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葛生》:寄出的那封信,从未得到答复

2022-10-10 19:42:3709:50 164
声音简介

嗨,大家好,我是一枝喵,很高兴和你共读诗经。今天咱们读的是唐风中的《葛生》。


《葛生》是一首悼念亡人的诗歌,写的是两千年前一位妻子在亡夫的周年祭上,面对坟墓唱出的哀歌。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表现的感情却至纯至深。


现在让我们先把整首诗读一遍: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至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诗歌的第一句写道“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其中的“葛”与“蔹”都是藤蔓植物,“葛”指的是葛藤,它的根茎是葛布的原材料;“蔹”指的是野葡萄。葛藤缠绕在荆条上,野葡萄藤爬满山野,这种毫无章法,肆意生长的藤蔓,不正是诗人杂乱、荒芜的内心写照吗?一串串又长又细的藤条,就像一串串连绵不绝的思念;藤条的前端在原野上四处乱爬,就像在寻觅六尺之下的丈夫;它用柔嫩的枝叶叩问大地,大地沉默不语,从不曾回应她,也不曾开出一朵花。


另外,葛藤缠绕荆条这一组意象,也是一对比喻,在古代的观念中,丈夫是妻子的依靠,妻子也需要依附于丈夫,《古诗十九首》中写过:“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然而,菟丝可以依靠女萝,葛藤可以依靠荆条,失去丈夫的妻子却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但女诗人没有心思考虑自己的感受,她站在丈夫的墓前,却开始担心起丈夫的处境。她感叹道:“予美亡此(我的丈夫就埋在这里),谁与?独处!(谁能陪他吗?不!他只能一个人承受孤独)。”


去世的丈夫固然值得怜悯,但独自活着的妻子同样可怜,更何况她还是一位痴情的妻子。她是面对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未亡人;是“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中的单飞燕;是“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里的忘川鱼。她的孤独,又有谁能陪伴呢?


诗歌的前三章,层层递进,第一章描写的是离坟墓远的山野,第二章再近一步,描写的是长满杂草的坟墓,“蔹蔓于域”中“域”指的正是坟墓;第三章再近一步,写到“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一般的解释认为:角枕和锦衾,也就是枕头和被子,是妻子扶在亡夫的棺木旁哭泣时,看到的陪葬品。但根据前两章的描述,坟墓上长满荒草,尤其是“蔹蔓于域”一句,相当明显地点明了荒芜的景象,因此妻子是不可能看到棺木中的陪葬品的。那么应该怎么解释呢?


我没能在文学家的书中找到答案,却在一位历史学家的笔下找到了一种十分合理的解释。在杨宽先生的《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一书中介绍,先秦时期的陵寝分为“陵”和“寝”两部分,陵就是埋在地下的坟墓,寝则是建在地上的建筑,并且,“寝”中的陈设如同活人的卧室一样,有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中的枕头和被子,就是放在寝中的物品,妻子在祭奠亡夫时,走入了坟墓旁的“寝”中,想必里面的陈设一如丈夫生前卧室的模样,妻子睹物思人,徒然增添了一分物是人非的惆怅。


一念及此,她不胜感伤,内心的悲苦冲破防线,再也抑制不住,诗歌中的情感也在此升华。


“夏之日,冬至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至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最漫长、最难熬,莫过于夏天的白昼和冬日的夜晚,但自从你离开之后,我却不得不独自伤感。


曾经的夏日阳光如今不过是烈火灼心;曾经的冬夜围炉如今也不过是辗转难眠。


没有你的世界,我活着的意义不过是等待死亡,待百岁之后,再和你地下相见。


这两句诗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感觉容纳了诗人全部的情感,但又好像仍旧没有表达完整。它就像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水下面仍旧隐藏着巨大的悲痛。


当某种感情当事人无法承受时,他就无法付诸于语言文字,因此,往往那些看似朴实无华的东西最能打动人。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比如《项脊轩志》中末尾那句:“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日剧《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有一位年少时期失去恋人的老爷爷,在恋人的照片背后,写的就是“夏之日,冬至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这句诗。他的平淡又难以忘怀的感情,同样也感动了很多人。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丈夫悼念亡妻的作品,甚至“悼亡诗”成了男人的“专属”,也出现许多男性文学家为了写“悼亡诗”而悼亡。


但诗经中这首《葛生》却独树一帜,它让我们看到女性的情感并不比男性文人墨客差,甚至更加真挚,更加浓烈,更胜一筹。


这也让我想到女词人李清照,她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恩爱非常,在赵明诚去世后,她也陷入过绝望,尤其在家亡的同时,又经历了国破,她熬过了一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经历。她也曾写过一些悼念丈夫的诗词,其中一首是因为一枝梅花引发起来的,她写道:“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是呀,不仅仅是这枝梅花,也不仅仅是这首《葛生》,任何一首写给天堂的诗,都是一封无法寄出的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16824023

大美《诗经》 感谢主播 为什么感谢主播呢 因为 没有主播 我也忘了读

霸气一枝喵 回复 @听友216824023

好的好的,感谢提醒,哈哈哈😆我会继续哒!

霸气一枝喵 回复 @听友216824023

谢谢🙏谢谢

Jovi连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简单理解为站在旁边,想象地下

霸气一枝喵 回复 @Jovi连

对,可以,并不一定亲眼所见!感谢分享

Jovi连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可以简单理解为想象地下的老公,什么都烂了

Jovi连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我觉得可以简单理解为妻子在坟墓旁边,想象地下的情景。

猜你喜欢
一封没有寄出的信

阿依古丽,本名杜万凤,出生于新疆石河子农八师军垦农场,曾居河南平顶山市,现居江苏无锡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有诗歌、散文诗、诗学随笔、小说等作品散见于...

by:阿依古丽9

唐风微课(唐风 写播)

提升思维能力,打造口才之星

by:唐风道故

唐风rap

唐风rap,原创rap。

by:大唐中医_杨金天一

唐风宋韵

华门弟子张宁,华调吟诵之唐风宋韵系列音频教程

by:清音雅调

少年唐风

曾经小小少年到如今风度翩翩,少年你经历了什么,错了少年自带主角光环,不用经历什么也能发光发亮,你期待吗?值得一听的故事,大家快来收听点赞谢谢大家曾经小小少年到如...

by:许良声场

大唐风云

我姓李名泰,小名青雀,我是大唐太宗皇帝的嫡次子,生母是文德皇后,舅舅是长孙无忌。我自幼宠冠诸王,我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可是却被当成太子的磨刀石,可却被太子记恨,...

by:立德夜语

大唐风月

唐太宗李世民,千古一帝,雄才伟略,十六岁便横刀立马、名扬天下。运筹帷幄,玄武政变,开创大唐盛世,造就华夏民族璀璨历史。他薄情、亦多情,更是痴情,后宫...

by:茵蔚有声

唐风读鲁迅

鲁迅先生曾说:“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些不一样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唐风读鲁迅》专辑将带你一句句重温鲁迅先...

by:古城唐风

盛唐风物

可转债,价值投资,套利,打新。

by:盛唐风物

大唐风云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

by:斩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