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调经论(1/2)

2022-09-28 09:09:3505:32 31
声音简介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篇六十二《调经论篇》完

调经,即调治经络。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经络发生病变的原理及其调治方法,故名“调经论”。本篇的主要内容有:一、说明人体神、气、血、形、志五种有余不足所导致的病变和针...

by:導法自然1

大平调经典唱腔

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因用以击节的梆子特大而得名。又因其音平,唱腔的调性比高调(豫剧)低,故又谓之平调。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鲁西...

by:豫韵之音

民间小调经典专辑

亲友们,欢迎点击上面的订阅关注,以免找不到这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每日定时更新,欢迎收听,并评论提供意见。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喜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戏...

by:戏曲传承人

保定老调经典唱段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保定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小调,因生、净两行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代表剧目:潘杨讼、忠烈千秋、...

by:海纳百川1105

关灵凤祥符调经典唱段

关灵凤(關靈鳳),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的高徒、义女,豫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祥符调的代表性传承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生人,满族,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市,1952...

by:须跋陀罗

大平调经典大全[持续更新中]

大平调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

by:梨园名伶

京腔越韵黄梅调经典唱段集锦

京腔越韵黄梅调,样样精彩,段段好听,一定有你喜欢的,欢迎收听收藏点赞关注♂️♀️❤️❤️

by:碧草儿青青

每天5分钟快速补气养颜补血调经

气与血是每一位女性身体内拥有的两大基本物质,一旦女性身体缺少气与血的话对于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很多女性不明白的是养血补气为什么如此重要,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

by:听友18035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