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茅盾

2022-10-07 20:48:0002:50 172
声音简介

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

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上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魃魃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

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其余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竟还有濯濯地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

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

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啊!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像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

傍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云──依然遮抹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泼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茅盾日记

《茅盾日记》,二册,收录于《茅盾全集》第三十九、四十卷。我们只是选读。

by:半閒堂

茅盾·子夜

《子夜》创作于1931年,是茅盾的长篇代表作,畅销至今,被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蜚声海内外。小说以1930年5—6月间的旧上海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斗...

by:枕边文史馆

茅盾小说集

本辑作品,见《茅盾全集》第八卷

by:半閒堂

子夜|茅盾著

时代背景是一九三零年春末夏初,通过农村与城市两者革命力量发展的对比,反映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面貌。

by:凤月城

子夜 茅盾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

by:有声江北

腐蚀(茅盾著)

这是我国当代语言大师茅盾在一九四一年写的一部日记体长篇小说。作品通过主人翁赵惠明这个虽然聪明能干,然而虚荣心重,“不明大义”的年轻女性,陷入国民党...

by:豆小小_93

茅盾文学周朗读活动|灿星朗读&我语茅盾在乌镇

茅盾文学周灿星朗读活动-实录音频及“我语茅盾在乌镇”朗读活动优秀作品。

by:喜马拉雅城市文化

林家铺子/茅盾

作者通过对抗日战争中江南小镇一家普通铺子的倒闭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黑暗,以及帝国主义的不义之举。深刻剖析了旧中国城乡经济破产的内在原因

by:老马识途369

子夜-作者:茅盾

《子夜》是一部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的小说,它深刻地描绘了中国民族工业在买办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压迫下艰难求生存的社会现实。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与买办赵伯...

by:装满了爱love王君

《子夜》茅盾原著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代表作,原名《夕阳》。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实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

by:苍穹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