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第二章 刘宏毅先生《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二章。《道德经》的第一章是讲道,道是“一”,第二章则开始讲“二”,谈相对法与相对的现象,两个它才能相对,所以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长与短,高与下等等,都是相互对立又互为依存的关系。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失去其中一方,另一方也就消失了。在这一章里,老子第一次提出“无为”的观念,2000多年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传统政治思想。无为,与上一章的无欲、无名一脉相承,是贯穿全书的宗旨。我们先过一遍经文的字面意思,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时候,那么丑的东西就显露出来了;都知道善是善的时候,那么不善的就显示出来了;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举的六个例子,所以有和无互相发生,难和易互相完,长和短互相形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相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因此,圣人用无为来处事,用不言来行教,任凭万物兴起而不治理,生养而不占有,施为而不依赖,事成而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失去!这一章从表面意思来看,没有第一章显得那么高大上,确实第一章的经文,它的高度是很高的,但是我们说这一章,它是第一章的延续与补充,第一章讲“一”,这一章就讲“二”,一生二是顺行,修道,是逆行!


道者,倒也,修道就是反方向的,是逆行的,要入不二法门。这章等于是接着上一章来的,就是要教我们如何在求同当中去异,在去异当中求同。好,我们分别来看每一句经文。它到底还有什么样的意思,就是表面儿意思以外,背后老子还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先看第一句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与丑是肉眼所见,善与不善,是意识判断。老子之所以把美丑善恶并列着呈现出来,目的在破我们的分别。
         美、丑代表感官的分别,善、恶代表意识的分别。善恶美丑本来是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这完全是人的分别心的作用。上一章我们讲到了“有欲观徼”,有欲,就一定有善恶美丑的出现,那么“无欲观妙”,无欲,就没有这种意识分别了。当然,老子在这里并没有否定善恶美丑说的不对,不应该有,世俗社会一定有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善恶美丑也一定有自己的边界,这是很正常的。有分别这是正常的,但是执着于分别就不正常了。有欲是正常的,但是执着于欲望,把欲望变成常有欲,那就不正常了。
        如果世人能从善恶美丑的分别当中解脱出来,以平等心来看到世间一切的相对现象,那这个社会将会美好得多。大家注意这里的美和恶,它是对立的,这个恶是丑的意思,恶的原始字形就是鳄鱼张开大嘴狰狞丑陋的样子。大概到了孟子的时代,恶才有了罪恶的含义。才有人性善恶之争,而在老子时代,美与恶对决,善与不善对决。我们今天说这个人是恶人,老子不说恶人,老子说那是不善,为什么不善可以用恶,在我们今天可以替代,而在老子那个时代不能替代呢?
        因为老子认为世人眼中的恶人是失去了善的不善之人,既然失去了善,就可以重新获得。如果我们定义某人是恶人,那就有了盖棺定论的一个意思。不善它可以转化为善,因为善与不善同源,可以相互转化。如果认为善与不善不同源,不可以转化,那是法家的观念,人性本恶是法家思想的出发点,韩非子也研究《道德经》,他还有《喻老篇》存世,但他的出发点是人性恶。老子的出发点是万物玄同,他是从“一“的这个视野来出发,来看待这个相对世界的,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我们再看下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那前面讲到相对性是世间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下面就来举例子说明了。老子在这里一连举了六个相对的现象作为自己的论据。相对性与反方向是老子哲学的特点,例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是典型儿的反向哲学。那此处用的六个例子,要说明的是老子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相对哲学,不从这些相对的执着中解脱出来,人心就不可能清净,争斗就不可能停止。那任何的事物它都有正反两面儿,只看到一面的是凡夫,同时看到两面的才是智者。我们经常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一正一反呢?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正一反,就是老子说的“玄同”。当你不再执着于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样儿的相对性,消除了他们彼此之间的界限,那就是“玄同”的妙境了。生命体的本质就是玄同,例如五脏六腑之间不会相互排斥,更不会置对方于死地,生命体它是多回路的共生态。在老子那个时代,虽然没有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工具,对生命体的了解也还是有限。但是在那个时代,我们祖先对生命体多元玄同这个状态的认识还是很超前的,这是道家医学的基本认知。
        这也是后来建构中医学的逻辑基础,这个思路即使到今天仍然不过时。
下面老子说:“是以。”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以无为处事,用不言来行教。在这里,老子第一次提出了“无为”的概念,意义重大,无为不是我们认为的无所作为。如果人类无所作为,任由它无限扩大,那么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就都会停止的。老子在这里说的“无为”,用老子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无为有三个特点:
第一就是“不辞”,就是让人民自然而至。
第二是“不恃”,即无所负,无所依赖。
第三个是“不居”,不居其功,也就是功成名遂身退,这是老子以无为处事的基本态度。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政治上其实是为顶层设计的国家治理模式。老子的学问是王学,教化的对象是侯王,谏言的对象是天子,孔子的学问是官学学生。有教无类,培养的是君子,目标儿是出仕,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儿的仕,按照今天的理解,大概相当于公务员。我们很难想象,孔子教学生“无为”,那还能出仕吗?治国能无为吗?国家不乱套了吗?物理学里有商定律,那么自然演进的结果,就一定是无序混沌。
        “无为”是什么?在政治上讲无为,就是不要无所欲为,不要瞎折腾,如果饿的时候,一个政策吃饱了,又是一个政策,那就不行了。所以一个政策,你得包括饿与饱两方面儿的问题,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在这里的“无为”,老子讲的是处事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三不教:不辞、不恃、不居。那么不辞这个辞 是治理的意思,有个成语,叫听讼成辞,这个成语出自于周礼,不辞也就是不去主动治理的意思,自然的还是人为的。这是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判别的一个准则。自然之理是常道之理,人为就是伪。
        我们看“伪”这个字,左边儿一个立人,右边儿一个为,这不是人为吗?所谓的伪,就是偏离了常理的妄为,这是凶相,用老子的话讲,就是“不知常,妄作凶。”
“无为”是基于对自然常理的认识,只有大智慧者才能理解天地万物,完美呈现它背后的“无为”之密,因为万物玄同,无为自成。妄作凶这样的结果,那一定是凶。孔子对“无为”可能有保留意见,但是对老子提出的不言之教却深以为然,因为孔子自己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是在《论语·阳货篇》里讲的。
       语言的功能是有限的,老子深知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和可能发生的误导性。老子之后的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可见,庄子他是对老子不言之教的这个思想有很好的继承,也是对不言的最好的一个诠释。我们说,学习是要从语言文字开始的,但是最终又必须忘言无言。
人之所以要仰望星空,游历山川,观赏美景,目的就是要在理解大自然无言之道的秘密。
       后面一句话:“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几句话,在《道德经》的全文中被重复了三次,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在第34章第二次出现,在第35章又第三次出现。三次以不同的角度,都在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在51章里还有一句“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后面说“是谓玄德”,也就是那是最大的德,是玄之又玄的资粮。老实讲。这个境界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凡夫能做到一分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看世间的成功人士,有几个不居功自傲的?又有几个不因为居功而栽跟头的?道生万物,万物并作都是“道”的功劳,一切荣誉都要归功于道。
       归功于天地,然后归功于万物,归功于众生自己,是众生自己成就了自己,那别人提供的只是助缘而已。道生万物,那是无为而为之道,并不以恩主自是,更不会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这就是“玄德”,所以学会回向,这个是很重要的,这是练习功成而不居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说“不恃”,后面说到“弗居”,不、弗这两个字,在这里边并用了,那两者都是否定的意思,为什么要并用?因为在这里,这“弗”字的否定的意思更深沉,更决绝!
        例如有一个成语“自愧不如”,其实,这个成语的原来的本字是“自愧弗如”,“弗如”比不如还不如,否定的意思就更强烈,明白了这个意思吗?我们再把这一段读诵起来的时候,你就有情感进去了,这个是不一样的!那后面一句,什么叫“弗为不居,是以不去?”弗为不居,是以不去。这句话,就是本章的结论了。是以不去我们要问了,什么不去?如果我们在这边儿,加上两个字作为主语,这句话就清楚了,“其德不去”,德是道的启用,是万物存在的基础与动力。德,可以分为福德与功德两种。福德是横向的,功德是纵向的,福德可以让你的世俗生活更美好,功德则在提升于你自己生命的境界与维度。福德是有为法,功德是无为法。我们以为做善事就有功德,其实那积累的是福德,因为你有所求,尽管你求的是福,尽管你不是为了自己,但本质上都属于求,都属于欲。不可能做到不居,“居”就是把持,就是执着。老子并没有否认福德,只是告诉你,用有为法修的是下德,下德就是福德了,他的能量值不够,没有办法自动升级为功德,不足以支持生命境界的提升。
        纵向提升需要上德,也就是功德。那么世间法修的福德,要超越善,最后才能够以德来入道。那么,我们如何变下德为上德,变福德为功德呢?又如何以德来入道呢?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三个不:不辞,不恃、不居。不居就是不去,你不居,就能够纵向地把福德转变为功德。向上提升,这就属于无相功德,它永远不会泯灭,所以在这里说是以不去,因为这句话太重要了,所以这句话,在全经里面被重复了三次,有人认为这重复的文字是衍文,应该删去,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它太重要了。
        佛家讲布施,其实布施这一词,是出自于庄子。我们世人总是在财布施、法布施上纠缠,你就永远达不到“圆满布施”的波罗蜜状态。因为布施的精神你没有掌握。布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无我”,是为了把“我”彻底放下。布施不是为了积福报,那是小儿科布施,要解决的是人的私心,是我执我慢。能够把“我”布施出去,这个布施就圆满了,就是布施波若波罗蜜的境界。《道德经》中“德”的境界,以“孔德”为最大,以“玄德”为最高。那么玄德是与玄相应,是众妙之门,居功者无功,执德者无德,不居功,你就功德无量。不执德就上德不德,所以这一章揭示的道理,你看,他从有违法的相对性出发,最终要我们超越相对性,玄之又玄,回归到大道的玄同,这就是这一章的大意。
        我们下面,把这一章总结一下,《道德经》第一章谈的是道体,道体是“一”,第二章谈的是“道”的启用,是一生二,二就是相对。在《周易·系辞》里有一句话,他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气。”道,是一,是绝对,气是二,是相对。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本来就是形而下“二”的世界,是气的世界,它的一切存在都是因为对立而发生的。所以,这一章的目的在于破除世人因分别而形成的以美为美,以善为善的偏见,破除因偏见而形成的执着,不搞对立,超越相对,就能入不二门,就能回归于一!本篇的关键词有四个:第一个是“无为”,第二个是“不辞”,第三个是“不恃”,第四个是“弗居”。
好,第二章,我们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戒一年未曾破

你这是争名之心,非道也

回复@戒一年未曾破
表情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