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简述南越王墓

2022-11-16 18:06:4103:02 69
声音简介

简述南越王墓。


答:1983年6月发现的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是汉代少数未被盗的诸侯王墓之一,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

(1)形制

整体

整座墓构筑在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底距原来岗顶17米。全长10.85米,最宽处12.50米。南越王墓是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一座大型石室墓,平面呈“早”字形,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

墓室

墓室全部用砂岩大石板砌筑,墓道在南。墓室可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前室和东、西耳室,后部分为主室(含后藏室)和东、西侧室。前室部分随葬有礼器、车器、乐器、酒器、玩赏器和修简用器等,总之是“外藏室”,后室部分有墓主和左、右夫人的遗体、随身用品和庖厨用具,总之是“内藏室”。

(2)墓主和殉葬人

墓主套以丝缕玉衣。墓道近墓门处有殉葬人1个,似作头东足西,打横斜放。出土时仅存12件陶器,以及小铜镜和铜带钩各1件。侧室等还有殉葬人11人。

(3)随葬品

“文帝行玺”金印

“文帝行玺”金印乃生前用印,未死即有庙号。同此,《汉旧仪》:“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文曰皇帝行玺(按,为封国之用),皇帝之玺(按,为赐诸侯书之用),皇帝信玺(按,为发兵之用),天子行玺(按,召大臣之用),天子之玺(按,为册封外国之用),天子信玺(按,事鬼神之用)。”可见,皇帝玺印也好,天子玺印也罢,印文中绝对没有“某某皇帝之印”的,所谓“某某皇帝”即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其子孙根据皇帝一生的经历和功过追加的谥号。所以说,“文帝行玺”是一枚“伪印”。

金属

除了岭南特色的铜、陶、铁器之外,还有中原内地者,但多具早期(战国)的特征。随葬品中的封泥、铭刻、和“陶文”等有西汉的官名,还有编钟、编罄、编铙等皆出于汉王朝。

除了铸铜之外,还有锻铸铁器的技术。南越王墓共出铁工具、农具、兵器246个号件,以及一个重26.5公斤的越式大铁鼎,从铁器知,加热锻加工和淬火处理技术较高,但未见“铸铁脱碳”的钢铁。

经济

未有铸币,说明内部商品交换不发达。但舶来品较多,说明与外部的商品交换频繁。

文化

未见竹简和“遣策”,但西耳室一漆木箱中有一套70多件的修简工具(3件锯为铜质,余为铁质);又出一竹签牌上有书“金誊一口”。金誊是包裹图书的囊袋,战国西汉大墓中盛行简书随葬。

玉器

此外还出土一些颇具特色的玉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南越藏珍——南越文王墓、南越文帝部分

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之墓,是岭南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唯一汉代彩绘石室墓,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中出土文物1000多套、一万...

by:南越王博物院

探秘西汉南越王墓

1983年,一队工程队来到了广州解放北路旁边的象岗山,他们此行的任务是要在这座小山丘上开拓一个平台,用于建造某单位的员工宿舍。这座小山丘并不高,...

by:粤语制造

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西汉初年,曾盛极一时、威震万里边陲的南越国在西汉版图上消失了。但是,令后人格外关切和念念不忘的是,南越王赵佗及其子孙的墓葬连同陪葬的无数奇珍...

by:主播春哥

《滇王与南越王》导览

编导:黄子立配音:杨景行、朱锦江、杨非橦滇国,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公元前4世纪晚期,楚威王派将军庄礄(qiáo)兵入滇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

by:南越王博物院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陕西拉面_叁仟一剧社

明史简述

此书为音剪AI工具制作的作品《明史简述》是吴晗同志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同志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by:书香SX

明史简述

吴晗的这部《明史简述》,言简意赅,雅俗共赏,建议喜欢明史的朋友读一读、听一听。

by:老九又来了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扼要而系统地讲述了明太祖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

by:K_健健

史记简述

发掘史记趣事和历史迷题

by:缺失的月亮

明史简述

《明史简述》是吴晗先生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吴晗先生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把自己的研究成...

by:黎明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