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2022-11-08 19:48:4003:53 86
声音简介

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


答:(1)新石器时代农业遗存

时间

在约公元前13000~前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已经发现了大量早期农业遗存。目前发现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

地区

重要遗存发现有河北徐水南庄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怀柔转年、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浙江浦江上山、广西邕宁顶蛳山、桂林甑皮岩、柳州鲤鱼嘴、广东阳春独石仔、翁源青塘、封开黄岩洞等地区。

意义:这些遗址的发现及其研究的深入,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及早期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2)南北方农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农业主要以北方的粟作农业和南方的稻作农业为代表。

北方粟作农业

 a.粟类农作物发生地。1977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地下粟粒仓储,确立了华北地区是粟类农作物的发生地。也许是因为粟粒不易保存而难以发现,或初期的栽培粟粒与野主粟粒不易区别,所以至今尚未发现距今9000年以前的栽培粟遗存。早期栽培粟遗存的发现是个至今尚无法突破的考古难题。

 b.栽培粟的地点。根据徐水南庄头发现的可能是狗与猪的家畜骨骸及其由潮湿转干的湖沼演变这一适合植物栽培的环境特点和北京东胡林发现的人骨已轻度石化的两男一女的三人合葬墓、怀柔转年出土的盛物石容器等全新世初期的遗存来推测,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在太行山东西两侧及燕山南麓的山谷平原地带曾栽培粟。

南方稻作农业

 a.起源地点。因分别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后的栽培稻植硅石和稻谷,稻作农业的起源开始明朗起来。

 b.环境特点。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江西东北部的环玉山至南岭北麓,大约是我国南方的腹心地带。这一区域内,丘陵、盆地、平原、河流及湖泊相间分布,气候比较湿润,可食性野生动植物非常丰富,适合人类从事较为稳定的采集(包括捕捞)、狩猎活动。

 c.野生稻遗存。在这两处遗址中同时发现了古栽培稻遗存和大量野生稻遗存,这说明栽培稻是在长期采集食用野生稻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野生稻的发生地大概在这两处遗址所属的南丘陵及其以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南岭岭脊以北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

 d.栽培稻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发展的形式。将洞庭湖西北部发现的距今8000多年的彭头山文化的栽培稻谷及其聚落遗址,杭州湾南部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的成堆成片栽培稻遗存及其发达的农业工具与木结构房屋,以及河南南部舞阳发现的距今8000年前贾湖遗址的栽培稻遗存相结合,能够简略地推论栽培稻起源和稻作农业早期发展的形式,即栽培稻起源于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大约距今1万年前或接近12000年;而后发展于距今9000年,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边缘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并伴随着全新世暖湿气候效应的北进,逐步向淮河流域推进。这个过程简称为“中心起源,边缘发展”。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文明的起源

夏鼐著《中国文明的起源》

by:半閒堂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孔飞力著《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by:半閒堂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的起源——历史讲堂。

by:醉山恋

中国农业之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农业生产,在多个领域创造了世界之最...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中国农业大学 -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国家级精品课)主教材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及建筑设计ISBN:7-109-10495-8主编:李保明,施正香中国农业出版社

by:元亨利贞918

起源

迄今所发现最早的原始石器,制作于三百万年前。试想一下,在那蛮荒的岁月里,一群身材矮小的原始人,赤裸着身子,挥舞着一些粗鄙的木棍、石块,在原野中疯...

by: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