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高精地图构成自动驾驶重要公共基础设施

2022-09-23 18:48:0001:56 32
所属专辑:长江日报
声音简介

“什么时候下雨,降雨量多少,温度多少度等,车路系统都可以感知路边的环境。”9月23日,在武汉经开区举行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层论坛(2022)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描述了一幅未来时代,智能汽车感知道路气象变化的场景。

刘经南院士表示,自动驾驶是未来值得着力的方向,但要实现一个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出行就需要包括高精地图在内的一系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去提供技术支撑和出行服务。

他认为,要满足在安全情况下的自动化、智能化,未来自动驾驶或说无人驾驶除智能道路外,至少需要包含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本身能够感知车况状态、外界环境情况)、车联网等基础设施。

身为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刘经南院士对武汉经开区高精度等智能汽车应用场景十分看好,深度参与了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测试场的建设。他表示,武汉还拥有高精度导航定位授时方面的科研实力。其中,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测绘遥感专业在全国闻名,在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领域有人才和科教优势。

“目前有许多国内厂家都在向高精地图的方向着力、探索,正在组织形成一个高精地图的发展联盟。”刘经南院士提出,要实现这种高精度地图,仅有厂家或行业之间的执行标准还不够,地方、行业的标准是起步,再逐步要过渡到国家级标准,并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从而建立起高精地图技术标准体系。(长江日报记者郝天娇 王双双 通讯员高柯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星探院士|国际院士讲堂

作为《国际院士讲堂》策划人、主持人、记者,分享对院士采访前后的准备和思考,讲述院士故事,探寻前沿技术,解读院士著作,分享采访内容与心得。国际院士讲堂由北京市科委...

by:大侠九星

大国院士

一场航空灾难,将一位物理界和材料界的天才带回了二十年前,从数学开始,以物理为终,以材料为骨干,以能源为血液,泱泱大国,启航于此.......院士重生,科技之始,...

by:吾声涯

改变思维|中国工程院院士写给所有人的书|AI电子书

【内容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写给所有人,特别是彷徨者的书!钱旭红谈思维、谈成长、谈身心境、谈自然和文明与社会。思维才是力量!【作者介绍】...

by:上海文艺_电子书

是院士也是战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衷共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这过程中,无数中国科学家攻坚克难...

by:中国科技馆FM

院士回母校

2016年,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开展“院士回母校活动。4年来,神州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韧、“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百余位两院院士相继受邀回到母校...

by:中国大学生在线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

从20世纪风雨中走过来的中国科学家们,他们爱国报国、敬业奉献、无私无畏、追求真理、不怕失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现代文明贡献了中国人的智慧,...

by:经典传诵___之江新声

国家最高科技奖《刘东生院士》

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辽宁沈阳人,籍贯天津,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黄土之父”。1942年...

by:幽壑止戈

邓子新院士:解码DNA

目前的地球面临着太多考验,疾病危害、人口膨胀、生态失衡、能源危机……人类的后代怎么办?科学家提出了用“基因工程”力挽狂澜!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揭秘DNA,寻...

by: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