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六经病的传变

2022-11-02 03:41:0602:46 638
声音简介

六经辨证:六经病的传变
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某些阶段性的表现,也是人体脏腑经络相互关系发生紊乱而依次传递的表现。一般认为:“传”是指疾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发生性质的转变。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故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到另一经,从而表现出合病,并病及传经的病证候。


1、合病 


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出现相应的证候。而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经病证和阳明经证同时出现,称“太阳阳明合病”;三阳病同病的为“三阳合病”。


2、并病 


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无先后次第之分。如少阳病未愈,进一步发展而又涉及阳明,称“少阳阳明并病”。


3、传经


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传经与否,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治疗的当否三个方面。如邪盛正衰,则发生传变,正盛邪退,则病转痊愈。身体强壮者,病变多传三阳;体质虚弱者,病变多传三阴。此外,误汗、误下,也能传入阳明,更可以不经少阳,阳明而经传三阴。但三阴病也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有:


(l)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少阳传入厥阴,阳明传入太阴,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含义不同。


4、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三阴征候的为直中。


以上所述,都属由外传内,由阳转阴。此外,还有一种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阴病转阳证。所谓阴病转阳,就是本为三阴病而转变为三阳证,为正气渐复,病有向愈的征象。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六经辨证新悟

学经典,做临床,六经钤百病!一元化解决伤寒、温病、杂病辨证!

by:安平说中医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成

蔡氏经方临床提高蔡长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六经辨证的精髓,为广大中医人在提高临床疗效指出了一条明路。为真正意义上发扬中医、快速掌握中医治病本领,是蔡老师写作本书的...

by:会觉

小儿推拿——六经辨证

需要进一步了解学习的朋友加微Niulin_0226

by:六经儿推

邱学民说伤寒论六经辨证

都说经方好,也听过一剂知二剂已拍案叫绝的神效医案,为什么临证时依然辨证思路模糊用药潜方杂乱无章,疗效平平,在这里作者根据多年对中医的潜心钻研和临床体悟,形成了一...

by:民间经方郎中

邱学民说伤寒论经方六经辨证

都说经方好,为什么我们在应用时疗效不佳,作者邱学民老师根据多年的潜心钻研和实践体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六经辨证方法,该方法简单易学,疗效经得起验证...

by:民间经方郎中

六经辨证临床之路-鲍老师经典

【本书简介】书提出六经辨证的诊断标准和清晰指征,并将六经辨证细化为“十大病机”、常用方证,还列举大量笔者医案帮助读者理解这个辨证体系,并与《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

by:joyhe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