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别房太尉墓: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2022-11-07 23:25:3306:51 201
声音简介
生离死别非寻常,驻马孤坟那堪伤?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像低空飘飞的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像季札拜别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注释
1复行役:指一再奔走。
2近泪无干土: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
3对棋:对奕、下棋。
4谢傅:指谢安。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
5把剑觅徐君: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摘要
《别房太尉墓》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本诗是一首叙写与房琯友谊的追悼诗,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全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深沉含蓄。
作品赏析
此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十分切合题旨。
首联“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既在他乡复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尽管如此,诗人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向亡友致哀。先前堂堂宰相之墓,如今已是茕茕“孤坟”,表现了房琯晚年的坎坷和身后的凄凉。
颔联“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无干土”的缘由是“近泪”。诗人在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以至于身旁周围的土都湿润了。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天低云断,空气里都带着愁惨凝滞之感,使诗人倍觉寂寥哀伤。
颈联“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诗人下句则用了另一典故。《说苑》载:吴季札聘晋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徐君已经去世,于是解剑挂在徐君坟的树上而去。诗人以延陵季子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这又照应前两联,道出他为何痛悼的原因。诗篇布局严谨,前后关联十分紧密。
尾联“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唯”字贯两句,意思是,只看见林花纷纷落下,只听见莺啼送客之声。这两句收尾,显得余韵悠扬不尽。诗人着意刻画出一个幽静肃穆之极的氛围: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也似哀乐阵阵。此时此地,诗人只看见这样的场景,只听见这样的声音,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吊客的悲哀。
诗人表达的感情十分深沉而含蓄,这是因为房琯的问题,事干政局,诗人已经为此吃了苦头,自有难言之苦。但诗中那阴郁的氛围,那深沉的哀痛,还是表现出诗人不只是悼念亡友而已,更多的是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
创作背景
房太尉即房琯,他在唐玄宗来到四川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757年(至德二年),为唐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房琯罢相后,于763年(宝应二年)拜特进、刑部尚书。在路遇疾,卒于阆州。两年后杜甫经过阆州,特来看看老友的坟。[4][1]
作品评价
《瀛奎律髓》:第一句自十分好,他乡已为客矣,于客之中又复行役,则愈客愈远,此句中折旋法也。“近泪无干土”,尤佳。“泪”一作“哭”,可谓痛之至而哭之多矣。“对棋”、“把剑”一联,一指生前房公之待少陵为何如,一指身后少陵之所以感房公为何如,诗之不苟如此。
《四溟诗话》:诗中泪字若“沾衣”“沾裳”,通用不为剽窃。多有出奇荐,潘岳曰“涕泪应情倾”,子美曰“近泪无干土”。
《唐诗品汇》:祌情苦语,着“低”、“近”二字,唯孟东野有之(“近泪”二句下)。好景,凄绝(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赵云龙曰:用事典切,末语多思,愈觉惆怅。吴山民曰:三、四语悲,下句更悲。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不谓之“诗圣”不可。纪昀:情至之语,然却不十分精警。三句太着迹,须是四句一旁托。五句“陪”字不似追叙,且复“对”字。
《围炉诗话》:《别房太尉墓》云:“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亦有三层苦境苦情。“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上句意中事也,下句不知从何而来。在今思之,实存然者,当是意困境生耳。
《答万季野诗问》:问:诗唯情景,其用处何如?答:……在今卑之无甚高论,但能融景入情,如少陵之“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寄情于景,如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哀乐之意宛然,斯尽善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生离死别非寻常,驻马孤坟那堪伤?生人孤旅,亡友孤坟,专一相逢,几多伤心?

猜你喜欢
岳阳-杜甫墓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票价描述成人票:30元。1.1米以下的儿童、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免票。开放时间9:00-16...

by:恋景旅行APP

杜甫传|童书&杜甫

稳定日更30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审言是著...

by:天喜de电子书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by:Ary远方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by:lie流伶

杜甫传

感受一下唐朝诗人杜甫的一生

by: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