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天下》评论集02

2022-11-23 08:31:2108:35 55
所属专辑:巴山蜀水|老故事
声音简介

片头:

传播四川好声音,挖掘巴蜀老故事。

欢迎收听喜韵音坊,由喜马拉雅与成都颐远文化联袂出品《蜀道天下》评论集系列、主播:诗妖法法。

 


《蜀道天下》评论集第一集“回荡在蜀道里的中国力量---读《蜀道天下》”,由评论家贾登荣先生撰写。

下面是贾登荣先生的评论文章,

回荡在蜀道里的中国力量——读《蜀道天下》□贾登荣

       资深媒体人元夫女士从2016年3月5日开始出发,用了整整5年时间,持续踏寻古蜀道。她先后多次翻越秦岭,进出大小巴山,足迹留存在川陕甘三省的60余个区、县中,总行程超过2万余公里。最终,元夫女士捧出这本厚厚的《蜀道天下》,让人们在全方位了解蜀道前世今生的同时,发现隐藏在蜀道里的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中国力量。

     《蜀道天下》一书由“北栈风云”与“南栈春秋”两大部分组成,又分为《风追司马》《褒斜相吻》《剑门无关》《精神海拔》四章。何谓蜀道?从地理学的角度讲,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先民们以陕西关中平原为起点,修筑的那些绵延在崇山峻岭间、直达成都平原的羊肠小道,就是蜀道。古蜀道由两条线路构成:穿越秦岭为北栈,自西向东依次有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穿越大巴山则为南栈:自西向东依次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古蜀道逶迤在秦岭、小巴山、大巴山的峰峦叠嶂中,在时空的不断演变中,留下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关隘、城堡、栈道、古村……它们,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是中华文明的承载地。

       作者选择出那些最能体现蜀道历史、蜀道特色、蜀道秘密的关隘、古城、事件、人物、遗址,浓墨重彩地书写,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能充分发挥文本“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作用。作者说:“蜀道寻访是一个立体探寻过程,不仅需要在野外寻踪,更需在纸上探秘。”所以,作者不仅坚持走田野考察之路,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蜀道,叩问蜀道的精彩。同时,她还善于从历史典籍中,从对专家学者的访谈中,从历史留下的各种地图中,去发现蜀道所承载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然后纵笔畅书,一展蜀道上那些历史遗存的风采神韵。这样,使文本显得厚重、扎实,意味深长,余音回响。

        在对蜀道的寻访过程中,作者并不仅仅局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原汁原味地呈现,去还原地理意义上的蜀道;更多的时候,她是企图从沧桑、残败、废弃的古蜀道中,发现、揭示、解析隐藏于蜀道中的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中国力量,让古老的蜀道在21世纪的今天,能够继   续发挥独特的引路作用、示范作用。

       作者在“神秘天栈”一节中说,在一个叫“江口镇(驿)”的地方,发现了一处掩藏于悬崖高处的古栈道,“这条双层栈道上下相距大约十多米,且石条的上方依然是绝壁,再无栈孔。仔细观察这些石条发现,没有铁器甚至看不出任何人工加工痕迹,大小长短形状都不一样,石条外表光滑、线条圆润,说明取自天然,就像是这褒河河里的石头。查看周围地形发现,栈道之下的绝壁面积是栈道之上绝壁的好几倍,八根石条之外便有可依附的灌木。显然,这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他们选取了最为便捷的地方凿孔安装石条。”作者根据自己行走蜀道的见闻断定,“这段栈道与我们脚下的栈道不但不在同一时期建造,且相距至少三千年,距今至少五千年,甚至更远”,于是“斗胆猜其为史前栈道遗迹”。这是因为,“我国先民早早地就会将玄武岩、火成岩、燧石等硬度较高的石头制作成石斧、石锛、石锥等用于生产生活,这里的栈孔也许就是远古先民使用他山之石开凿出的栈孔:根据在河坝中捡来的石条形状,再在绝壁上根据石条最小那头的长相,用石锥之类的石器凿磨而成,然后‘栽’进石条,以供踩脚通行”。通过这段古老栈道的介绍,不难看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运用智慧与技艺,实现从荒野走向辽阔的目标。今天,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突飞猛进的现实,正是古人智慧、古人声音、古人力量,在新时代的延续。

      《蜀道天下》一书的作者不但是一位田野考察的实践者,也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辨能力的思想者。所以,在对蜀道的寻访过程中,她总是用一双犀利的眼睛,去洞察那些历史遗迹,并从中有所发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历史遗迹“五丈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之地。民间和学术界一般认为,五丈原的得名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然而,作者在“悲怆五丈原”一节中,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大胆地推测道:五丈原的得名“与古蜀先民尚五传统有关”。她在文中如是写道:“如《华阳国志》中的‘五丁’‘五妇’‘五石犀’等;三星堆以‘五尺高冠’为代表的‘五’字单元数不胜数;蜀文化中的五色帝、五尺道、五里垭,昨天刚刚走过的五里衙,等等,连秦惠文王给蜀王送礼都是五头石牛、五位美女……”这样的“一家之言”正确与否,还待研究,但作者这种敢为人先的求索精神,是值得点赞的。原载《四川政协报》2022年6月14日第04版

 


元夫,本名熊芙蓉,女,记者、编辑、作家。行走,考察,思录。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元市第八届科技拔尖人才,第一届蜀道英才。著有《东河口绝恋》《青川涅槃》《木牍之光》等纪实著作;《蜀道天下》历史散文。散文、诗歌、短篇纪实作品屡见全国各地报刊,获13届孙犁散文奖。


历时五年寻访研究古蜀道,稿件在全国报刊选发,在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广元日报和元夫公众号连载。

片尾:《蜀道天下》评论集播讲完毕,感谢您的收听,后续评论文章定期陆续上架,敬请收听。如果您对《蜀道天下》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留您的文字或给予五星好评;如果您是大蜀道文化的研究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关注《蜀道天下》或著作者个人官网下单订书、微信大群了解详情;《蜀道天下》著作者即将与喜马拉雅合作有声书版权书,敬请期待,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下辑再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蜀道青泥

本书是诗人商震的又一部长篇“问史”随笔。全书集历史、地理、人文于一体;纳思想、思辨、文学于一书。明写的是青泥岭“蜀道”,而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发展之道、世间人心之...

by:中国旅游出版社

蜀道难

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感慨祖国山川河流的雄伟壮丽,《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音谋论这次用大气女声描绘这悲宏蜀道...

by:华语音乐

蜀道难朗诵读

很多人觉得老裴的东西方便背书,所以很多初高中古文老裴都读了很多遍,如“桃花源记”,如“琵琶行”,如“春江花月夜”......感谢大家愿意听!老裴常有读错的地方,...

by:老裴背古文

《蜀道难》镇中张志新朗读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

by:张老shi

《蜀道难》镇中张志新朗读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

by:张老shi

中国京剧评论集

《中国京剧评论集》收录中国京剧的评论文章,梨园行的奇闻轶事以及关于京剧的艺术鉴赏等文章。

by:小清欢_HX

刘越医案医论集

《刘越医案医论集》记述了刘越先生一生医业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和菁华,记下了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思考与探索。刘越先生宗《灵枢》、《素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旨:以“...

by:善缘堂二瓢字清风