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秋:两个女儿嫁给毛主席儿子,一个女儿嫁给少将,活到99岁

2022-11-09 08:04:0618:38 2.3万
所属专辑:帝哥说伟人事迹
声音简介

在党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位巾帼英雄,她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两次入国民党的监狱,经历十分传奇。而她的两个女儿,后来分别嫁给了毛主席的两个儿子,毛主席称呼她是“双亲家”。她就是张文秋。

1903年,张文秋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母亲的开明,她从小就进入学堂读书,并于1917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当时董必武和陈潭秋都在这所学校里任教,张文秋在他们的引领下,很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文秋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思想变得更加进步。同年8月8日,张文秋的母亲去世,她回家为母亲奔丧,但父亲却给她包办了一门亲事,并要求她马上成亲,她坚决不同意,还闹到了区长那里,最终取得了这场抗婚斗争的胜利。

但这次包办的婚姻让张文秋认识到弱小者的生存环境是如此险恶,她的革命信念更加强烈了。于是她在1924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1927年春节期间,张文秋去看望当时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总教官的恽代英。在那里,她结识了刘谦初。刘谦初是山东省平度市人,生于1897年,中共党员,当时在北伐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工作,并兼任政治部理论刊物《血路》的副主编。

两人一见如故,恽代英也有意撮合他们,他们经常相约一道去参加各种政治活动,随着接触日益增多,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终于确定了恋人的关系。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拜访当时在武汉进行革命活动的毛泽东,毛泽东知道他们的关系后,非常高兴,对他们给予了深深的祝福。

1927年4月25日,刘谦初和张文秋正式结为夫妻。不久以后,党的“五大”在武汉召开,张文秋也出席了会议,大家都向她道喜,希望她早生贵子。

但毛泽东却开玩笑说:“别人祝你们早生贵子,我希望你生一对千金,我们两家好对亲家,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岸英,一个叫岸青。”

张文秋笑着说:“好啊!”

4月28日,刘谦初接到上级命令,随部队开赴河南郑州,与奉系军阀张作霖对阵,张文秋亲自送他到车站,这对结婚才3天的伉俪,不得不分离了。

张文秋独自留在武汉,她和杨开慧的感情也非常好,当时年幼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经常去张文秋家里玩,毛岸青心粗,鞋子坏了、袜子掉到鞋里也不在意,张文秋就帮他到街上修鞋,还做好吃的给他哥俩吃。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张文秋赶紧逃了出去。当年秋天,湖北省委指示京山县委响应中央“八七”会议号召,去驻马店发动起义,打土豪、分田地,张文秋担任总指挥部的宣传部长,暴动取得了成功。

1928年春,张文秋与湖北省委取得了联系,被安排在秘书处任机要秘书。但敌人在半年后破获了省委的秘密机关,张文秋不得不转移到了上海。

此时刘谦初正在山东工作,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他知道张文秋在上海后,马上向组织申请将张文秋调往山东工作,于是在1929年3月,张文秋被调往山东省委任妇女部长兼省委机要秘书,夫妻俩在婚后终于再次团聚了。

但仅仅过了几个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中共山东省委遭受重创,已经怀孕的张文秋和刘谦初一起被捕入狱。

8月中旬,张文秋终于在狱中见到了刘谦初,他被敌人折磨得浑身是伤,张文秋不禁泪如雨下。刘谦初鼓励她说:“不要哭。在敌人面前,我们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张文秋擦干泪水说:“我也准备牺牲。”

刘谦初郑重地说:“对你,敌人尚无证据。你腹中还怀着咱俩的爱情结晶,一定要活着出去!”

由于张文秋并没有暴露身份,而且妊娠反应强烈,敌人于1930年1月将她释放。出狱前,在她的一再要求下,典狱长答应让她和刘谦初见一面。

张文秋让刘谦初给孩子取个名字,刘谦初沉思片刻,说:“就叫“思齐”吧!思念齐鲁,思念父母!”

1931年4月5日,刘谦初被敌人杀害,年仅34岁。张文秋则辗转回到了上海,她在年底生下了女儿刘思齐。

“西安事变”后,张文秋奉调去延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林伯渠介绍她认识了陈振亚,由他护送她们母女到延安。

陈振亚曾是彭德怀手下的一员猛将,他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后,紧跟彭德怀转战湘赣,三次攻打长沙,五次反“围剿”,屡立战功,后在长征中身负重伤,留下了一条伤残的腿。

两人认识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在1937年冬天结婚了,彭德怀特别高兴,专门批了60元钱为他们操办婚事,他还对陈振亚说:“你这个老光棍,总算是有个家了,也了却我一桩心事。祝你们白头偕老,革命到底!”1938年秋,他们生下了女儿张少华(邵华)。

在延安时,8岁的刘思齐因为喜欢唱歌跳舞,被选为话剧《弃儿》的小主角,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引起了在台下的毛泽东的关注。

演出结束后,毛泽东走到台前,询问刘思齐是谁的孩子,当他知道她是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后,高兴地把她抱了起来,并认她当了干女儿。

1939年夏,中央通知陈振亚和另外4名残疾军人去苏联安装假肢,张文秋带着两个孩子随行,但没想到他们路过新疆时,却被军阀盛世才扣留在迪化。陈振亚在1941年夏被他们毒死,张文秋母女则被关进了监狱,她在1942年初在监狱里生下了她和陈振亚的第二个女儿张少林。

1946年7月11日,经过组织的营救,张文秋和3个孩子终于结束了在新疆的监狱生活,回到了延安。她们受到了毛泽东的热烈欢迎。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家里设家宴,张文秋和几个孩子都去了,也就是在这次聚会上,刘思齐认识了刚从苏联回来的毛岸英。

1948年春,张文秋被华北局组织部分配到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工作,任组织科长兼司法部机关党支部书记。这时毛岸英和刘思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对彼此的印象都很好,他们已经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终身伴侣了。

这时他俩恋爱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邓颖超和康克清于是主动去找毛泽东,替两人说媒。

毛泽东当然知道他俩的事,他也很高兴,但他表示自己不能搞专制,还得问问张文秋的意思。

1948年9月的一天,刘少奇请张文秋去西柏坡看望毛泽东,她欣然答应了。他们见面后,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听岸英说,他和思齐很要好,已经通信一两年了,你知道吗?”

张文秋笑着说:“他们通信,我当然知道,就是信中的内容他们一直保密呀!”

毛泽东摇摇头,认真地说:“岸英已经向我提出和思齐订婚的要求。我虽然喜欢思齐,可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岸英?”

张文秋看毛泽东说得这么认真,连忙说:“既然孩子们真诚相爱,我非常高兴。主席都同意了,我没有不赞成的。但是我担心思齐年轻幼稚,不懂事,恐怕难对岸英有所帮助。”

就这样,毛岸英和刘思刘订了婚。1949年10月15日,他们在中南海丰泽园举行了婚礼。

这天毛泽东非常高兴,他亲自向张文秋敬酒,并说:“文秋同志,感谢你教养的好女儿,成了我的儿媳,我敬你一杯酒,祝你健康。”两人一饮而尽。

新中国成立后,张文秋的同乡伍修权任外交部副部长,想调她到外交部任苏欧司司长,但与此同时,组织安排她去筹组中国盲人福利会,于是张文秋服从组织分配,去筹组中国盲人福利会。

伍修权知道以后,替张文秋感到惋惜:“人家的衙门越来越大,官位越来越高,你倒好,偏往那看一眼就能把你的孩子们吓坏的地方跑!”但张文秋只是笑笑。

有一天下午,张文秋的小女儿张少林放学回家后,看见有几个戴着墨镜、拄着拐杖的人来到了家里,她被吓得不行,赶紧跑到了自己的房间。虽然张文秋热情地招待了这些盲人,但从女儿的行为里,她对歧视残障人士的世俗观念感到很无奈。

更难的还在后面,筹组中国盲人福利会属于白手起家,房子、机构、干部、经费等,一无所有,张文秋感到压力很大,她于是去找毛主席反映情况。

毛主席知道后,马上对她说:“要房子,你可以找周总理;要干部,你可以找安子文;要经费,你可以找救济会;要人帮忙,你可以找谢觉哉部长商量。这就好办了吧!”张文秋这才高兴地点点头。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张文秋带领工作人员接管并改造了上海的旧盲民协会,正式成立了中国盲人福利会和9个地方分会,她担任了福利会的总干事。

1950年10月,毛岸英主动要求上朝鲜战场参战,当时刘思齐刚做完急性阑尾炎手术,还在住院休息,毛岸英只能骗妻子自己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但他还是不放心,于是又在深夜来到了岳母张文秋家里。

毛岸英对张文秋说:“妈妈,我来告辞,我马上就要出国了。”

张文秋问:“去哪里呀?”

毛岸英说:“我要保密,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张文秋只好说:“希望你保重,早些回来。”

毛岸英又说:“我就是对岸青放心不下,请您帮着照顾他,今后,他如果在经济上有困难,请您帮他解决,我回来再还,妈妈能接受我这个要求,我走就放心了。”

张文秋有些激动,她说:“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会照顾好岸青的!”

几个月以后,有一次张文秋去协和医院看病时,有一位从朝鲜回来的老将军偷偷告诉她:“你那个女婿在朝鲜牺牲了,彭总让保密。”

张文秋悲痛不已,但她知道,此时女儿思齐还不知道,她必须得坚强起来,于是她始终掩饰着悲伤,将这个消息瞒着女儿,直到1953年,刘思齐才知道毛岸英牺牲的消息。

毛岸英牺牲后,对毛岸青打击非常大,他本来身体就不好,不得不去大连治病疗养,这才渐渐好转。

这时毛岸青已经过了30岁了,毛主席很关心他的终身大事,于是有一次试探性地问他:“你嫂子的妹妹怎么样?”

这一问正合毛岸青的心意,他心里早就喜欢邵华了,而且还对哥哥毛岸英说过:“如果我找对象,就找嫂嫂的妹妹少华。”

毛主席主动提出来以后,毛岸青终于敢主动给邵华写信了,邵华也明白她的心意,他们的通信越来越频繁,两人的爱情之花,悄悄地绽放了。

毛主席再次征求张文秋的意见,张文秋说:“只要孩子们幸福,我没意见。”

毛主席高兴地说:“那我们是老亲家加新亲家,成为双亲家了!”

1960年,毛岸青与邵华在大连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张文秋的小女儿张少林则嫁给了李天策,李天策一直在部队工作,历任总参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政治部主任,1997年升任管理局副局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3年,张文秋在中组部离休,享受副部级待遇。但她并没有闲下来,她把写回忆录和纪念老战友的文章当作自己的新任务,每天都坚持伏案写作。

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后的3年里,张文秋先后完成了一部30余万字、记述她自己成长过程的作品《踏遍青山》和20余万字的作品《亲家》。

老战友伍修权在读完了《踏遍青山》后曾这么评价说:

“如果用忠贞不渝、临危不惧、正气凛然、高风亮节来赞颂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的话,张文秋是当之无愧的。她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

199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专门为张文秋送了一块牌匾:

“授予中国盲文出版事业先驱张文秋同志,1953年12月,受毛泽东主席的委托,开始创办中国盲文出版事业,为中国盲文和盲人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2002年7月11日21时,张文秋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87727299

一起侃大山

猜你喜欢
张文涓

曾师宗谭派名票张伯驹,她早年拜在名艺人陈秀华、张荣奎门下,后又受业于余叔岩的弟子杨宝忠(即后来的著名琴师)和琴师王瑞芝,曾得到余叔岩、孟小冬、马连良、谭富英等艺...

by:皮黄秀才

张文宏说传染

《张文宏说传染》张文宏医生携华山医院感染科医生团队写给每个人的传染病通识。我们和传染病的距离比想象中近得多,科学防控传染病,已成为一种生活新常态。张爸敲黑板:怎...

by:我是方方同学

《张文笑友会》

《张文笑友会》

by:1039张文

张文灏微小说

作者:张文灏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爱上你只是一时,忘掉你需...

by:风行如声

不熄的火花-张文灏

这首歌写的是坚持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也都有被现实无情打击过的时刻。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也无论你现在实现到了哪一步,请你再等一等,再坚持一下,你想要的结果...

by:摇滚我的态度

张文锐的主播档案

恭喜我们的小主播张文锐荣获第25期打榜主播恭喜我们的张文锐小主播,阅读播放量破10100恭喜我们的张文锐小主播,阅读播放量破10400恭喜我们的张文锐小主播,阅...

by:福瑞豆豆爱悦读

张文木论战略策略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曾就中国安全战略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研究方向...

by:岁月如歌zjc

张文木_国家战略

张文木教授演讲集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察网专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by:司徒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