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遭三位网红经济学者怒怼,“人民经济”是否在开历史倒车?

2022-09-30 11:32:0206:27 1432
声音简介

温铁军教授最近提出了一个新名词——人民经济,结果遭到了三大网红经济学者的怒怼,马光远、任泽平、张捷三位网络上赫赫有名的经济学者几乎发出了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温铁军是在开倒车,要让中国回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而计划经济早已被实践证明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最后得出温铁军不懂经济的观点。

看了一下网络上的评论,有支持三位网红经济学者的,但更多人站在温铁军一边,认为这位三农领域的专家敢讲实话,为老百姓考虑。

本文将从“人民经济”的概念出发探讨温铁军到底在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咱们用逻辑对待争议,少带个人情绪。

温铁军给“人民经济”的定义为具有维护国家自主发展的爱国主义性质的经济体。该定义太过抽象,于是温教授又归纳出了“人民经济”的四个特征,分别是自主性、在地化、综合性和人民性,注意,一个经济体只有同时符合这四个特征才能被定义为“人民经济”,缺一不可,我们一个一个来阐述。

1.自主性。不是本国自主而是外国介入形成的经济体不符合自主性要求。我的理解是自主性并非排斥所有外资,非由外资主导的经济体都符合自主性特征。比如,阿里、腾讯的最大股东均是外国资本,但外资股东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只是战略投资者,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所以它们属于拥有自主性的企业。相反,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外资企业不符合自主性要求,哪怕未来苹果公司的最大股东是中资也没用,实际控制权并非只看持股比例。

2.在地化。正面理解在地化比较困难,我们从温教授举的一个反面例子来理解,他说道,在地化是相对于全球化来讲的,因此可以将在地化理解为自给自足,不依靠海外输入的资源,同时依靠内部消费完成经济生产闭环。

要符合在地化特征是比较困难的,中国本身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我们不是俄罗斯,也不是澳大利亚,石油、铁矿石等需要通过部分进口来满足。以国内的资源存储量来看实现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大但要发展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必然要从海外进口资源。有进口就得有出口,否则购买资源的钱从哪里来呢?达到在地化特征的前提条件是成为拥有一切资源的大国,这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3.综合性。综合性比较好理解,指的是企业不能只追求利润,要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对企业的考量指标要是综合性的。商人与企业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只追求利益,后者除了利益外还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我觉得综合性的意思与其相似,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最大的区别。

4.人民性。讲的是企业的所有制问题,只有国有企业才符合人民性特征,私企和外企不是全民所有制,自然无法满足该条件。

再重申一遍,只有同时符合以上四个特征的经济体才是“人民经济”,只要一条不满足就不是温铁军定义的“人民经济”。这么来看国内属于“人民经济”的企业很少,甚至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比如,华为就不符合在地化和人民性,原因如下。

第一,华为并非国有企业,任正非持有的股份比例虽然很低但剩下的股份全部由华为的工作人员持有,是典型的私人企业,只不过华为的“私人”数量比较多而已。

第二,华为的很多资源是从国外进口的,并且销往海外市场的货物也不少,不符合在地化特征。

仔细想了想能够同时符合“人民经济”四大特征的企业真的很少,中国烟草是为数不多的“人民经济”企业。作为正儿八经的国企,肯定符合自主性和人民性特征;综合性方面,中国烟草每年的纳税总额很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员工社保绝对按照国家要求缴纳,如果只用利润指标衡量中国烟草反而是不公平的;在地方性方面基本也能符合,烟草的原材料烟叶是本地种植的,设备机器用不着从国外进口,生产出来的成品几乎全部在国内销售。

除了中国烟草外,白酒企业算是最符合“人民经济”四大特征的企业了。

是不是“人民经济”并非关键,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才重要。上中学的时候大家一定学过咱们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也就是国企为主,私企、外企共同发展。企业所有制方面,国家的基本政策并没有将私企和外企排除在外,温铁军提出的“人民经济”概念同样如此,温教授只是给“人民经济”下了定义,并没有说不符合“人民经济”的企业就一定是不好的。就好比给出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是中国人的定义,而中国人里并非全部是好人,同样,外国人里也有好人。

一家符合四个特征的企业效率低下,员工们吃大锅饭,毫无进取之心,这样的“人民经济”企业不要也罢;相反,华为这种不完全符合四个特征的企业对中国社会与经济贡献良多,哪怕它不是“人民经济”也受到人们的支持。因此,我认为咱们用不着针对“人民经济”的概念做拓展化理解,更不应该就该问题形成“你死我活”式的对立。

另外,温铁军在给“人民经济”下定义的时候提到了“发展中国家普遍意义”,我的理解是“人民经济”形式在发展中国家里更为普遍,而当经济水平逐步达到发达国家水准时不同形式的经济体会越来越多,更加用不着用是否是“人民经济”判断经济体的好坏。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的,所以更不需要针对温铁军在现阶段的判断就认为他是在否定多样化的经济形式以及市场经济为中国带来的益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臭小nono

温老本来就是另类的讲别人不敢讲的事实

猜你喜欢
温铁军

“为文不说民瘼苦,再做诗书也枉然...

by:认真学习的周同学

温铁军

经济改革

by:左滌生

温铁军音频

随着农业的不断升级,乡村振兴正迎来新的机遇。对于正处于低谷期的人才们,我们要告诉他们:风雨过后,方见彩虹。让我们一起探讨农业4.0时代,抓住新机遇,重塑乡村的未...

by:利他文案

温老温铁军讲座

温铁军讲座持续更新

by:宁愿独自听风

温铁军有话说

温铁军,1951年5月出生于北京市,三农问题专家。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农村金融研究所等校属...

by:革命中的熊猫哥

温铁军说天下

探索经济深海,解码发展密码,《温铁军说天下》带您领略温教授独到的经济视角。本专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财经现象,从实体经济到金融市场,温铁军用他的智...

by:郭束庭

温铁军经济讲座合集

温铁军,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三农”问题专家。1968年插队,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从事政策研究。2004年开始担任中国人民...

by:夜晚de星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