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贝多芬-致爱丽丝

2022-11-19 22:36:5602:24 80
所属专辑:古典音乐鉴赏
声音简介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1]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2]

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 [3] (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 [4] [5] )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 [6] 》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7]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蕾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该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贝多芬传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祛除浪漫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

by:我是丰木

贝多芬传

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音乐家之一。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二十多岁患耳疾,听力下降,直至四十几岁完全失聪。一生都在与他的命运作抗争,为我们留下了...

by:会游泳的啄木鸟

贝多芬传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by:彭城观月

贝多芬的骰子

【内容简介】《贝多芬的骰子》是我国著名乐评人贾晓伟对古典音乐的评论文章合集。作者从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肖邦、一直到现代主义作曲家亨德尔、韦伯恩,以此为主体兼及...

by:青歌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