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第2讲

2023-10-02 07:18:1618:01 3132
声音简介

        我们接下来讲第一章,昨天讲过以后,有反馈说我讲的可能太深了,听不太懂,听不懂,我们就再往下降维,再降一降。

         第一章是总纲,有一定的高度,因为我们首先要把道体的概念建立起来,所以这一部分比较抽象难懂,我尽量讲得再通俗简单一些,昨天讲到我们的心智模式认知系统版本儿太低,需要升级,低版本儿的认知系统只支持有为法,所以我们只能“观徼”,我们原来那个系统自带的无为模块儿“观妙”的功能,没有被激活。

         没有被激活,“妙”的境界就显现不出来。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认知系统升级呢?下边儿一句话,就是老子给出的激活密码,我们注意听:“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此二者是指哪二者?狭义讲就是“妙与徼”,“有与无”,这是根据上下文来的,范围再广一点儿,广义讲,此二者就包括了一切相对法,包括前面说的“可道”与“常道”、“可名”与“常名”,通通包括在内了。因为对立的双方它都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功能不同而有了不一样的名称而已。

        比如说我们人体的神经细胞,它是各司其职的,有听觉细胞,有视觉细胞功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的来源,都是高度分化,以前的祖细胞,或者说是干细胞来源是一个,那么“妙与徼”、“有与无”也是这样,这句话如果还是不好理解?那我就换一种句逗的方式,就是断句的方式,也许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一段的理解,原来这一句话的断句是: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我现在断是: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此二者同(逗号),出而异名。

       妙与徼是同,妙就是徼,徼就是妙,妙徼不二,这叫做“同”。

       那什么叫做“异名”?我们知道万物之间彼此是有差异的,你不是我,我不是你。因为这种差异性,所以才有了不一样的相应的称谓和名称。比如说,我们男女是有异的,所以才有了男女之名,男人与男人是同,女人与女人是同,那么男与女那就是异性的,这种异的分别是我们意识的分别所造成的,才有这种概念上的分别,但是随着一个人境界和维度的提升,这个标准是可以变的。比如说我们汉地的观世音菩萨是女相,藏地的观世音菩萨是男相,那么你告诉我,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相还是女相呢?佛陀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菩萨超越了男女相,它突出一个特点,就是慈悲相,这就是“同”。

          《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叫“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人为什么感觉孤独?因为你身上能“同”的地方儿太少了,你看什么都不顺眼,什么都不合乎你的标准,如果能多找找别人的好处,你的“同”就扩大了。分别心越强,看到的“异”越多,能够减少分别心,才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这就是老子给你的激活密码儿,一个字“同”!能否求同,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修炼的基本功。在求同之中逐渐改变对“异”下的那个功夫,要转变“异”,那么这个转变的异,大概分成这么几步。

 转变“异”的功夫,大概分成这么几步:

第一步是“存异”,就是我允许保留和我不一样的意见,允许保留,而且不再排斥和我不一样的人、事、物,这是第一步,叫存异;

第二步叫“尊异”,就是尊重欣赏自己以前认为不一样的地方,以前认为接受不了的地方,这是第二步,叫做尊异;

第三步,是“了异”,就是去除自己认为的异;

最后一步是“无异”,就在我这里,现在已经根本没有什么异和不异了。

这四步合起来,就叫求同存异,求同尊异,求同了异,最后一步是无同无异!

        回到原文,老子最后开始下结论了,四个字“同谓之玄”,这四个字,我理解用了很多年,一直以来,我都把这句话理解成“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都可以叫做玄。同谓之玄嘛,都可以叫做玄。直到有一天,我读到老子后面的原文里边有一句话叫“是谓玄同”,把“玄同”两个字拿过来,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话的“同谓之玄”,我当时感觉“轰”的一下子,一下这句话就进去了!“同谓之玄”什么意思?同就是玄,所以叫做“玄同”。我们前面讲到了“求同”,但我们世人求的那个“同”是相同,比如说孔子的“同”是大同。老子的“同”不一样!是“玄同”!相同与大同,它的境界,还局限在一个维度之内,大概是同一个维度,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大同的边界只是扩展的更大了一些,但是没有太大的本质上的区别。“玄同”不一样了,“玄同”是有位差的,它有上下,这位差的不一样,它是高对低的一种兼容,比如说男人和男人是相同,男人和女人就是玄同,维度不一样,在去掉男女之异,在人的这个高度上是“玄同”,在这个高度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什么叫做男女平等。

         再比如每天都是24小时,这是时间上的相同,但是过去、现在、未来是玄同,《金刚经》上叫“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外,有无相生是玄同,众生平等是玄同…等等。你单独看阴,它是独立的,是有边界的,单独看阳也是独立的,是有边界的,这是徼。但是阴与阳二者是玄同,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阴与阳之间的边界是虚的,没有边界才是阴阳的真实相,这个真实相就叫太极。所以太极的这个境界叫做玄同。

我们再看现实中的男女,在结婚之前,男人和女人各有各的边界,那结婚之后,大部分的边界就模糊了,结婚之前,我们的财产各自独立,但结婚之后,你再搞AA制,那就很不正常了。

        所以说能“存异”的家庭是普通家庭,能“遵异”的家庭是和谐家庭,能“了异”的家庭是幸福家庭,能“无异”的才是玄同家庭。

        我们认识到宇宙的本质是“玄同”,这是大智慧!儒家的目标是 天下大同,范围是天下,但是天下再大也是有边际的,老子的目标可是玄同,那么玄同之上还有更高一级的玄同,这叫“玄之又玄”。也就是层层超越的意思,我们读到“同谓之玄”这句话应该感到无比的震撼!它足以让你当下就开悟了,我们看下一句经文,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这个字在《道德经》全书中出现了12次之多,这是老子独创的一个术语。

        “玄”这个字非常不好理解,所以世人把不可捉摸,虚不可及的现象叫做“玄”,“道”它是“玄”的升华,也是入道的门径。老子证悟的境界,实际上就是因“玄”而进入的。在《道德经》里面,老子讲了“五玄”五种玄,叫做:玄德,玄聘,玄鉴(览),玄通,玄同。玄之又玄,就能进入众妙之门。这个“门”是什么门?我们叫这个门,叫做“玄门”。

        说到“玄”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小篆体的玄字儿,它像一个阿拉伯数字的八,只是上边儿戴了一个帽子,它表示有一束染成赤黑色的线被悬挂在那里晾晒。所以《说文解字》上就说:“黑而有赤色者为玄。”玄字,又像一个无穷大的符号儿,它表示极遥远、极幽深、不可知的状态。老子用“玄”字代表了宇宙中遥远而不可见的联系,这种联系虽然不可见,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它将形而下的现实与形而上的究竟联系在一起。

        一般来讲呢,我们家里如果有条件的时候,会在家里装修出一个玄关,那么玄关,就是他把屋内屋外形成了一个临界态,玄关以外,我们说要建一个鞋柜,杂物柜等等,那个玄关的里面,我们才认为是自己真正的家的空间。

        可见“玄”还是从显性世界观察隐性世界的一个门径。既然有与无,妙与徼之间的联系是“玄”,那么其结果就是“同”,这也就是这四个字,叫“同谓之玄”,玄,就是同 合起来叫做“玄同”。在这个基础上“玄之又玄”,玄之又玄,又叫“重玄”。那么从玄进入超玄这样的状态,在超玄的状态里边,不但妙与徼的边界模糊了,渐渐地没有了,那么最后连妙与徼本身也没有了,就我们叫“无分别”了,那个“无同无异”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

        我们世人,是“常有欲”,而且这嗜欲很深,我们认为物的边界是实实在在的,你就不是我,我就不是你,人就不是物,物也不是人。他们之间是没有办法超越的,所以我们只能在分别当中去“观其徼”,而不能“观其妙”,不能入玄境,更不可能入“重玄”的妙境。“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精神体验。自然界是“道”化生出万物,那么万象呢,都是“妙有”。我们前面说过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一个“妙”字儿,他讲了90天,讲宇宙的妙,宇宙太奇妙,讲生命的妙,生命太美妙,讲众生的妙,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所以才说“众妙”。妙,它是与道体相应的,这种境界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最妙的还是人的心,所以我们又把心叫做“妙心”,玄之又玄,它开启了众妙之门。

在《道德经》里面,讲了三重门:

第一重门是“玄牝之门”;

第二重门是“天门”;

第三重门就是“众妙之门”。

层层向上,玄之又玄。

第一章以“道可道,非常道”开始,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结束。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体道的条件是“常无欲”;体道的方法是“观”;体道的门径是“玄”,经过玄之又玄,最后到达众妙之门!佛经就叫做也就是智慧的彼岸。

在这里,观、玄、妙,是老子的三法印,这是第一章的大意。我们经常说,经文如镜(镜子的镜)深浅自知,浅人有浅解,深人有深解,总是要看每个人的境界和需求。

        好,我们下面把这一章总结一下,在第一章里面,老子提出了八个关键字:道、名、欲、观、妙、徼、同、玄,一共八个,每个字都有它特定的含义,想必大家都有体会了。我们,应该下点儿功夫把这八个字,每一个字,它代表什么意思都把它搞清楚,下面的经文我们就好理解了。

        中国人的宇宙观,一直都是三元模式的,叫做天地人三才,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老子告诉我们,这个认知系统版本儿太低了,要升级,要升级到四元模式,也就是在天地人的上面加上“道”,道、天、地、人,在天的上面还有“道”,道,才是最高的存在。这个观点,就为我们确立了人生的正确方向,还有一个有目的的追求,生命的最终的归宿是回归于“道”这个方向吗?和我们一般理解的相反,它是逆行的,所以在经文里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回归的路径就是玄。经过玄之又玄,入众妙之门,即可以回归于“道”,这就是第一章的意义。

         好,到此为止,第一章我们就结束了。下面再讲,我们就进入第二章。第一章讲“道体”,道体是“一”,道体是形而上,道体是唯一的存在,是独立而不改的。

        那么第二章是讲“二”,第二章讲形而下相对的世界,讲相对法,老子在第二章里举了六个例子、有无、美丑、上下、高低、前后等等,凸显出我们这个世界的相对性,那么在相对之中,我们还是依靠“玄”这个路线向上超越,我们就能够超越开相对,进入“道”的“一”的境界!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郇郇网复

老师用的手机微信语音功能录的呀!太感动了!

戒一年未曾破

太极即是玄同

启发自性

好像听懂了不少!刘老师讲得别有特色!

猜你喜欢
每周学习一章《道德经》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内容重点:我们大数人是放不下红尘中的花花世办而去山林修行的,那怎么办呢?我们的先圣先贤们就发明了一套理论,这套理论我今天把他们称为国学。国...

by:elarn

一章一故事,逐章解读《道德经》

一部经典,传承两千五百年。有人说是必读,有人称之为天书。五千多言,言简意赅,引发无数解读。有人用之于管理,有人用之于养生,有人用之于做人,都对。我们解读偏重于讲...

by:王君武wangjunwu

英文版《道德经》每周读一章

中文原著《道德经》本身就分为帛书版及通行版等不同版本,英文也有各种不同翻译版本,此次朗读的英文版本并非唯一翻译。...

by:约十岁

入门+领悟|5分钟学懂一章道德经

用生动活泼案例来解读道德经,接地气,贴近生活,拒绝枯燥、高深、乏味,每周至少更新三期,我将引导大家从跟我学道向自我悟道转变!在录制过程中我也将不断优化讲课形式,...

by:刘阿Sir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提升记忆力

道德经解读《道德经》全文|道德经|老子道德经诵读

如果想领取更多有关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资料与课程,请添加卫领取资料:652021681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丢掉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节选自文史哲《道德经白话...

by:记忆之树

禅解道德经|禅学|道德经

【内容简介】《禅解道德经》的目的只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相:就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东西,一个亘古存在、永不变化的存有。它无变化,无生灭,无颜色,无来去,但万物又都离不开它...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道德经诵读 道德经讲解

欢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收听和关注,易学学者周郅坤作品《易经诵读》《道德经诵读道德经讲解》《周郅坤易经八字命理》

by:周郅坤

道德经

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

by:海连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