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调经论三

2022-11-01 10:56:2703:07 105
声音简介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大平调经典唱腔

大平调,又名大油梆、大梆戏,因用以击节的梆子特大而得名。又因其音平,唱腔的调性比高调(豫剧)低,故又谓之平调。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主要分布在豫北、冀南、鲁西...

by:豫韵之音

民间小调经典专辑

亲友们,欢迎点击上面的订阅关注,以免找不到这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每日定时更新,欢迎收听,并评论提供意见。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喜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戏...

by:戏曲传承人

保定老调经典唱段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保定白洋淀周边农村花会中的俗曲河西小调,因生、净两行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代表剧目:潘杨讼、忠烈千秋、...

by:海纳百川1105

关灵凤祥符调经典唱段

关灵凤(關靈鳳),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的高徒、义女,豫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祥符调的代表性传承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生人,满族,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市,1952...

by:须跋陀罗

《黄帝内经》素问·篇六十二《调经论篇》完

调经,即调治经络。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经络发生病变的原理及其调治方法,故名“调经论”。本篇的主要内容有:一、说明人体神、气、血、形、志五种有余不足所导致的病变和针...

by:導法自然1

大平调经典大全[持续更新中]

大平调起源于明代中期,主要流行于豫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冀南等地,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大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梆子腔系统,因比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的音调...

by:梨园名伶

京腔越韵黄梅调经典唱段集锦

京腔越韵黄梅调,样样精彩,段段好听,一定有你喜欢的,欢迎收听收藏点赞关注♂️♀️❤️❤️

by:碧草儿青青

每天5分钟快速补气养颜补血调经

气与血是每一位女性身体内拥有的两大基本物质,一旦女性身体缺少气与血的话对于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很多女性不明白的是养血补气为什么如此重要,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

by:听友180359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