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

2022-11-09 16:51:3714:06 1万
声音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鲁迅人文通识十讲,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如何面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苦难?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向往幸福、快乐与自由,对于苦难,却是人人避之而不及的。有人觉得苦难是一把刻刀,在血肉之躯上一遍又一遍地雕琢,让人在巨大的痛苦中绝望颓废。有人却认为,苦难是灵魂的唤醒师,用刻骨铭心的震撼,让人从无知和迷茫中醒来,获得全新的觉悟,重建生命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将通过鲁迅跌宕起伏的生活,以及他面对生活苦难的态度,来展开讲讲,当无法逃避的苦难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1881年,浙江绍兴的新台门周家,迎来了家族的第一个长孙。在洋溢着喜庆的深宅大院内,是已经延续了两三百年的书香门第,豪门望族。而大门之外,时代剧变的洪流,早已击穿了普罗大众关于岁月静好的幻象,朝着每个人汹涌袭来。

此时的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这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大事件,内有腐朽的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企图瓜分占领中国,正是内忧外患,国运艰难之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渺小的个体也不过是浩荡汪洋上的一叶扁舟,被时代裹挟牵引,却不知方向,也不知何时会倾覆。出生在此时的鲁迅,命运自然与国家紧密交织,苦难,也注定成为了他无法抹去的生命底色。

鲁迅十三岁那年,家中发生了一场大变故。

由于祖父与当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同一年的进士,家中有要去应试的亲友,就托祖父去向主考行贿,打通关节。结果事发败露,祖父只好投案自首,被关进了杭州监狱。

祖父一倒,家中境况就一落千丈了。这个案子,在当时还是上面重视的“钦案”,影响比较大,周家难免被人指指点点。于是,鲁迅的母亲,就安排他和二弟周作人一起,去了乡下的外公家里避难。

从一个大家族的少爷,沦落为寄人篱下的流亡者,鲁迅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人情冷暖。据周作人后来回忆,当时本家亲戚把他们称作“讨饭”,也就是乞丐,对他们也少不了轻蔑和欺侮。这些遭遇,很是刺激到了鲁迅,“造成他反抗的感情”。

然而祸不单行,祖父入狱的第二年,鲁迅的父亲突然吐血病重。这个时候的周家,生活已经变得贫困拮据,无法再筹措医药费。母亲只能时常拿出些首饰,让鲁迅跑到当铺去换来银两,贴补家用。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描写过这几年的感受: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这个时期,面对接连而来的变故,作为长子的鲁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祖父还在监狱,家中只有孤儿寡母,父亲一死,本家的长辈们就露出了贪婪和势利的嘴脸。他们上门来抢占屋子,还要鲁迅画押签字,若是不肯,叔祖辈的人就声色俱厉地强迫他。

在小说《孤独者》中,鲁迅也曾描绘过这样的情形:

“我父亲死去之后,因为夺我屋子,要我在笔据上画花押,我大哭着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热心地围着使劲来劝我。”

两次严重的家庭变故,给鲁迅留下了终生难以愈合的深刻伤痕。在乡下避难、寻医问药的苦难历程中,他的内心翻腾着剧烈的痛苦与悲愤,但更重要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渐渐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清醒地认识社会与人生的本来面目。

就在周家遭遇灾祸的同时,中国也正经历着一场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给所有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风雨飘摇的中国,迫切地等待着一场全新的变革。

而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鲁迅,此时也进退两难。故乡是待不下去了,家里生计几乎无法维持,还要时时面对本家亲戚们的鄙夷和白眼。母亲希望他继续读书,但之前家中变故的阴影太大,鲁迅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走科举的道路。该到哪里去呢?

最终,鲁迅登上了离开家乡的小船,到南京去学洋务了。用他的话说,当时他是“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但就是这无奈之下的选择,却在无形之中牵引他穿越了人生最初的风暴,在时代的剧变中,他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少年时代的风云变换,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形成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鲁迅生长于绍兴的大家庭,从小接受了完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精英教育,看过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家道中落后,他又去到乡村,与平民百姓亲近,深入到日常的现实中,他逐渐了解到广大底层人民毕生所受的压迫和苦痛。

鲁迅曾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讲到他后来看到一些外国小说后,

“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运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而历来所见的农村之类的景况,也更加分明地再现于我的眼前。偶然得到一个可写文章的机会,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当时的绍兴,就是古老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对于这个故乡和故乡的人,鲁迅无比熟悉,也刻骨铭心。正是这个故乡,早已为他的作品孕育了彷徨、寂寞、绝望等种种情感的种子,使他更早地体会到了社会的世态炎凉,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留下了无数流传甚广的作品。

那么,对于苦难本身,鲁迅是怎样看待的呢?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鲁迅出生的时候。那一年,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这是一位非常擅长描写苦难的作家。他认为,“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也许是冥冥中的传承,多年以后,当鲁迅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立刻被他笔下那些灾难事件背后,复杂而深刻的悲剧性所吸引。在鲁迅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伟大的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是挺进灵魂深处的,他一层又一层地向下探寻,撕开伪装的面具,找出真正罪恶的思想根源。鲁迅钦佩于这样伟大而深刻的心灵冒险,并且在创作的最早期,也曾学习他敬重的这些前辈作家,从宗教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中,去寻求解脱。

但鲁迅终究还是与他们不同,他不愿只是隐忍于虚构的苦难土壤,绝望地去想象会开出怎样的花朵。他既要向下拷问灵魂,也要带着答案回到地面,走进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于是,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透过他少年时的坎坷,看到了晚清腐朽的制度、吃人的礼教,被压迫的命运以及国民的劣根性。他用笔为武器,写尽社会各种阴暗面,用文字来唤醒“熟睡”的人们,激发国人的革命热情。

这就是鲁迅对于苦难最好的回应!从他出生开始,到以后人生中的每一次出走、辗转、离开,都与“苦难”这两个字紧紧相连。他在苦难的试炼中尝遍心酸,却不放弃寻觅出路。

不经历苦难,何以论人生?苦难,也是鲁迅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说,鲁迅是一名真正的战士,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他走得更远,更勇敢。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曾在《与鲁迅相遇》一书里,对今天的人们与鲁迅的关系,有过这样的描述:

“人在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大概是很难接近鲁迅的。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满了困惑,甚至感到绝望,这时就接近鲁迅了。”

在苦难面前,鲁迅是冷静的,他不露声色地洞察世间种种现象,鞭辟入里地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鲁迅又是热烈的,他会为社会的黑暗腐朽,人性的残酷冷漠而忧愤,为众多受压迫者发声,积极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而苦难,就在冷静与热烈这两种品格的滋养中生长起来,转化成了另外一种全新的,强大而惊人的力量。

所以,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去读鲁迅,触摸到文字之下所涌动的的这股力量,也许能以冷静之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智慧,以热烈之情获得冲破阻碍的勇气。这时,苦难就不再是苦难,而将转化为一种更深邃而旺盛的生命力,给我们人生未来的旅途重塑信心。

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为你分享的差不多了,我们来回顾一下。

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士大夫家庭。当时中国正经历内忧外患,国运艰难,个人的命运自然也与国家紧密相连,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鲁迅13岁的时候,祖父因科考贿赂案入狱,从此家道中落,鲁迅一家只能回到乡下外公家避难,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两年后,父亲又突然病重,为筹措医药费,鲁迅每天往返于当铺和药店之间,生活愈发贫困拮据了。

少年时期的两次重大变故,给鲁迅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伤痕。但也正是这些跌宕起伏的经历,让他过早地体会到社会的世态炎凉,也练就了一双敏锐洞察的眼睛。鲁迅对社会和人性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深深影响到他后来的文学创作。

面对人生中无法逃避的苦难,鲁迅用冷静而热烈的勇敢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可以将苦难转化为另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会带我们穿越暴风骤雨,看到人生的彩虹。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FM幸运星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突然读懂了 鲁迅

九天_nsi

很内敛的声音

岁月静好_kjj

主播播的真好!

Irisshi_Ninee

概括得很棒👨🏻

蓝雨_6q

😀😀😀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教你如何面对100种生活中的心理压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应对和消除呢?生活中的情绪波动如何处理呢?为什么有的人面对挫折很容易失败,而有些人却能坚持下去?等等这些问题。通过1...

by:然然月

生活妙不可言

生活就是一个很玄的东西

by:莫若亚

勇敢的面对生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诗与远方,一路风雨同行。

by:紫苏_sunny

如何正确面对失败

总认为自己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这说明你有自卑心理。其实,你只要正确认识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没那么差,而是自己可能感觉状态不是最佳或太在...

by:山东大成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处世禁忌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本专辑立足于生活中的细节,思路清晰,事例详细明了,从做人、做事、说话、交友、职场、家庭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生活中的禁忌,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

by:欢喜音频

生活与养生密不可分

生活与养生密不可分,养生的前提是需要学会如何生活。本专辑将会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误区,教大家如何养出好身体。

by:清荷学养生

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压力

不敢当众说话,畏惧冲突,没有勇气去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害怕有压力的工作环境,每天被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焦虑折磨得寝食难安,这次语音讲座助你解决这些问题。

by:心灵游医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心理博弈术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心理博弈术|日更中人生行动的指南和受用一生的生活智慧。本书分别讲述了为人处世、赢得社交、成功交友、甜蜜爱情、玩转职场、纵横商场、求人办事、智慧说...

by:紫夜悠骊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心理洞察术

【内容简介】懂得运用心理洞察术,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困难,把握住机遇;可以让我们做好迎战障碍的准备,在这些障碍还没有化成足以阻挡我们的困难之前,就已经跨越了它...

by: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