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大成》第52集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飞经引气+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2022-10-13 08:18:064.1万
切换 - 音频
00:00:00 / 00:00:00
声音简介

  背的方法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照我的方式写(甲乙一组、丙丁一组,往下写)。你们学五行的时候,你们比较会记得木火土金水,因为一天到晚在用,就是记得木火土金水。这是一个取巧的方式,(把木火土金水分别排到天干上)。当你去看书的时候,它说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当我告诉你的时候,你开始背了。甲已合化土开始背。结果走在马路上,一摔倒,变成甲已合化水。马上就背错了。所以你不要背,这整理完后,是可以取巧的。不然,我们有那么多东西,你要怎么记。这是我们木火土金水对到天干,讲歌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那这个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是临泣,所以我们的临泣就代表胆。脾的本穴就是太白。临泣是木,胆经是木,所以胆经的本穴是临泣。脾经是土,脾经的太白穴,就是它的本穴,因为太白属土,就是这样来的。那肝呢?肝是行间,大肠是二间穴,小肠是阳谷穴,肺是经渠穴,心是少府穴,膀胱是通谷穴,胃是足三里,肾是阴谷穴,这些是他们的本穴。我们有一个名称,称之为五门十变。有十种变化在里面。
  这五门十变,你一定要熟,要看熟,不要用错。不要在需要时,再去想、再去翻书。不能在治病时对病人说:“你等一下,我去翻书”。这样病人会紧张。也就是说,今天如果我们需要木,那为什么需要木?比如说,遇到火的虚症。举例,像手酸,酸在小肠经。因为小肠经属火,那我要扎后溪。结果一看,病人没有后溪,因为腿没了。所以找临泣,临泣是木,木生火嘛!临泣穴本身是胆经的本穴,它的属性是木,这个临泣就可以治小肠经的虚症,同样临泣穴也可以泻膀胱经实症。
  今天病人来了,说痛了二天,你一看是膀胱经。因为,下膀胱经的子穴束骨会很痛,但不治不行啊,就用临泣穴。因为临泣比较不痛嘛。不像趾头边很痛,因为有人脚很细。这是临泣穴,一定是下对侧。因为下临泣的时候,身体会产生木,那水的实症,就可用木来泻掉。所以,遇到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可以下临泣。小肠经的虚症,同样可下临泣,就这个意思,这是本穴治疗法。
  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听懂了吗?如果说,下一针临泣,背还在痛怎么办?一看是膀胱经的实症,膀胱经是不是水,木是不是它的子,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去壮木、强木,对不对?丁壬合化木,丁壬呢,是手的少府穴。手握拳,在两个指头尖中间的少府,无名指跟中指之间是劳宫,还有脚的通谷穴,这两个穴是不是很痛。所以,你遇到这个,反正是岳母来,你又有家暴,你要她女儿跟你离婚,你就下这边,因为痛死了对不对?
  所以,临床上非常灵活,一切看你怎么用,这是第二种变化的方式。第二种变化的方式,就是两个穴加在一起,会生成另一个属性出来。
  当你在用本穴的时候,因为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就是属木。甲乙都是木嘛。所以,你只要扎进去以后,它的五行穴性就出来了。所以,这五个门呢?第一个,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现在你们有观念了!有个病人来了,穿了一身盔甲,手肘以上通通被盔甲盖住了,你下背后也不行,这个病人是肝硬化、肝病,那肝募期门也没有,肝俞也扎不到,就只能在手脚上下针,这就是我们的肘后歌,只能在手脚上下针。
  你一定要用各种的方法去解决。病在这,你要用各种方法达到病的位置,才是好医生。像现在北非有很多国家,你不能看到女人的脸啊,看到脸就要娶回去了。那万一很丑的话怎么办?所以,在治病时,你说:“我不用看,你手脚露出来就可以了”。像今天若来个尼姑,叫她拉衣服不方便嘛。诸位遇到这种情形时,你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处理。
  现在肝有问题了,我们希望去强土,再强水,这叫做缓治。因肝木有问题,没有问题的时候木去生火,有问题的时候木去克土。所以我们先强土,强土就是实脾,要先把脾强壮起来。这是基本动作。实了脾以后,再去壮水,让水强起来,这是缓治法。缓治就是正常的手法。我们先去强土,甲已合化土,对不对!所以你下胆经的临泣、脾经的太白,就是强土。再扎足三里,胃口会开嘛。扎完再灸,都是很好的动作。灸足三里可以强土。
  那我们要壮水时,金生水对不对?我们就下肝经的行间和大肠经的二间,会有金产生,就可以生水。要生水可以取小肠的阳谷跟肺经的经渠,水会去生木,这是缓治。
  急治呢。这个人来,肺里面已经积水,肚子里面有很多的积水,水要先排掉啊!那怎么办。因金会克木,当树木长得太密了,我们可以用斧头砍,木要疏嘛!肝硬块长的很多,我们要取它的金,就把肺里面清干净,肺里面没有积水的话,病人就不会积水,这可以用,这是急治。那我们要生金,我们就下针肝经的行间、大肠经的二间。所以两个穴道,左右共下四针。这个时候,金去制木来排水。同样要再去强土,强土是固定的。我们在治急症的时候,一定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胃气恢复。
  诸位现在学到这里,就知道我在前面介绍经络时,苦口婆心的说,这个穴道是它的本穴,这是它的络穴,这是它的原穴,现在就用到了。所以运用的非常的广。比如说有个人,他膀胱经背痛,感觉好酸,然后一路下来。但来的时候,因为是大冬天。所以穿着牛仔裤,里面还穿卫生裤,那怎么办?因为委中拉不起来,你想要下他的委中,但裤子贴的很紧,拉不起来,那也不能叫他把裤子脱掉啊!没关系!叫病人躺着。膀胱经的虚症,它酸很久了,用金生水,下行间,二间是不是一样的意思。
  当你在做五门十变的时候,因为下的是本穴,本穴你不要管什么左转右转,什么飞经引气、苍龟探穴,苍龙摆尾,都不要乱摆。你针扎下去,然后左转右转引到气就已经开始补了。但是二个穴道要一起下。一起下不是你两根针同时下,不是左手一针、右手一针同时下。所以,你先下二间或行间都没有关系。但这个针总会在同时碰在一起,一碰在一起,金就出来了。我常常在下膀胱经的虚症的时候,委中都还没有下,直接扎行间、二间。
  在诊所,你有时候很忙,没有时间帮病人正面扎完二十分钟,再扎背面,这样多麻烦。直接多下二针就结束了。所以速度很快,效果好不好呢?都是立竿见影的。记得针灸都是立竿见影的。这针就好像竿子,一立竿就看到影子,马上就知道了。所以这是我们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所以,原则很活,不要那么死板板的,这是记的方法。


## 飞经引气(7-02:46:22)
  下面呢!我们要介绍飞经引气四种手法。在《针灸大成》上面,它是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第一个是青龙摆尾。这个飞经引气,跟刚才的飞针引气不太一样。第一个原名叫青龙摆尾,《针灸大成》上面写苍龙摆尾,这无所谓,文字上不重要。第二个白虎摇头。原名是青龙摇头,不知道是谁把它改成白虎,无可考,随便啦!只要手法对就好了。第三个叫苍龟探穴。鸟龟的龟这个字最不好写,不知道是谁搞出来,你画个图不就结束了,偏偏要写成这样子,真麻烦!原名是青龙,但因为跟青跟苍的意思重复了,后来变成苍龟探穴没了,不见了,但原来有四个。这第四个叫做赤凤迎源。这四个是飞经引气的法。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什么叫补的手法,我们针下进去,你会用到补,是虚症才会用到补。我们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对不对?虚症我们会用这个手法。比如说,我现在是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太大有硬块就是实症,或者是脸颊痛,偏偏要扎母穴的时候,解溪穴不好下,或者是解溪穴没有了。那你可在足三里上面做,足三里是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我们要用青龙摆尾做补。病人正面对着你,他的经络是这样子走的哦。针扎到足三里,左右转针,引到气(这叫捻针)以后,将针柄左右摇。当你在左右摇时,就已经是在补了。这就是青龙摆尾。病人会很热,补的越强,病人就越热。所以,我们用细的针去摇,你摇粗的针的话会更痛。针在身体里面,你摇的时候是引动气,这叫飞经引气。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这是补的手法。你可以摇九下,这是青龙摆尾。
  再来是白虎摇头,白虎摇头是泻法。泻的时候我们有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这个白虎摇头,是摇铃状。当针扎到穴道去以后,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我们现在做白虎摇头。做补泻的时候,针尾成方形的慢慢出来。出来到了顶了以后,要进针回去的时候,圆形的这样进去。会用到这种补泻的手法,一定是用在肌肉很多的地方。而且是用在原穴或本穴。因为当经的子穴或当经的母穴,都在手脚边。所以不需要什么青龙摆尾、白虎摇头。否则,你摇完病人也痛死了,要找肉多的地方,我们在本穴、原穴上做补泻。


##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7-02:53:07)
  再来是苍龟探穴。苍龟探穴就好像乌龟进入泥土里面的“象”。龟在水里、泥巴里,它是无孔不入的。钻进去是进入土的象。所以,我们是一退三进。什么叫一退三进?比如说,这是皮肤表面,我这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病人感到很酸。这时候你要做苍龟探穴,就是补啊。先退下来,退到皮肤表面。再进去的时候,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比如说,这是皮,这是骨,穴道在这边,这是皮层哦。你先扎到穴道,针扎到穴道以后,再提出来。针先下到穴道后,第一个动作先提到皮肤表面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一进、再进、三进。实际上,一进是到这边先等一下,等一下再进一次,然后再第三进。一进、二进、三进。这是一退三进,这是苍龟探穴。当这个人身体有硬块或痞块。我们用报刺法,如果刺完了,硬块虽还在,没有变小,但变软了。
  这是正面,你正面这样下针。从侧面、从剖面看都一样。你的针柄是这样子,针下到底下,拉到皮层的时候,你一进、二进、三进,知道我的意思吗?然后再拉到皮层,一进、二进、三进。这个很强哦,我们去积块,去痞块都可以用,这是个补的手法。
  那赤凤摇头呢?又叫赤凤迎源,这是泻的手法。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但是在退方进圆的时候,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这比较复杂一点。退出来的时候。针是方的出来,进去是圆的进去。同时在下针的时候,要摇动针柄,这就是赤凤迎源,也叫赤凤摇头。《针灸大成》写赤凤摇头。这四个飞经引气的方法,就是出自《针灸聚英》1。
  大部分来说,我们做完手法是不留针的。补的话针孔按到。泻的话,针孔不要按,都不留针。用手法来让它很快的完成。我们临床上做的时候,比如说病人很急,或早上只有三个小时,却来了一百个病人,那怎么处理?就飞啊、引气啊,让它马上结束。人不多的话,一个人二十分钟,针下去就留针在里面。就不需要做那么强烈的手法,不用瞬间完成这个动作。当然这个动作可以缩短我们留针的时间,我们做完,就可以起针了。你就看人多人少来决定。再下面就是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7-02:58:25)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你只要记得,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就是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呢?个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在这三部上面呢,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这个是皮,这个是骨,这个是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268030450

这一节相当的深奥一定要自己画图多听几遍才稍微理解一点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268030450

加油,一步一个脚印

琴禅悟道

功德无量

蚩萸山人 回复 @琴禅悟道

感恩倪师大爱大能,感谢您的学习支持

琴禅悟道 回复 @琴禅悟道

感恩倪师感恩有你的分享!

蚩萸山人 回复 @琴禅悟道

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听友317703618

怎么从42集之后都看不了呢?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317703618

平台调整,私信,分享给您

听友480839145

平台,我今天交了一个月的那个会员卡,一个月的也看不了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480839145

平台调整,私信,分享给您

听友480839145

可以听音频,看不了视频

蚩萸山人 回复 @听友480839145

平台调整,私信,分享给您

猜你喜欢
倪海厦之针灸大成

倪海厦老师讲解针灸大成的文字资料,值得拥有

by:紫大贤

倪海厦《针灸大成》

一起来学习中医,学习倪海厦倪师的针灸,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吧。

by:定风在新乡

针灸大成

倪老师课程语音留存

by:寿山养生堂

针灸大成

明杨继洲——原著靳贤——补充重编黄龙祥整理

by:糖果芸熙

针灸大成

《針灸大成》明•楊繼洲著。是我國古典鍼灸醫籍中內容豐富,資料全面,流傳廣泛,影響較大的一本鍼灸專著。

by:廣州紫雲書院

针灸大成

学针炙必修巜针灸大成》,该书临床实用,论述精辟,一部书读懂读透,必神将告之。

by:同尘异谈

声音主播

2571158.6万

简介:蛮神润志蚩尤故里,求学问理岳麓书院。循理探纪得缘闻道,私淑靓觉得悟老子:象不可迷,名不可执,德不可为,道不可得;无有至极,守真为本,积啬为基,请检无为;道褒无名,闻异行殊,至简难明,易行难传。不惑立志守正行医:身心同治,医道双行。终志立大道于天下:驭术载道,正身行道,定心合道,化我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