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大学》第十二篇

2022-10-30 19:30:0202:05 384
声音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大学|国学|儒家经典

《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按照朱熹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因此,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y:亭姗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

从政学论语经商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多精彩课程关注公众号:早教课程(ID:SWKJ012)

by:早教课程

【国学经典】大学完结版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

by:皓轩哥是也

国学经典《大学·中庸》

《大学》和《中庸》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历来被儒家奉为治国平天下的法宝,道德修养的最高准则。本专辑,每一集内容按原文朗读,今文翻译和相关知识链接或故事链接...

by:阳光無名

《大学》—国学经典释读

三纲(三个基本原则):明明德、新民、止至善;八目(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方法...

by:徐徐道来Felix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

《大学》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

by:夕夕的小花园

《大学》国学经典诵读

大学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就是讲身心修养,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基本。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究竟想把我们的孩子教成什么样子?没有一个方向、没有...

by:传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