获得渴求的事物,除掉不喜欢的事物的时候,头脑转向内在,经历到真我和喜乐。就这样头脑不停的从真我中走出又回到真我。一个走在外面,晒过太阳的人当他走进树荫会感到荫凉。那个不断在树荫和阳光之间走进走出的人是一个傻瓜。智者一直停留在树荫中。同样地,一个知道真理的人的头脑不会离开本源。相反,无知的头脑,周旋于这个世间,尝遍痛苦,只有一点点时间回到本源经验到喜乐。实际上,所谓的世界,就是念想。当这个世界消失,也就是说,当没有了念想,头脑就会经验到喜乐;当世界重现,它就经历痛苦.

25.什么是智慧的洞察?

保持在平静状态就是所说的智慧的洞察。保持平静就是把头脑消解于真我。心灵感应,通晓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千里眼并非智慧的洞察。

26.无欲和智慧是什么关系?

无欲就是智慧。两者并无分别;它们是一体的。无欲就是不再把头脑附着于任何事物。无欲意味着没有事物出现。换句话说,不再寻求除了真我之外的任何事物就是超然,就是无欲;不离真我本性就是智慧。

27.质询和冥想有什么区别?

质询在于让头脑回归真我本性。冥想在于设想自己就是本源,就是存在—意识—喜悦。

28.什么是放松?

质询那受束缚的自我的本性,认识到一个人的真实本性,这就是放松。

马哈希尊者(老师)一生只主张一种修行的方法,他叫他所有的门人都要每天在心里问“我是谁”,这本书的名字叫《我是谁》,因为马哈希本人(老师)就是在一个死亡的恐惧下进入“我是谁”的质问的时候成道的,所以他教他的学生、教他的门人他也用同样的方法,叫他们随时都要向内心最深处质问我是谁?我到底是谁?我是这个身体吗?我是我现在头脑里的思想吗?我是我现在内心深处的感觉吗?他一定要问,而且要问到底,这个方法很有点像是禅的参话头的方法。

马哈希(老师)曾经讲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他说:“在无梦的睡眠里不存在的东西都不是真的。”无梦的睡眠里,显然世界也不存在,自我也不存在,什么都不存在了,那么当你睁开眼睛再看见这个世界,再看见这个自我,就意味着它们都是假的。美赫巴巴也讲过一句话,他说:“上帝不是别的,上帝就是那个你进入无梦睡眠以后的那个。”

一个证悟者跟你的区别是,他醒着进入无梦的睡眠,而你是睡着了落入无梦的睡眠,这就是一个证悟者跟一个凡夫的区别。一个凡夫每天晚上都回到源头,但是他不觉知,他无法在源头里保持醒着;而一个成道者每天都醒着回到上帝、回到源头。

美赫巴巴提到,那个源头离你并不遥远,那个源头你每天晚上都回去,但是你每天晚上都认不出来,你一回到那儿,你就感知不到一切东西了,既没有世界,也没有自我,这就是那个困难。你一从源头出来,你的梦又开始继续了,你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梦,你的自我感是一个梦;你一旦回到源头,又变得无意识了,这就是一个两难的情况,非常两难。这就是为什么证悟是一件最简单的事,又是一件最难的事。它很简单,简单到你每天晚上都会回去,你每天晚上不需要追求你都会回去,你从没有离祂很远,但最难就是你每次回去都是无意识的。

马哈希又有一句相对的话也非常重要,他说:“当一个人真正觉悟了源头,他将知道无论你做什么,那件事终将回到你自己的身上”。这句话他肯定了因果的循环,所以他说不要向任何一个伤害你的人施以憎恨,因为那个憎恨仍然会再一次回到你的身上,即使那个人真的伤害了你,而你开始恨他,但迟早那个恨会回到你的身上。所以他说:“无论你们的内在产生了什么,你都要当心。因为它迟早有一天会再一次回来。你做在别人身上的事,最终会回到你自己身上。”

马哈希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当我告诉你世界是假的时候,我只是为了动摇你的关于世界是真的这个观念,把你认为世界是真的这个观念摇得松一点。当它松一点的时候,你也许可以来到中间。一个人只有在中间的时候,才是他获得恩典、获得超越的时候。如果百分之百的又进入另一极:世界是假的虚幻的、什么都不存在时,你一样无法证悟真理,因为它是另一极。另一极的水平跟这一极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正是禅的做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方便。因为你太在左边了,我给你右边把你推过来一点;当你太在右边的时候,我又会给你讲这是左边。因为真理超越两极,真理既不是这边也不是那边,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我是谁

在厦门乐易读书会上推荐的书单中有一本《第三种文化》,以前没有读过,读过以后发现其中确实有很多人物的著作需要进一步追踪,林恩.马古利斯的针对原始生物发展历程的大...

by:蓝天白云绿草

我是谁

我是谁?我到底是谁?是谁杀了爸妈?那个人,啊!原来是我自己,哈哈哈!是我杀的!

by:花花醉客

我是谁

内容简介“杀人了!”我从梦中惊醒,刚梦中有个杀人犯正拿刀追杀我。我捂着胸口平复情绪,顺便瞄了一眼闹钟--半夜10点半,有人在此时捂住了我的嘴。我一惊,立刻想要推...

by:贰十8

我是谁

黄渤·《我是谁》电影《神秘巨星》中文版电影主题曲关于“我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会反问自己。歌曲大胆加入印度音乐元素,与影片基调完美契合,黄渤通...

by:华语音乐

我是谁

找到快乐与自由的随身指南

by:净凡3

我是谁?

善恶的天平好像在上帝打盹的时候才会被魔鬼偷偷的颠倒。这里是电台悬疑连续广播剧“我是谁”,在这里我们将为你展述扣人心弦的故事。没有逻辑悖论,也没有行为证据,七人字...

by:建桥时光

我是谁?

解脱是什么?解脱就是透过参究系缚的本质,进而证悟自己的本性。

by:云游_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